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部证券:底部构筑尚未完成 缩量反弹空间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 04:55  证券时报网

  昨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不过1280亿元,仍处地量水平。沪指虽有近40点的上涨,但热点依旧散乱,显示场内资金参与热情不高。我们认为,近几个交易日股指虽无明显下挫意愿,但依靠博弈政策预期的反弹行情暂不能寄予过高期望,中期底部仍有待确认。

  不确定因素尚待消除

  近期市场表现飘忽,各类影响因素的最终纠结点还在于经济增速减缓的变化程度。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美国经济是否进入双底衰退,及欧债危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同时,国内经济也无可喜信号出现。消息面上,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49.8,高于7月份的实际值49.3,且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即便随后的终值公布能够反映制造业暂缓恶化,但仍处于50以下的萎缩局面。此外,央行紧缩政策的余地犹在,一直是困扰A股市场的主要政策背景。在政策面没有实际放松的大背景下,目前市场因1年期央票利率持平而预期加息缓和,实质上仍是弱势之下的情绪博弈。

  同时,随着中报情况的逐步明朗,业绩修正带来的结构分化已成必然。统计数据显示,两市目前已公布的1367家公司半年报,有两种现象令人担忧:一是三季度去库存压力加大没有消除。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及不可比因素,1246家公司今年6月末的存货合计达到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8.2%,比今年初增长18.9%,主要行业去库存周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二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断攀升、货币持续紧缩的影响,更容易体现在中小板个股业绩风险上。按目前已公布业绩的板块计算,主板、沪深300的业绩增速分别为36%和34%,中小板、创业板的业绩增速分别为32%和26%。虽然中小市值品种经历大幅调整后超跌反弹要求强烈,但考虑未公布中报业绩的中小板公司仍有约二分之一(创业板约四分之一),预计其中亏损公司的数量增多,中小市值品种很容易面临两极分化走势。

  量能决定反弹空间

  从历史估值来看,昨日收盘沪深300、金融、石化、房地产市盈率只有10.9倍、7.7倍、7.5倍和6.2倍,主要权重板块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市场不具备大幅做空的理由。但从近一阶段来看,盘中活跃个股仍以中小盘市值品种为主,板块分布特征并不明显。来自Wind近5日的数据显示,板块指数收红的只有互联网指数和日用化工指数两家,且同期资金净流入额仅为0.39亿元和0.14亿元。与此同时,建材、基本金属、煤炭和重型机械指数资金净流入额为-26.81亿元、-26.51亿元、-25.44亿元和-19.72亿元,而这些指数的累积跌幅均超过5%。前期主流品种的调整未见完结,现阶段资金分布的分歧仍然较大,这使得两市合计成交持续处于低位徘徊,也表明市场底部的构筑还远未完成。

  即便从昨日市场走势上看,沪指反弹初步触及5日均线压力,但中期重心下移态势已较为明晰,需要拉长筑底周期,以修复各中短期均线下移的劣势。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依赖于政策放松预期的反弹即便时有发生,但空间、高度都将较为有限,反复调整仍是主基调。所以,在盘底阶段轻仓观望,是当下稳健投资者适宜的策略。 (西部证券 黄 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