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商证券:技术效应与政策效应共振

  ⊙浙商证券 施震陨 ○编辑 杨晓坤

  经历了连续3周的调整后,本周伊始A股出现了较强的反弹走势,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大波幅近百点,而两市总成交金额从1200亿迅速放大到2000亿左右,市场人气出现了快速复苏,热点也从周一的水泥基建、工程机械扩散到资源品、节能环保及券商等。从反弹的成因上看,技术面超跌加上政策利好让反弹水到渠成。

  发改委对重大项目的审批提速只是一个缩影,揭示了越来越明确的政策倾向。当投资者为当下日益疲弱的经济数据忧虑的时候,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已经出现了显著变化,虽然未来经济不会由此注定出现明显的好转,但带有主观因素的预期却必然会持续作用于股市,并带来直接的市场效果,而政策之轮一旦转动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停止或转向的,由此便能支撑我们对A股的中期乐观判断。

  由于外围市场疲弱让中国股市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资本市场之一,A股确实“被上涨”了,欧洲经济长周期衰退的共识、希腊退出欧元区的争议和对美国经济复苏耐力的考证令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拖累商品并助推美元指数创出近20个月的新高。这也是A股面临的考验之一,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股市仍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强有力的政策控制力及活跃的游资热钱会决定一个阶段内的股市走向。

  从短期趋势判断,指数超跌在上周五已经较为明显,即便没有外力,市场出现企稳反弹本在情理之中。趋向指标(DMI)上周五已有明显的指数超跌迹象,不同于个股波动,指数超跌要可靠得多,即PDI指标线回压到了5附近,这是个相对极端的指标反映,市场出现短期逆趋势波动是大概率事件。DMI虽然是个趋势指标,可以同步跟踪趋势变化,但在逆趋势应用时却有屡试不爽的效果。而周一早盘的下跌便是绝好的机会。从大形态分析,上证指数渐入清晰的三角形形态,波幅收敛伴随成交量的收缩,当指数运行到了三角形下沿线的时候(周一早盘,2315点左右)同样会由于支撑效应而出现跌势趋缓,因此技术上的多重因素与政策相配合,反弹应运而生。

  展望未来,市场走势依然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成功突破三角形上边(目前位于2430点左右),攻击对应的目标点位,在考虑时间变量的情况下,其目标值在2650点附近;二是突破再度失利,最终或会下破,考验2242点,企稳后将形成第3浪上升(第1浪为2132-2478点,第2浪是调整浪,始于2478点),其目标值同样不会低于2600点,只是过程曲折、时间更长,却也是殊途同归。

  本次反弹基建类个股率先启动,但有别于2008年底4万亿或2010年保障房行情,力度上有所不及。这一轮投资复苏不仅启动了基建项目审批与复工,也会有更多与结构调整相关的产业投资提速,包括环保、宽带建设、能源开发及工业产业化升级等诸多方向,因此投资者也不用纠结于传统概念的那批投资标的,用相对开放的心态接受未来市场机会的多元化。(执业证书:S1230611040007)浙商证券:技术效应与政策效应共振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