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市场资金面难有根本改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07:42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万鹏

  长期以来,“政策面”和“资金面”是决定中国股市走向两大推动力。2011年,A股市场就备受这两方面的困扰,而创出了10年多来的新低。展望2012年,这两大因素同样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货币政策难言转向

  2011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这是央行35个月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举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紧缩货币政策转向的强烈预期。不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2年经济政策的定调为:稳中求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原有的乐观预期有所弱化。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虽然政府明确将政策重心由通胀转向经济增长,但没有证据表明2012年经济政策会超出逐渐放松的范畴。此外,政府再次强调了将继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不管是实施又一轮大规模的政策刺激、再度快速扩张信贷,还是反转房地产紧缩政策,都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是无益的。市场可能会因缺乏政策明显放松,或流动性显著改善的信号而略感失望。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明年的资金面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从资金供应的角度来看,不宜对明年有太高的期望。第一,中国贸易盈余处于趋势性的下降过程中;第二,从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占款来看,这一渠道的资金供应也很有限;第三,从信贷来看,明年信贷与今年相比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考虑到银行贷存比限制等因素,预计明年信贷投放在8万亿至9万亿之间的偏下端,也不宜有太高的期望。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则认为,尽管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也是2011年政策的延续,但实际上1995年以来的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都很难指示次年的货币增速,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空间较大。整体来看,2012年货币宽松将逐步转向信贷宽松,只是力度不及2009年“保增长”下的刺激政策。

  资金需求压力减轻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A股市场也进入了全流通时代。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限售股的解禁也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压力。数据显示,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解禁高峰后,2011年的限售股解禁总额已经大大减少。而进入2012年后,这一金额还将再下台阶。

  据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统计,2012年是A股市场股改以来解禁市值最低一年,合计解禁股数不到1500亿股,比2011年减少1/4;市值不到15000亿元,比2011年减少1/3。2012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才进入高峰期,其中,12月将迎来全年解禁最高峰。

  张刚还表示,从增持和减持的情况分析,2011年基本为近年来平均水平,单月增持市值和减持市值均未超过2010年和2009年单月最高水平,二级市场的低迷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由于2010年是A股市场首发融资(IPO)和再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因此,2011年也是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规模最大的一年。相比之下,由于2011年A股融资规模减小,使得2012年的解禁规模显著降低,产业资本的套现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本报网络数据部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A股市场2011年的IPO和再融资总额为6385.73亿元,明显低于2010年水平。分月度来看,2011年的融资高峰在7月份,当月融资总额为726.74亿元。此后月份的融资金额则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考虑到当前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2012年的融资总额预计也将进一步缩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