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万:坚守底部 等待下一只靴子落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2日 03:30  证券时报网

  编者按:8月股市交易几近收尾,对众多投资者来说,仿佛坐上“过山车”,经历几番大起大落。截至上周五,A股市场连续第4日收低。究竟大盘何时能止跌?本周市场又该如何操作?在一年期央票利率提高、三年期央票恢复发行后,投资者是否在等待下一只“靴子”落地?

  2437点可认为是今年底部

  仔细考察股市表现,人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不管境内外市场的运行背景有多大的区别,仍然会出现明显的相互影响。总体来说,境外市场影响比境内市场更多一些。8月份股市的几次大跌,明显都是受到了境外股市的拖累,从而反复探底。显然,这样的格局短期内还会延续。所以,就近段时间来说,股市的偏弱格局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被改变的。

  不过,8月份以来的行情也提示人们,现在境内股市要比境外股市走得强。这不仅表现为境内股市跌幅要小于境外,而且也反映在往往是境内股市率先反弹,并且推动境外市场反弹。从某种角度甚至可以说,境内股市在8月份似乎完成了探底。要确定股市完成探底通常有两个维度:一是市场既有的利空因素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另一则是市场又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利空冲击。也就是说,既承受了常规利空,还要蒙受非常规利空。

  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宏观紧缩政策,无疑对股市构成了一个偏空的市场环境。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盘不断下跌,股指反复探底。应该说,到了6月份,这个过程差不多进入了尾声。事实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央行在调控节奏上也有了“微调”。其后,人们所感受到的政策信息,也是从前期的“偏冷”转向“中性”,而市场上资金利率的回落则是一个更为明确的信号。因此,很多投资者认为6月大盘探出的2610点,可以认为是一个底部。客观上,股市也随即展开了反弹。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底部虽然是在政策利空不断释放中形成,但的确没有经受过另外的偶发性利空考验,因此至少还是不那么坚实。国内的动车追尾事件影响很大,但还只能算是板块利空。因此,没有导致股市打破前期底部。而因为美国信用评价下降等海外利空,由于大家从来都没有经受过,因此其冲击力就很大,导致了股指的破位下行,客观上说是强制进行“二次探底”。应该说,当市场从暴跌中很快反弹时,事实上已经提示了人们认定行情出现了超跌;同时也反映出,尽管还会有反复,但大盘的探底过程已经差不多了。也许现在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2437点是可以被认为今年的底部。

  还不具备普遍上涨条件

  完成探底以后,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股市该如何上涨了,最好是出现V型翻转。当然,面对如今的形势,恐怕没有人会有这方面的奢望。但是,期待大盘上涨,毕竟还是所有投资者的愿望。而客观现实是,股市在补完了8月初因突发利空而带来的向下跳空缺口后,尽管股指又下跌,一方面没有再创新低,但另一方面确实是上涨乏力,并且成交量也迅速减少。

  为什么如此?原因在于,现在股市还不具备形成普遍上涨的基本条件。举个例子,时下人们都认为,调控政策不会再收紧了,这是被认为看好后市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最近一年期央票利率提高、恢复发行三年期央票等事情表明,很难轻言就不会再有调控措施出台。所以,投资者多半还需等待下一只“靴子”落地。再有,由于实体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投资者对于强周期性行业都比较谨慎,并且把希望寄托在大消费以及新兴产业上。但是,大消费板块的总体估值并不低,如果要上涨的话,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而新兴产业则期待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在这方面,虽然人们多少看到了某些希望,但终究没有十足把握。所以,时下还形成不了稳定的市场热点,资金还只是在新股及少数题材股上做点文章,不会大举入市。这样一来,短期内股市最多也就是将底部守住,不能指望有什么像样的反弹。 (作者单位:申万研究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