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短期走势看政策 A股或明年初见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03:11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近一个月股市从反弹高点回落,短期跌势难止,成交量持续萎缩频现地量,市场一片凄风苦雨。本年度只剩最后三周,行情会如何演绎?基金经理当前如何操作?明年股市又有多大机会?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兼国内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董红波和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杨帆。

  政策走势困扰A股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困扰股市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朱红裕: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的反弹幅度低于预期,市场短期走势受限售股解禁减持及新股发行等因素影响较大。虽然央行在11月3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由于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对实际流动性的改善有限,加上房地产投资、出口两大领域的下滑趋势仍在持续,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下滑和业绩恶化的担忧,市场真正的转强需要政策拐点的明确以及上市公司盈利预期见底等因素的配合,而目前这些因素都未出现实质性转向。

  董红波:明年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欧洲有衰退风险,国内出口部门以及投资部门将会呈现弱势,加之目前的消费微观数据的环比回落,市场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以及盈利预测有比较大的担忧,在年底资金面偏紧的格局下,这种担忧有所放大。

  杨帆:个人认为,当前困扰A股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未来政策走向。在经济增速与通胀双降的情况下,市场在等待未来政策到底何时放松,在等待的过程中A股表现为股价下跌,成交量下降。不久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政策出现放松的信号,但同时也有分歧认为这只是央行应对外汇占款减少的对冲行为。

  偏重消费及低估值板块

  证券时报记者:就当前来说,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配置上会偏重哪些板块?

  董红波:中期市场存在比较大的机会,但短期内保持谨慎,市场处于艰难的寻底过程中,配置上注重低估值板块和部分新兴成长公司机会。此外,与健康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大消费类股票增长持续、波动性小、弱市表现更加稳定,目前的估值也相对合理。基于此,未来较长时期会持续看好此类行业。

  朱红裕:经历前期大幅下跌之后,随着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A股市场或出现政策驱动的反弹机会,但目前还难以形成趋势性的反转机会。在盈利预期下调的周期中,倾向于防守型和低估值的双线配置逻辑,逢低增持低估值的金融地产类股票,维持对防守型的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等板块的配置比例,同时基于政策层面的主题投资也将是寻找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

  杨帆:总体对市场预期中立偏乐观,低价低量的市场可能随时出现反弹,这种时候更需等待。配置上更青睐业绩较为明确的消费板块,或者是前期跌幅较大的品种。

  证券时报记者:您当前会为明年做哪些准备?

  朱红裕:展望2012年,央行下调准备金率预示着政策放松的窗口已打开,但放松的节奏和力度仍取决于外围经济恶化程度以及国内经济回落的幅度。A股市场未来面临两大有利因素,一是政策转向和资金价格回落,二是整体较低的估值水平。同时也有两个不确定性:欧债危机的恶化和国内政策放松的节奏与力度。预计A股市场未来对政策将更加敏感。

  杨帆:仅关注有明确业绩的行业是比较保守的策略,这类行业虽然抗跌,但在反弹到来时也相应涨幅较小。因此房地产行业在明年上半年是值得重点跟踪与观察的对象,在房价出现松动后,未来限购政策是否会出现变化都会影响到这一板块的走势。

  董红波:以结构性调整为主,对于目前估值已回落到历史低位附近的公司,在底部区域逐步收集,并对于盈利有下调风险的公司做适当的置换。

  A股有望明年一季度见底

  证券时报记者:您预期明年经济下滑幅度会有多大,股市会如何表现?

  朱红裕:发达国家经济增速2012年仍将步履蹒跚。对国内经济而言,考虑到中国经济需要经历出口、房地产两大支柱部门调整带来的冲击,目前来看仍在挖坑阶段。对资本市场而言,预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有望在2012年一季度见底,市场盈利预期也基本调整到位。依据通胀周期判断,A股整体估值将于2012年初见底。

  董红波:预期后续一两个季度经济走弱迹象会有所加快,但伴随着政策微调的迹象,对于经济底部不必过于担忧。

  杨帆:多数机构预期明年经济增速在8.5%左右,一旦下降到8%以下,决策层会很难接受,经济将出现较大问题,A股市场也将难以接受。

  ·观 点·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随着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A股市场或出现政策驱动的反弹机会,但目前还难以形成趋势性反转。

  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拟任基金经理董红波:中期市场存在较大机会,短期保持谨慎,市场处于艰难的寻底过程。注重低估值板块和部分新兴成长公司。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杨帆:对市场预期中立偏乐观,低价低量的市场可能随时出现反弹,这种时候更需等待。房地产行业明年上半年值得重点跟踪与观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