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巨额存款搬家为何不进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0日 06:10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存款利率跑不过CPI,于是银行资金开始进行大挪移。央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末,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在通胀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不再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这一个“篮子”里,转而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存款“大搬家”现象背后,折射出老百姓在负利率时代对资产保值增值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在资金的流向。4000亿元的巨额资金到底迁向何方?据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4000亿元居民存款的流向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以及楼市三个领域。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买低风险、预期收益又远高于银行利息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中的逻辑十分清晰,自是不二之选。以高回报为诱惑的民间借贷分流一部分居民存款,尽管风险很大,但也在情理之中。令人困惑的是,在各种严厉政策打压下似乎是岌岌可危的的楼市也获得了资金的青睐,这就不得不令身在股市中的投资者感慨万千了。

  资金之所以仍然不惧风险而进入楼市,一方面固然是刚需所致。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投资者对楼市的未来有信心,认为楼市即使短期下跌,未来还会继续上涨。所以手上有房的不肯抛,因为都限购了,抛了不是买不回来了吗?而手中没房的尽管暂时打消了购房的欲望,但大都在持币观望,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蜂拥而入。这样的楼市格局,自然不会缺少投资者。

  反观股市,从来就不缺供给,不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新股都源源不断进入市场,解禁股也不断涌出,而最赚钱的银行股却不断从市场抽走最多的融资。但中国股市怪就怪在供给巨大,但政策还在鼓励加大供给。市场需求微弱,但却不断抽紧进入股市资金的绳索。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面上看是针对银行的,却反而增强了银行的议价能力。而股市却月复一月地经受打击而每况愈下。股市底在何方?越跌却越没底了。

  招商证券《2011第一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指数报告》中称,2011年投资者对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各类投资热情度进一步提高。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核心城市居民的投资信心指数和投资意愿与上季度相比都显著上升。为何不能把这些资金引入股市呢?既然股市承担着扩大直接融资的重任,那为何不通过积极的股市政策把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引入股市来承接扩容压力,增加百姓财产性收入呢?我们老是在对冲、提准,消极地防范流动性,为何不能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流动性呢?各方有各方的考虑,都有各自合理的地方,但或许和房地产调控一样,部门利益在作怪。

  房地产调控,目标对准需求,所以楼市还得涨;发展股市,目标对准扩大融资,所以股市还得跌。一个在限制,一个在发展,怎么就感觉那么不对劲呢?看来我们都很傻,很天真。(来源:上海证券报 丁 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