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金非牛熊胜负手 A股半年线上走钢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2日 00:3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波

  指数春寒料峭 难掩个股山花烂漫

  半年线作为市场的牛熊分界线,其指向意义不容忽视。不过,由于本轮反弹在攻破半年线之后始终没有出现有效的回踩确认,加之经济见底预期和货币政策宽松趋势未变,因此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不大,即便指数跌破半年线,也无需过度悲观。而在上涨动能缺乏、下跌空间不大的震荡市中,行业和个股的配置就成了重中之重。

  上周三大跌以来,尽管指数弱势震荡,但热点板块轮番登场,强势个股此起彼伏。板块方面,防御性和周期性板块有序轮动。从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到商业贸易、餐饮旅游,消费类板块在上周后半周的调整中逆势逞强;从钢铁、电力,到有色金属、煤炭,近两个交易日黄白线完成强弱互换,权重板块强势撑场,特别是昨日早盘的“煤飞色舞”一度提振市场士气。

  个股方面,3月14日至3月21日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3.16%,但两市有409只个股实现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0%的多达36只,9只个股的涨幅更是超过20%,其中斯米克超华科技包钢股份涨幅超过30%,分别上涨48.52%、38.66%和30.25%。而进行复权处理之后,两市共有53只个股在3月14日以来创出历史新高,昨日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就有8只。大盘调整以来,单日涨停榜始终不乏个股身影,跌停股票则寥寥可数,即使上周三沪综指的放量长阴也未能阻止10余只个股奔向涨停的步伐。

  可见,“轻指数、重个股”的震荡市名言在近期的盘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热点的快速轮动和赚钱效应的延续反映出市场依然具备做多的底气和活力。毕竟,经济见底时点渐行渐近,货币政策放松趋势也已在两次降准中得以确认,市场运行环境并未恶化。不过本周以来,场内资金的闪转腾挪有加速的迹象,个股不乏大起大落的弹簧走势。在指数短期可能“蛇”形波动的背景下,选准热点扼住“七寸”方能跑赢市场。

  而从兴业证券(微博)、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主流机构的配置建议来看,低估值的周期蓝筹、成长型行业的优质个股、受益产业整合的龙头股等品种值得关注;消费类板块近期虽然成功实现弱势防御,但整体估值已不具优势,短期调整概率较大,但中线仍可继续予以关注。

  政策数据“空窗” 技术面支撑凸显

  “养老金入市”并不是左右牛市和熊市的关键推手,在消息面的心理冲击之后,A股后市如何运行依然要回归经济、流动性等基本面因素。

  虽然年初房地产、汽车销量的回升以及部分化工品的涨价,配合宏观层面PMI的连续反弹点燃了市场对于经济见底的预期,从而推动本轮反弹不断深化,但2月份的经济数据终于使得经济见底复苏这一预期被“证伪”。从工业增加值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贸易逆差到信贷投放,1-2月主要经济数据均明显低于预期,反映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

  而政府工作报告调低经济增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管理层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提升,加上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国际油价走高推升输入型通胀压力、3月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重掀升势,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可能偏弱。如此一来,国内经济将遭遇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和货币政策难以轻言放松的双面夹击,经济自发性复苏的时间点可能推后,从而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压制市场反弹高度。

  流动性方面,在货币政策由紧转松的大趋势下,流动性理论上不会再是股市的最大掣肘,然而货币政策短期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这使得市场短期难以获得较多的流动性支撑。1-2月的货币供应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改善并不明显;从银行间市场来看,2月下旬开始SHIBOR出现显著回落,不过不排除经济下行引发贷款需求回落所致;另外,临近3月底,银行季末考核可能将对短期流动性带来扰动。

  目前来看,2月经济数据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已经在上周以来的调整中得到了反映和消化,流动性虽有所改善但仍属“紧平衡”,市场已经步入政策和数据的“空白期”。在基本面难以明确市场方向的背景下,技术面的作用开始凸显。上证综指自上周调整以来均在半年线上方运行,特别是昨日盘中触及半年线后受到强劲支撑震荡回升;而深证成指昨日盘中最低探至10006.92点,100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作用也开始显现。

  不过,均线体系等技术面支撑力往往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在经济向下、政策未明的格局下,市场情绪偏于谨慎,半年线绝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短期如缺乏超预期利好,股指很可能在半年线上弱势震荡,直到3月经济预期明朗或者超预期政策出台再度确立短期市场方向。

  养老金“入市” 心理影响重于实质

  上周三的一根长阴,令A股“小牛才露尖尖角”的美好愿望遭遇当头棒喝,市场暂时结束反弹进程,转为弱势震荡。而在多空分歧加剧、投资者心态敏感的背景下,昨日广东千亿养老金交由社保投资运营的消息牵动了市场神经。

  纵观昨日盘面,从早盘“养老金入市”预期引爆的大幅拉升,到社保基金理事会“不要误读‘委托投资运营’”表态后的快速跳水,再到午后半年线支撑下的震荡企稳,A股上演了一幕“惊喜-沮丧-淡定”的悲喜剧。

  实际上,养老金市场化运作的消息并非完全“超预期”。在本轮反弹的源动力中,除了流动性改善和货币政策放松预期之外,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预期也是一大重要推力。可以说,对于此次广东千亿养老金“入市”,市场预期已久,并在前期反弹中得到了反映。从这一点来看,该消息难以对市场情绪构成显著的正面刺激,这从昨日早盘的先抑后扬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昨日社保基金理事会明确表示广东部分养老金将主要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就意味着养老金“入市”并非“入股市”,其进入股市的比例可能很小。根据招商证券(微博)的估算,在1000亿元的养老金中,能够进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大概在250-350亿元,并且更有可能采取分阶段逐步入市。由此可见,此次养老金入市的实际资金增量对于短期股市的撬动作用有限。

  当然,也并不能因此认为“养老金入市”对于A股毫无影响。一方面,养老金入市对中长期股票市场必然会产生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对于中国社保基金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将带来正面的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在当前敏感而脆弱的时间点,千亿养老金市场化的消息有助于维持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预期,虽然尚不能完全对冲市场负面因素,但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与此同时,虽然养老金大部分将投资于固定收益市场,但债券式基金、可转债等投资产品的存在,或将提升投资者对于A股受益程度的想像空间。另外,鉴于社保基金稳健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养老金入市很可能更多地投向当前估值低企的蓝筹股,而蓝筹股投资价值的提升有望带动大盘企稳。

  总体而言,“养老金入市”对于短期股市难以构成实质性影响,不过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市场心理安慰,有助于增强A股在半年线重要关口的“抵抗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