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市步伐加速 三千攻坚战即将打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 03:30  证券日报

  短短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飙升315.50点,实现了突破2700点、2800点、2900点的三级跳,并继续剑指3000点

  □ 本报记者 张晓峰

  节后的行情神勇无比,风光无限。短短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飙升315.50点,三个向上跳空缺口,实现了突破2700点、2800点、2900点的三级跳,并继续剑指3000点。如此坚定的做多,如此疯狂的节奏,人们不禁为之惊叹:火山爆发一般的行情不仅在改变历史,更是创造了未来!

  大市值股发力

  剑指3000点

  自国庆长假以来,上证指数在短短6个交易日里,大涨111.88%,实现了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突破三个整数关口的井喷式反弹,如此强劲的表现出乎市场预料。

  10月8日,是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受外围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影响,沪指大幅跳空高开,高开高走,一路攻城略地,轻松突破2700点关口,留下了达22.33点的跳空缺口,当日大涨83.09点,涨幅为3.13%,实现了10月开门红,并创下近5个月新高。

  次日,煤炭、有色板块继续狂飙,“煤飞色舞”使得沪指再接再厉,继续大涨2.49%,形成了本次行情的第二个向上跳空缺口,并一举站上2800点大关。

  14日,沪指进一步上涨18.27点,盘中一度突破2900点,并且留下了近期的第三个跳空缺口,一根带长上影的假阴线,终结了6连阳技术形态,调整意愿初现。

  昨日,正当人们普遍认为大盘将出现短期震荡之际,多方主力并没给市场太多的机会,在回补第三个跳空缺口后,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强劲表现下,再次迅速返身向上前进,成功化解了大盘回调的压力,继续强劲拉升,推动大盘再现逼空态势。最终沪指大涨91.52点,收于2971.16点,3000点关口近在咫尺。

  除了本次反弹的力度空前外,市场风格的转换也同样备受市场关注,“二八”格局日趋明显。无论是目前因为美元贬值、内需旺盛、通胀预期三大基本面支撑,从而激发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股的集体“井喷”,还是受加息、房地产调控利空阶段性消化的影响,房地产、金融等一线权重股的频频躁动;以及三季度业绩较好、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的机械、汽车和家电的集体发力,都与此前的中小市值概念股的鸡犬升天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形成及其鲜明的风格对比。

  市场在上个交易日权重股大涨,而盘中个股却跌多涨少,特别是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出现明显下跌的态势下,昨日市场再度呈现两市820只股票上涨,1014只股票下跌的“二八”格局,再度揭示了市场风格的明显转换。

  不得不提的是,昨日市场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开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政策利好预期进一步提供市场做多底气,节能减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必然给予热切的期待,加上刚刚公布的9月份及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再度好于市场预期,为权重股的估值修复行情提供了契机。

  从历史情形来看,市场风格从中小盘股向大盘股转换的时期,往往是流动性非常充裕的时期或者流动性逐渐由紧转松的时期。央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955亿元,同比多增788亿元。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3610亿元,同比多投放1041亿元。可见,9月信贷数据的超预期,成为推升大盘股的直接动力。

  经济触底

  支撑市场趋势性上涨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加息、房地产调控、物价上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逐步消化,为本轮行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宏观经济的触底回升才是推动股指飙升,并形成中期向好态势的内在主因。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二季度上升了2.9点和2.0点。

  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9点。多数行业企业家信心有所提升,其中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二季度提高11.4点;各注册类型企业企业家信心平稳或有所提高;大中小型企业企业家信心均有提升。

  调查结果还显示,三季度我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7.9点。各行业企业景气在景气区间平稳增长,其中房地产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提高4.4点;39个工业大类企业景气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位于景气区间;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景气连续五个季度位于景气区间;中小型企业景气继续提升。

  有关专家指出,企业景气指数提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势头将进一步减缓,预示全年经济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8%,比上月上升了2.1%,创下最近4个月来最高值。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7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在经历了数月下滑后首次上扬。

  种种迹象表明,经过两个季度的调整,中国经济基本回到正常状态。有专家预计,中国经济环比年率和同比增长率将分别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触底,明年2季度将会再次明显回升,预计今年经济增长10.2%,明年经济增长9.6%。今年和明年CPI涨幅将在3%左右波动。

  从历史统计规律来看,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通过提前1-2个季度反映经济拐点,因此,市场趋势性上涨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升值预期

  吸引热钱助涨A股

  6.69、6.68、6.67、6.66、6.65……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在市场的关注中一路闯关夺隘,持续上扬。外汇交易中心15日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497,一举突破了6.65关口,较10月14日(6.6582)上升85个基点,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据统计,从9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创出14个新高,与6月21日汇改重启之日相比已升值了2.73%。与此同时,即期市场也在中间价的带动下,再度突破汇改以来的新高。15日,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收于6.6412,而上日收盘价为6.6508。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汇率大战”的背景下,全球资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大转移,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资金的重要目标,而具有明显利差优势和汇率升值预期的中国内地,又成为重中之重。

  央行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6483亿美元,较二季度末增加1940亿美元,其中9月份当月新增外汇储备就达到1004.0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551亿美元。

  由于目前尚没有准确途径统计热钱的流入金额,外汇占款于是成了判断热钱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

  从4月份开始,由于楼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楼市有所降温,股市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热钱开始从中国流出,5、6、7三个月,热钱连续呈净流出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月份。不过,从今年8月份开始,热钱持续流出的情况得到了逆转。

  央行此前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为2429.77亿元,较前一月增长42.2%。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贸易顺差之和约合1854亿元人民币。

  据华宝证券研究所测算,8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中疑似热钱的部分为553亿元,而此前三个月该部分一直为负。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较8月增加19.19%,突破今年4月份的2863亿的水平,创下年内新高。此外,最新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我国9月贸易顺差收窄至168.8亿美元,为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央行表示,虽然9月的FDI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外汇占款和贸易顺差“一高一低”的表现来看,9月热钱净流入的压力较大。

  渣打银行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表示,2007年时有多达3000多亿美元资金流入亚洲地区,而现时资金流入的趋势只是刚刚开始。

  的确,历史上每次海外热钱的疯狂涌入,往往都会形成一轮波澜壮阔的股市大行情。

  个股涨少跌多

  天量背后存隐忧

  股指短期在经过连续逼空式的上涨后,市场多空分歧初显。特别是,在大盘高歌猛进的同时,沪深两市单日成交已经超过4500亿元,达到了2007年的大牛市时的水平。从周成交来看,本周两市成交量量与上周相比更是暴涨6倍多,如此高的成交量在A股历史上也属少见,天量成交究竟能持续多久?

  虽然本周大盘创下18个月周涨幅新高,但根据有关周线数据,两市千余只个股收跌,涨少跌多的局面表明市场存在一定调整隐忧。

  如果说,本周一沪市出现了2571亿元的日成交后,五个交易日持续的“天量”让人震惊。本周五个交易日沪市的日成交分别达到2571亿元、2140亿元、2310亿元、2680亿元和2776亿元。

  从A股历史成交来看,2000亿元以上的日成交量往往出现在行情的头部。例如2009年7、8月大盘在接近3478点高点时,日成交基本上维持在2000亿到2500亿元左右,随后在2009年11、12间大盘构筑第二个顶3361点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量。

  当然,目前的市场容量已今非昔比,但近日的2500亿左右的日成交量究竟还有多少上升空间显然是让人担忧的,而行情的持续延伸毕竟是需要不断增大的成交量来维系的。

  总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公布令市场预期短期利空出尽,以及美国引发的全球“二次量化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再加上我国经济强劲复苏,为A股上涨提供了强劲动力。随着大市值股的进一步活跃,大盘上行步伐明显加速,三千攻坚战即将打响。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与“十二五”规划重点议题相关的板块值得投资者积极关注,可能成为下一阶段行情的主要亮点之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