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2011年A股春季投资策略 > 正文
记者 高超
本报讯 央行于兔年第一个交易日前上调基准利率,一度令市场担忧1月的通胀可能有些“失控”。但种种迹象表明,央行的行动主要意在提前抵消通胀预期,在已有充分预期的情况下,即便1月CPI创出新高(突破去年11月5.1%的峰值),市场的担忧情绪也将比较有限。最新数据显示,春节过后,农产品总体批发价格水平从高位显著回落,这对短期物价的稳定显然也是一个利好。
1月CPI数据15日前后发布
国家统计局称,由于报表制度的原因,2月份不召开新闻发布会。2月15日左右(下周二)发布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价格指数(PPI)。
2010年11月,我国的CPI同比数据高达5.1%,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物价同比涨速的最高水平。尽管去年12月CPI出现了显著回落,报出4.6%的水平,但业界普遍认为12月数据的回落不是趋势性的。
受农产品价格上涨、春节因素以及“翘尾”因素影响,业界对今年1月的CPI预测值一直居高不下。记者统计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机构认为该数据将超过去年11月的水平并创出新高。比如高盛的预测是5.3%,中信证券的预测是5.2%,申银万国的预测是5.4%。安信证券高善文团队对今年一季度的CPI研判也高达5.3%。
由此可见,当前证券市场对CPI的走高已经有着充分的预期。不出意外,最终“见光”的CPI数据会落在“符合预期”的范畴之内,甚至不排除会令市场感到“不那么高”。
春节后农产品价格回落
据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春节期间农产品价格比较坚挺,但截止2月1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均已从高位显著回落。发改委的数据也显示,节后肉蛋价格以降为主。换句话说,如果着眼于短期的环比变化趋势,农产品涨价推动的物价洪峰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从中长期来看,未来通胀的最大风险来自于粮食主产区干旱天气的持续,以及工业原材料价格向下游传导的扩散风险。到目前为止,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尚未明显失控。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情绪因此而出现恶化的可能性偏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