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2011—2012证券市场回顾与展望 > 正文
2011年熊市贯穿始终,基金、私募、社保、保险、券商、QFII等六大机构溃不成军,2008年全军覆没的梦魇即将重现,全线亏损已成定局。
最新统计显示,除货币类产品外,公募基金其余品种收益基本告负;QFII前11个月净值平均折损逾22%;阳光私募整体亏损超过12%;险资、券商和社保基金预计也是“损兵折将”。败走麦城后,六大机构在2012年该如何突破投资和规模的双重困局呢?
亏损:机构败走麦城
公募陷落最深,险资、券商在劫难逃,社保被困山腰,外资损兵折将。
2011年收官的号角已经吹响,大盘却未见明显起色,此情此景,之前一直妄想翻身的六大机构也只能徒呼奈何。
对A股投资者来说,今年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年初至今,股指除了偶现反弹以外,几乎一路单边向下,上证综指年内跌幅已逾20%,熊市格局显露无遗。因此,无论是注重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还是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私募、社保、保险、券商等,今年交出的成绩单注定不会好看。
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年的熊市泥沼中,公募陷落最深。除了货币类基金以外,其余公募品种均录得亏损,偏股型基金更是“全军覆没”。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27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下跌24.32%,116只标准指数型基金平均亏损22.88%,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类和股债平衡类基金的平均跌幅也超过20%,而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也分别下跌约3%和4%。只有货币型基金一枝独秀,平均实现3.34%的正收益。
对这样的结局,分析人士坦言并不感到意外。“今年股债双杀,A股陷入熊市,除了食品饮料板块表现稍好以外,其余行业均在下跌,偏股基金因有仓位限制,想逃过亏损并不容易。” 好买基金分析师曾令华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谈道。
没有仓位约束的阳光私募,同样难逃亏损的命运。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月底,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平均收益为-12.21%;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仅在一成左右,而亏损10%以上的产品占比超过50%,深国投·时策1期年内净值折损更达到55.47%,在同类中排名垫底。
即便如此,今年私募状元的耀眼成绩还是让其他同行感到眼红。呈瑞投资芮崑管理的“呈瑞一期”今年业绩独占鳌头,前11个月收益达42.61%,与榜眼的差距已拉大至13个百分点,年度折桂几无悬念。
有趣的是,芮崑出身公募,曾任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经理、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经理, 2010年才离开公募,“投奔”私募。
来自私募排排网的研究显示,芮崑的投资独具一格,被业内喻为“拳击式”投资。今年他坚持“精选个股、波段操作、积累收益”的策略,瞄准目标打一拳之后马上收回来,之后积蓄力量寻找新目标,结果成绩斐然。
险资、券商今年也是“在劫难逃”。尽管缺乏整体数据,暂时未能获悉这两大机构的亏损全貌,但从上市保险、券商的定期报告中,我们也大体窥知其境况不妙。
据安信证券估算,仅“三大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微博)和中国太保前三季度的投资浮亏合计已超过60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产生的浮亏达到400亿元。
券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靠天吃饭”的经纪业务固然惨淡,自营盘同样亏损连连,理财产品亦是伤痕累累。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券商自营盘浮亏为51.7亿元;而截至12月22日,164只成立满1年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15.12%,其中年内取得正收益的仅有11只。
即便是素有投资盛名的社保基金,预计今年在股市上的收益亦是欠佳。“今年A股泥沙俱下,社保基金想要从中获得收益并不容易,所幸社保基金管理人惯于控制风险,损失应该好于其他机构。”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
事实上,被冠以“抄底先生”美称的社保基金,今年屡有抄底传言,结果都被困“山腰”。根据某媒体报道,社保基金曾经在5月和8月两度增援百亿资金入市,如果以当月上证综指2813点、2590点的均价来看,这些资金若选择当月入场,只能落得被套的下场。
“外资队”亦是“损兵折将”。理柏基金的跟踪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QFII中国A股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率滑落至-20.29%。
警报:清盘潮大举来犯
阳光私募、券商理财产品等身处前线的机构率先告急,公募也感受到乌云罩顶。
机构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显然不能让客户满意,后者通常“用脚投票”以示抗议,清盘潮随即“大举来犯”。
由于业绩亏损和大量赎回,阳光私募在2011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清盘潮。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清算的阳光私募产品共有152只,包括113只结构化产品和9只非结构化产品;其中,强制清算的产品有36只,到期清算的有116只。
虽说亏损与清盘是私募行业优胜劣汰的结果,但清盘潮涌,连侥幸未被卷入浪中的私募也深感危机四伏,无怪乎私募排排网分析师杨志为以“压力”一词来总结阳光私募今年走过的历程。
“除了业绩方面的压力以外,私募还要面对未来长期无法提取分成的困境,其运营成本压力因此越来越大,抗压不强的私募只好金盆洗手。”杨志为称。
不少券商理财产品今年也不得不直面清盘的命运。截至目前,年内已有近20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
上海某券商分析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业绩不好,连续触及清盘线;二是帮忙资金见势不妙提前撤退。但总体来看,今年该类产品清盘的数量不算太多。
公募也倍感压力,尽管行业还未出现清盘先例,但不少迷你基金却持续在清盘的边缘徘徊。根据好买基金数据,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今年曾出现35只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不足2亿元的更超过百只。而按照相关规定,5000万元净资产便是公募的“生死线”。
当然,以一般基金公司的实力来看,轻松越过5000万元的生死线并非难事,但好买基金分析师曾令华称,对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基本上是亏本买卖,但清盘对公司品牌影响大,究竟如何处置该类基金值得基金公司深思。
QFII虽暂无清盘之虞,却也持续遭遇净赎回。理柏基金数据显示,10月末,纳入统计的QFII中国A股基金的规模尚有97.67亿美元,至11月末,该数据萎缩至89.88亿美元,环比下降8%,为理柏追踪这23只QFII基金以来的最低水平。据悉,这些QFII以往最高规模曾高达120多亿美元。
理柏亚洲区研究总监冯志源判断,QFII规模缩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QFII业绩不好,国外投资者有赎回;另一方面,投资者投资比较保守,全球股市整体表现不好,A股市场更是欠佳,海外投资者没有买入QFII基金的强烈欲望。
挣扎:黑天鹅频频现身
打新资金陷破发洪流,36家基金公司卷入黑天鹅事件。
当然,六大机构始终未放弃挣扎,不断游走于一、二级市场,使尽浑身解数,遍寻获利机会。无奈A股一路下跌,即便从前旱涝保收的新股,在如此弱市中也难逃“破发”的命运;二级市场更不待言,个股泥沙俱下,“黑天鹅”频频出没——这一切都使得机构的种种挣扎终告徒劳。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2日,年内挂牌的新股中,已有73只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占到总数的26.45%。
有市场分析人士坦言,由于新股定价居高不下,加上股指持续疲软,留给“打新”资金的获利空间已经不多,更有甚者,新股连连破发,“打新”资金的安全性也受到威胁。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新金融记者发现,假设机构“打新”后一直未有抛售的话,截至12月22日,基金、险资、社保基金、QFII、券商(自营盘+券商理财产品)年内在一级市场上的投资(打新+增发)分别浮亏了79.6亿元、16.47亿元、9.82亿元、2.58亿元和38.9亿元。
今非昔比,一级市场早已不是机构的“伊甸园”,而在二级市场上,个股齐齐杀跌,甚至连医药生物、信息技术等防御性板块也难逃下跌的命运。
截至12月23日,申万行业分类中,除了食品饮料跌幅稍轻为0.63%以外,其余板块年内跌幅均超过9%,电子行业更是领跌A股,年内跌幅接近40%。因此,机构即便想挽回颓势也是有心无力。
更加“悲催”的是,“黑天鹅”频繁偷袭机构,致使其损失惨重。岁末,以大成基金(微博)为首的机构仍深陷重庆啤酒的疫苗漩涡中无法自拔。自12月8日复牌以来,重庆啤酒已经惨遭10个跌停板打击,股价较停牌前折损逾六成,致使大成旗下多只持仓基金损失惨重,并引发了赎回潮。有消息称,大成已经遭遇约200亿份的赎回,但该消息未被公司证实。
除了公募以外,中国人寿旗下一款万能险产品也牵涉其中,出现在重庆啤酒今年三季度末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持股数约为353.2万股。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寿目前已将该部分股票悉数脱手,只是公司并未透露抽身细节,市场对其是否全身而退仍然存疑。
这当然不是机构今年首度与“黑天鹅”狭路相逢。年初以来,从双汇发展、中国南车、华兰生物,再到中恒集团……“黑天鹅”屡屡现身A股。更有统计显示,年内有36家基金公司被卷入今年的“黑天鹅”事件中。
业绩的光环逐渐褪去,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机构的选股能力和风控水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重塑自身信誉,将成为六大机构明年亟待解决的问题。
突围:2012年路在何方?
机构已开始为明年布局,社保率先动身,QFII加速扩军。
当然,机构明年要解决的问题绝不止这些。业绩不给力,加上来自信托产品(非私募)、银行理财产品强有力的竞争,公私募、券商理财产品和保险等机构的“地盘”扩张速度收窄。明年,如何在业绩和规模上突围,是这些机构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所幸,由于今年发展过于迅猛,风险逐渐暴露,明年监管层将对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加强管理,少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公募、私募还有券商理财产品、投资类保险产品等的发行环境将有望改善。
对深陷规模瓶颈的公募来说,明年如何在规模上突围将会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事实上,今年行情惨淡,新基金日益迷你化,加之新基金公司的火线加盟,行业竞争渐趋白热化。
来自Wind的统计显示,截至12月23日,年内共发行了209只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仅为13.11亿份,当中甚至出现2亿份左右的超级迷你基金。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对明年行业的前景仍表示乐观。曾令华强调,基金要发展,除了加强自身建设以外,还要大环境的配合。股市制度改革、未来中国版“401K计划”的推出均利好股市,基金有望再次迎来大发展。
阳光私募今年继续保持扩张的态势,还远未到达瓶颈,只是增速已略显疲态。杨志为表示,估计今年阳光私募整体规模达200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过六成,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增速较2010年有所放缓。
“今年私募业绩虽然惨淡,但其中不乏亮点,尤其是量化策略和对冲策略产品崭露头角,相信投资和经营困境将倒逼私募继续创新,行业整体还有不少的上升空间。”前述未具名上海券商分析人士也谈道。
幸运的是,股市明年有望迎来曙光。分析人士基本达成以下共识:目前经济下滑的态势已经确定,通胀的势头得到遏制,未来保增长将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银根会相应出现松动,流动性增加,基本面好转,A股明年的股指重心有望上移。
事实上,机构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投资布局。年末,社保基金不但再次向股市增资百亿元资金,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戴相龙更于近日建议,基本养老保险金结存较多的省份,可部分委托社保基金投资股票,投资比例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高于商业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的同盟军未来有望扩大。
QFII也在加速扩军。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5家境外机构QFII资格获批。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已有106家QFII累计获批外汇额度211.4亿美元,其中103家QFII已汇入资金进行投资运作。截至12月2日,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合计2655亿元,持股总市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1.07%。
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将“变调”,流动性或因此重新开闸,加上基本面转暖,股市有望好于今年。机构明年又将在A股的舞台上演绎怎样一出悲喜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