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测此次电荒市场行业反应,我们基于历史情况做出分析。历史电荒事件中,2003年7月的电荒限电政策与此次电荒限电情况更为接近。2003年7月出现严重电荒的首月,市场解读多为负面影响,化工、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制造以及电力行业均出现了负的相对收益,仅钢铁出现了较小的相对收益。而为应对电荒,政府加大了对发电企业的支持,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及价格优势鼓励其多发电,因此电力股尤其是火电股在8月获得较大的相对收益。到了9月,电力股的相对优势减弱,相对收益变小,有色金属冶炼由于产能受限的预期,价格提高,因此获得相对收益,但相对收益优势并不明显。进入10月,钢铁、水泥制造、有色金属尤其是铝制造获得了相对收益,但从趋势看,相对收益均是短暂的。根据市场热点,部分行业出现短暂机会,但无规律可循,且相对收益并不明显。
从历史观察分析来看,电力行业经历着电力供应“短缺—过剩—短缺”的周期轮回。原因是我们电力供给主要依靠于火电,而火电的上游动力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下游需求主要是高耗能行业,亦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根据历史分析,我们认为2011年电力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周期,面临着新一阶段的缺电情形。
但此轮电荒与以往电荒有所不同。2003年、2004年主要是因为发电能力不足引起的“系统性缺电”。而现在主要是因为火电厂全面亏损,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及新建电厂区域分布不合理带来的发电不足造成的“结构性缺电”与“系统性缺电”的结合。
电价机制矛盾、电力产业链博弈才是此轮电荒的深层次原因。为保民生,在政府的监控下,提高电价一直难以实施。电网公司为避免挤压利润,维持电力企业电力上网价格的较低水平。而高煤价、低电价挤压了发电企业的利润,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利益分配博弈是根本。
从目前来看,此轮电力危机表现为区域性缺电,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的省份。而主要耗电行业在这些区域分布较少,但却是主要耗电行业下游需求行业的主要分布区域。因此,我们认为这次电荒对主要耗电行业如钢铁、化工、电解铝、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产量影响有限,主要是市场短期内可能存在产量受到挤压、价格提升的预期。但这种预期会逐渐被实际情况纠正或改变,市场即使有机会也是短暂的,且无规律可依。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