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历刚刚过去一年的漫漫“熊”途后,2012年新年伊始,本报联合申银万国,进行了专门针对股市个人投资者的调查。搜集样本788例,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多家营业部。从投资者的身份特点、投资行为、市场观点等进行全面访谈,力图为读者带来中国股民最为真实的原生态。
■“A股个人投资者调查”之一
个人投资者,很多时候被称为股民或散户,是中国资本市场数量最为庞大的参与者。他们时而被称为追涨杀跌的“投机客”,时而又被看做跟风炒作的“羊群”。关于他们的投资业绩,不乏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但更多是“一赢两平七亏”的普遍生存状态。他们就如同空气一般,无所不在,不可取代,却又让人无法描摹出其真实的模样。
来自万千股民的一分一厘,汇聚成A股市场的汪洋大海。当股指蓬勃向上时,股民们兴奋的表情与K线相互映衬。而在寒冬来临之际,每个营业厅中传出的沉重叹息又能使资本市场的空气为之凝结。
我们的调查首先呈现,股民的身份特点和他们对于市场的看法。
七成股民资金50万以下
通过本报的调查,大致可以这样来描述中国标准股民自画像:
男性,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大专及本科文凭,年收入8万至20万,股龄5年左右,当前入市资金在10万左右(资金规模会随市场牛熊状况增减)。
绝大多数股民表示,自己是因为目睹牛市启动或是受到周围炒股赚钱的亲友影响初涉股海,入市之后才知股市并非“遍地黄金(2746.69,-4.21,-0.15%)”。
一位成都股民侯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自己第一次入市是在1997年,因为家人听人介绍买股票赚了很多钱,也想投资赚点小钱为家庭改善生活。此后便“股海”一入“难回头”,入市资金从最初几万元到如今总计已投入了近百万元。
回首十多年的股海沉浮,侯先生颇多感慨,中国股市成就了无数富豪,但他却是亏损累累。“总的来说,我炒股亏多赚少。分时间看,前几年不停的交学费,这两年学费算是交够了,才开始赚一点钱。”
本次调查同时显示,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0岁、30岁至40岁这两个年龄段,分别占总数的36.9%和24.7%。这些投资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总数81.2%,其中70.7%为大专及大学本科学历。
在个人收入方面,接受调查的个人投资者年收入大多在20万元以下,其中以5至10万元之间最为常见,占总数的37.9%。年收入1至5万元及10万至20万的股民则分别占24.4%及25.1%。
在入市资金上,规模在50万以下的投资者占据了普通股民的主流,大约在七成左右。入市1至5万、5至20万、20至50万的投资者各占其三分之一。另外有12.9%的投资在股市投入资金达到了50至100万,而投入超过500万的大户比例则为3.8%。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尽管投资者收入情况不尽相同,但无论年收入多寡,大多数投资者的入市规模都接近于其一至两年的年收入。
熊市“打击”信心
2011年的熊市对股民的信心和入市意愿“打击”很大。今年30岁的股民小刘就表示,尽管家中有一定的闲钱,但如果要追加在股市的投资,仍感到风险太大。在他看来,入市仓位的比例应该以“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程度,才是对家庭负责的态度。
“现在通货膨胀速度快过银行利率,我当然也想投资保值,但是中国股市风险还是太高,我看那些基金经理都经常跑输定期存款利息,不要说我们这种天天要上班的散户了。”小刘说,“我虽然在证券账户里放了一点钱,不过平时也不怎么大动。”
小刘的观点在股民中颇有市场,另一项调查显示,逾半数A股投资者在股市中的投入少于个人资产的30%。其中,投入资金在10%以内的占总数的17%,投入10%至30%则占总数的37%。
一位在申银万国(微博)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开户,账户净值在50万元左右的老股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A股一直处于震荡向下的格局,自己没有理由满仓操作。而2011年全年大盘更是几乎一路向下,自己的持仓一直在一半以下。“每天看盘权当是娱乐,如果有机会就小打小闹一下。”
一位券商营业部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在经历了A股多年摸爬滚打之后,大多数10年以上股龄的老股民已经饱受“风霜磨砺”。除了分析方法日渐成熟之外,面对股市起落的心态也淡定了很多。尤其是07年以来,大盘牛熊转换剧烈,更让股民的心理承受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坚硬起来。
“08年大跌的时候,我这里的不少客户会在大厅里一起敲桌子表达不满。去年虽然不少人全程满仓,输得很惨,可是大家的情绪还是很稳定的。”这位负责人说。
股市依然是首选投资渠道
不过,总体看,中国股民在资产配置中,股市投资占有重要地位。
调查显示,有六成投资者在证券账户中的资产,占包括存款、现金、保险在内各类金融资产的50%以上。其中,有30%的投资者在证券账户中的配置高达90%。
由此可见,尽管股民近年来受伤不轻,但对超过半数的股民来说,A股仍然是各类金融产品中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渠道。
一位职业股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1年他将70%的资产配置于股市,全年亏损17%,虽然相对收益跑赢了大盘,但对于以投资收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他来说,这样的结果则很难令人舒心。
“我现在在考虑逐步将资金从股市中移出,转向股指期货。后者毕竟只要方向判断准确就能盈利,前者还需要研究个股,即使在牛市也很难跑赢大盘。”这位投资者表示,“中国股市还是牛短熊长,普通股民如果在资产配置上就踩错,就容易出大问题。”
近五成股民总体亏损
本次调查显示,在入市以来的投资业绩上,有17%的股民表示持平,48%的股民表示自己总体亏损。仅有35%的表示自己盈利,而且,盈利利润率超过30%仅有12%,大多数盈利股民的盈利率低于30%。 这显示股民的投资回报略高于“一赢、两平、七亏”的市场谚语。
同时,去年全年一整年的熊市也锤炼了股民们的抗跌心态。在调查中,有12%的股民的认为自己能在未来六个月能承受超过50%以上的下跌,21%的股民认为可承受的下跌幅度在25%至50%之间。
有投资者笑称,经历过多年来的残酷洗礼,一个较为成功的A股投资者如果参与海外市场,一定能创造非凡成就。
话虽如此,但股民参与股市并不是为了“练功”。不能提供合理投资回报的市场不是一个好市场,而A股股民目前的收益率在年化之后,与定期存款仍然无法相提并论。这显然无法令股民满意。
股民谭先生这样抱怨:“现在的A股可以说只有融资功能,缺乏投资功能。有句话叫‘富一人亏千万人’,这并非是笑话。”
调查显示,股民对当前A股市场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新股发行体制上。有51%的投资者认为,新股发行节奏过快是目前股市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有86%的股民认为当前新股发行节奏对股市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或“比较大”。
具体来看,认为新股定价方式“不合理”或“非常不合理”的股民达到了总数的58%,而认为新股定价方式“合理”或“基本合理”则仅有不足19%。
“不满意”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
同时,投资者也对A股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违规行为深恶痛绝,有59%的股民对目前查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行为的力度感到“不大满意”或“不满意”,有48%的股民则认为目前中小投资者权益基本得不到保护。
“我们散户和产业资本的博弈地位完全是不对等的,一只股票从50元跌到20元,大小非还有20倍的利润,而散户却要承担60%的亏损,这还怎么玩?”深圳股民华先生愤愤地说,“如果这种博弈格局不改变,那只会有越来越多人看清楚这个现实,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离场的机会。”
尽管对A股市场的一些现状颇多不满,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股民对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新政报以热切的期待。
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股民表示“同意”或“比较同意”目前正在推行的股市监管政策将有利于股市发展,30%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25%的股民则持观望态度。
“郭主席就任后,出台了打击内幕交易、强制分红、新股改革等有助市场公正公平的制度,如果这些制度能够完全落实,就能重振股民信心。我还是相信,未来A股会逐渐好起来的。”青岛股民乔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仅三成股民乐观看后市
对于后市,接受调查的投资者显得有些信心不足。
有29%的股民表示对未来6个月股市趋势持乐观判断,18%表示没有信心,22%表示悲观,21%认为难以判断。此外,还有10%的股民表示在半年内不再关心A股走势。
一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2011年的最后几个月中,自己营业部里有不少股民多次判断当时点位是“铁底”,大举杀入补仓,继而又被深套,继续参与A股的信心和能力饱受重创。
“去年的行情和2008年不同,08那年急速下跌,散户索性不看,也不过如此。而去年指数跌得虽然没有2008年厉害,个股套起来还是很深的。我的有些客户下狠心割肉出去,抄底又套,再割肉再套,几轮下来相当惨。”回想去年市况,这位资深营业部经理也心有戚然。
同时,也有一些乐观的投资者认为,A股阶段性的底部已经到来,已准备“越跌越卖”,一位许姓股民就表示,未来个股下跌20%已是极限,如果下跌30%,“即使变卖家产也要抄底。”
更多投资者则判断,虽然底部区域已基本确认,但真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抄底”,资金和信心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当被问及如果有一笔闲散资金,是否打算继续投资股市时,有24%的股民认为自己会增加投资,57%的股民表示将暂时观望,16%则选择“不投入反而撤离”。
一位股民在接受采访时颇为无奈地表示,未来股民既要技术好,又要懂经济,还要心态好,才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2132点很可能是阶段底部,周一的放量长阳确立反弹趋势,未来会有一波稍微像样的反弹,至少到2400点。这样,股民就可以少亏一点,如果还懂得运用T+0,也许还能赚点。”在这位投资者眼中,要在A股赚钱显得如此困难。
重仓者更悲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发现,越是重仓投入股市的股民,往往对后市越为悲观。
数据显示,在仓位在10%以内的股民中,乐观者与悲观者各占34.3%及38.4%,彼此相差不多。而当仓位上升至80%至100%时,乐观者的比例下降至22.7%,持悲观态度的股民则达到42.4%,两者相差近一倍。
同时,尽管有65%的股民认为国际板推出短期将利空A股,但不少投资者表示,一旦国际板出台,会优先考虑购买国际板股票。
来自上海的方先生就表示,相信国际知名企业将优先在国际板上市,这些企业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运行已久,相信在信息披露、财务规范等方面都会比较出色,作为投资标的更有保障。
“优质海外公司进入中国股市,也会对中国本土的上市公司产生激励带动作用,推动国内上市公司的治理向更健全成熟的方向发展。”方先生这样期待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