浙商银行

企业利润回升为何股市破位下跌

2012年12月02日 14:45  证券市场红周刊 微博

  《红周刊》特约作者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国庆

  近日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正在持续低气温回升,尤其是企业效益指标和财政收入同步上涨。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上涨0.5%,近年来头一次由负转正,10月当月,企业利润更是出现了同比20.5%的巨大涨幅。

  宏观经济企稳和企业利润回升并没有带来股市的企稳,A股市场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本周市场不但跌破2000点心理支撑,还接连4天持续下跌,最低下探到1959点。就在本周,全球市场出现了大幅反弹,香港市场也出现了上涨。

  尽管两地市场代表的都是中国企业,但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市场,股市涨跌主要由境外投资机构主导,而A股市场主要由内地中小投资者支撑,这个不同的资金结构导致了市场的分化。境内大型投资者资金出局,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我们看中国近30年来财富结构的变化情况,参见附图。

  附图显示,近30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例持续下降。长期来看,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达到GDP的50%以上,一个经济体才能实现大致的供需平衡,否则在经济体内部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生产无法在体系内实现“出清”,而必须依赖外部需求的不断扩张。从我国近十年的情况看,外需几乎占了我国最终需求的四分之一,一旦外需增长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速,必然拉动我国经济下行。2008年后外需疲软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众所周知了。在可预见的外需环境下,我国经济降到7%左右的水平,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即使GDP降到7%的水平,我国居民依然不能自然地实现收入的同比例增长,因为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财富分配结构,我国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会出现同比例萎缩,同样导致产品无法出清,产能会出现30%以上的过剩,产能实际利用率下降到50%左右。所以,“十八大”提出要实行改革,核心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这种改革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第二,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利润增速可能明显低于以往。在改革利益分配格局促进国内消费的过程中,增加居民收入比例是长期趋势,因而工资收入在GDP的比例中会大幅提升,这将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看看以往20年里企业利润与工资收入的严重脱节!

  20年里企业利润增长了93倍而职工工资收入仅增长25倍,企业利润的高增长是以职工工资的低增长为代价的。假设靠工资收入为主的群体买股票,他们的购买力会逐步降低,20年前能够买400股的,现在只能买120股。有人说,企业也可以买股票,但我看来这不是长期行为。企业既然可以取得远远高于GDP水平的产业利润,他最聪明的办法是在实业领域低价买入资产,然后高价发行股票套现,企业买入的是代表股票的实业资产,而不是进行二级市场投资。所有投资者都注意到到一个问题,10年来我国股市没有上涨,但是股票总市值却上涨了600%,企业对投资者的套利关系一目了然。

  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不会下降,而工资收入比例又要提高,那么比例下降的只能是企业利润。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企业利润增速会下降,即使在同等的经济增速下也是如此。

  由于境外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与我国的工资收入多少无关,只要他们的央行量化宽松,他就有的是钱买中国股票,他们可以按市盈率买中国股票。但是,中国人买股票不但要看市盈率,还要看自己的钱包够不够鼓。股票再便宜,钱不够也不行,只好降低估值水平了,这也说明投资者为什么惧怕新股发行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参选日本议员要多少钱 苦难放荡民国娼妓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