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乐观预期遭遇挑战 A股反弹期待新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7日 02:00  证券时报网

  周四沪深两市震荡收阴,深成指盘中仍创下本轮反弹新高。两市成交量略有回落,个股表现较为活跃,新股涨幅尤为显著。一方面,前期推动市场反弹的积极因素有所弱化,乐观预期开始遭遇挑战;另一方面,从国内经济、政策调整以及海外局势来看,市场仍有望出现新动力。综合两者来看,乐观预期回落,导致A股短期调整压力加大;但新动力有望出现,反弹趋势并未结束。我们认为市场仍未面临方向性选择,后市大盘或将进入横盘震荡格局。

  推动因素有所弱化

  前期推动市场反弹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国内经济见底回升预期。基于国内经济增长企稳的逻辑,上市公司盈利下滑速度应趋于放缓,“戴维斯双杀”之“杀盈利”进程将告一段落;二是流动性环比改善预期。基于流动性变化逻辑,市场预期无风险收益率下降,A股估值水平将有所提升,“戴维斯双杀”之“杀估值”也趋于结束。

  实际上,我们也认为悲观预期在2011年四季度达到顶峰。宏观调控、需求放缓与欧债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硬着陆预期加重,并推动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资金出现罕见的外流迹象,并对资本市场流动性形成激烈冲击。不过,近期国内经济软着陆预期、流动性环比改善预期持续升温,悲观预期逐步见底,乐观预期有所抬头,市场情绪面出现明显缓和,并推动A股市场走强。

  但是,乐观预期正在遭受挑战。一是货币政策预调微调速度低于市场预期。2012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至今没有下调,而3月到4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增加与外汇占款上升也弱化了存准调整的预期。二是地产调控仍然延续。芜湖新政暂停以及住建部随后的表态,意味着当前各地方政府试图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三是市场制度建设短期效应减弱。新股发行恢复常态、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放慢、新三板扩容加快、港股跨境ETF以及国债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有望推出,A股资金面的乐观预期明显降温。此外,在本轮反弹过程中,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出现整体性减仓,进一步恶化了市场的资金面预期,短期A股调整压力明显加大。

  等待新动力出现

  我们认为短期调整并不意味本轮反弹结束。展望下一阶段,A股市场仍有望出现新的推动力。一是环比来看,2月经济有望出现加速。1月新增信贷、货币供应、发电量、进出口以及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超出市场预期,投资者也开始怀疑经济增长能否确定性企稳。对此,我们的看法是,随着库存周期启动、M1(狭义货币)增速周期性见底以及通货膨胀回落,2月经济数据环比将有所好转,基本面走强预期将有所强化。

  二是从政策来看,3月或出现显著微调。温家宝总理前期指出,2012年1月与一季度的国内经济状况值得关注,“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与此相呼应的是,央行《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出,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我们认为,政策的预调微调集中在引入民间资金、局部放松信贷以及加快部分新建项目审批等方面。

  三是从海外来看,欧债危机或超预期缓解。温家宝总理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中方已经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及,中国央行始终保持对欧元的投资,并且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还将调增对欧元投资的比重。由于欧元区在形成政策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将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好平台和参与机会。数据也显示,2011年中国政府减持美债594亿美元,这或是加大欧债投资的信号之一。我们认为欧债危机若出现超预期缓解,美元将受到抛压,进而刺激大宗商品价格,并推动A股市场反弹延续。(中原证券(微博) 李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