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2245点的历史新高。当时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为1064家,总市值不到5万亿元。而当上证指数2011年12月13日再次回到2245点,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增至2329家,总市值突破22万亿元。而股民缴纳的印花税和佣金累计也超过所有上市公司分红,价值投资的理念趋于崩溃。
而这十年间,变化最小的证券市场指标是证券化率。2011年我国的证券化率大概是63%,比2001年的50%水平略有提高,与发达国家的100%左右证券化率水平依然差距明显,说明我国股市总市值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总市值的提升可以通过股市的上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股市扩容来实现。但我们的政策明显选择了后者。在上证指数又回到10年前的点位时,IPO也未见减速。十年间,我们的公募基金份额始终徘徊于2万亿份,目前甚至更少。供给与需求的极度不匹配,一旦经济层面或流动性层面出现问题,自然就一发不可收拾。
市场深幅调整,对投资者、监管者、决策者都是一种考验。中国股市历来重视政策导向,投资者需要判断政策底是否已经出现,我们期待会有更多、更为积极的因素出现。只有新的利多因素不断积累,配合不断下移的估值,才会形成真正的市场底。但这也是漫长而曲折的寻底、筑底过程。
底部虽难以预测,但底部终究是存在的,只是事后才能知道。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定调已确定了政策底,也预示一个新周期正在酝酿。我们认为,至少有一个类似2010年一季度的反弹可以期待。(作者单位:东北证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