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河证券:补缺戏或顺利上演 留意短期震荡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 00:18  中国证券报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策略团队

  上周A股市场在下调存准率、希腊危机缓解以及房地产调控渐松消息的刺激下,结束了约三周的横盘整理格局,呈现出放量加速上扬的“龙抬头”走势,强势特征明显。投资者情绪大幅转暖有助于本周股指再接再厉,沪指2448点附近的跳空缺口将迅速被回补,之后股指还有望挑战2500点关口。但是,随着获利盘的积累和短期多方目标的消失,股指震荡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就中期而言,此区间的震荡可能只是回升过程中的一点小曲折,短期市场强势特征有望延续。

  2448“补缺戏”将顺利上演

  近期股指在较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持续攀升,强势特征可见一斑。虽然央行在货币政策松动方面显著慢于市场预期,1月份CPI大幅高于预期,M1、M2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新增信贷数据也大幅低于预期,但这些负面因素都没有阻止市场向上的步伐。这与2011年持续震荡下跌过程中,忽视正面因素、放大负面因素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市场的运行节奏看,大盘周期股有望再次发力。自2132点回升以来,市场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上周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前两周为第一阶段,表现为股指在周期大盘股的带动下快速上升,小盘股、成长股表现低迷,之后的三周为第二阶段,表现为周期大盘股横盘不动,而小盘股、成长股、题材股表现活跃,股指表现为碎步抬升。从上周后半周开始,市场再次进入了蓝筹主导的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地产产业链能否持续发力是关键。很显然,上周地产股的集体上攻,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投资者情绪来看,近期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前两个阶段,很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都在犹豫观望,对市场缺乏信心,而最近几天空转多的迹象较为明显,市场讨论较多的是怎么买、买什么的问题,而不再是买不买的问题。市场当前的纠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环比回升,而同比仍在继续下降;二是很多股票已经从底部上升了30%以上,此时再买似乎过不去心理这道坎儿。我们认为,就经济而言,同比增速长期逐渐向下或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短期环比改善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和应该关注的焦点。虽然经济增速长期向下会制约股指的顶部空间,但不影响未来数月的震荡回升;从机会把握来看,买与不买的依据要看未来的中长期趋势,当前应抓住整体行情。

  从市场驱动力来看,当前有利于市场的因素仍在发挥作用。自2132点反弹以来,我们就认为当时的驱动因素有三个:国际风险偏好提升、国内经济好于预期以及长期资金入市的预期。目前来看,希腊财政援助基本敲定,欧债危机缓解,本周欧洲央行有可能推出第二期LTRO,在量化宽松方面再进一步;与此同时,日本、英国、美国都在放松货币方面跃跃欲试。国际流动性宽松环境持续,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而有色金属也有结束阶段性调整再次上升的迹象,国际油价更是不断创出新高。因此,国际环境依然有利于国内股市尤其是以有色、煤炭为代表的大盘周期股。国内经济暂时处于数据真空期,在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的情况下,对短期市场的影响可能偏中性。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不管实际进展到底如何,入市的大方向已确定,这对市场的驱动还将阶段性地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对于夯实底部区域减少市场不确定性方面来说功不可没。

  就目前而言,市场的驱动力又增加了一个:宏观政策的放松预期。尽管前期央行在放松节奏上比较犹豫,但管理层对于“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开始”的表态将强化政策的放松预期,如果2月份CPI如期较大幅度地下降,这种放松预期有望增强。我们认为本周市场有望延续强势指数,直接回补上证综指2448点的跳空缺口,甚至可能挑战2500点附近的前期反弹高点。

  留意短期的震荡风险

  从短期风险的角度看,随着市场获利盘的逐渐增加,加上前期套牢盘的释放,市场震荡的概率也在增加。一旦股指突破2500点附近的平台,从多方角度看,短期可能也就失去了进攻目标,因此,不能不留意市场的震荡风险。但是,从相反的角度看,市场对于在2500点附近产生震荡的预期非常普遍,而被市场普遍预期的风险往往不会成为真正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股指的表现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也就是说,在2500点附近不一定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存在有效突破平台的可能性。

  中期而言,震荡回升仍将继续。行业配置上,本周建议重点关注周期类蓝筹股,如有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行业,以券商、保险为主要品种的金融行业,以及地产、钢铁、家电、化工、汽车、家纺等地产产业链。预计在2700-2800点之前,博反弹仍将以追求弹性为主,周期与成长机会或交替主导、或集体共舞;2800点以上则可能会以追求稳健为主,以价值为主要配置目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