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昱村:2012年经济景气下行阴影将笼罩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03:11  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昱村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10年1月中旬上调存准以来首次放松货币政策,标志着自2009年7月通胀声渐起后官方对经济运行的态度在边际意义上开始出现转折。

  自2008年末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开始,三年来A股市场就被打上前所未有的政策烙印,其中历次货币财政及地产政策均成为市场运行的重要拐点。从这个角度看,面对近三年以来政策的首次改弦更张,市场的反弹理应更强和更为持久,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反弹仅持续半天,并在随后三个交易日中再次逼近前期低点。

  在政策出现方向性拐点的背景下,市场依然如此羸弱,折射出两方面的忧虑:一是在当前政府与银行资产负债表约束下,是否有能力再进行一次大规模财政信贷扩张的经济刺激;二是在通胀压力等风险约束下,即使出现新一轮刺激计划,其实际效果会如何,会否留下后遗症?

  从经济学范畴看,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奇迹某种意义上可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多层次系统性制度改革,从实际数据结果看,1979-2004年,国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8.8%-9%,按购买力平价调整后增速则达到6.8%-7%。第二,系统性的低估要素价格推动了快速工业化及获取出口比较优势;第三,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备,相当数量的主要行业仍维持准入、供给与价格管制,国有经济与政府均表现出强烈的投资冲动。

  从历史看,其他东亚国家在20世纪60-90年代的经济起飞期也基本达到或接近中国的增速,而制度性改革一旦完成,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大幅下降并很快达到稳定状态。

  在不考虑未来可能出现制度红利的前提下,分析后两方面对判断国内经济中期走势显然更为现实,但分析结论均难言乐观。对于第二方面,虽难以准确地计算未来人工成本压缩的极限在何处,但结合近两年来持续出现的民工荒和数次最低工资的被动上涨,至少在中短期内人工成本可主动压缩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再结合到同期土地、原材料及汇兑等成本水平,国内企业要素生产率的内生增长弹性已相当有限。对于第三方面,随着房地产调控效果日益显现,未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总额将持续显著下滑,而这块收入是地方财政中最具弹性的部分。这种收入增长边际的逆转将导致地方政府收支平衡状况被打破,进而对其投资冲动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未来大规模的投资反弹已不具备必要的资本金与信贷条件。

  因此,站在2011年末讨论究竟松还是不松,对证券市场走势可能并没有很大的意义。2012年市场仍难以摆脱经济景气下行周期的影响,整体仍将维持偏弱的震荡格局。未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或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在某些领域出现局部的放松,方向则有可能选择改善民生、促进节能减排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二是进行减税及清理税费等方面的更多尝试,在总产出效率(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实现劳动者福利条件的改善,进而推动消费的增长;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多着力于资源价格形成过程及市场竞争效率等方面。(作者系鹏华普丰封闭式基金基金经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