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底部是否已经悄然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4日 09:21  通信信息报

  A股是否已到底部区域?近日,金融、地产板块一改弱势,跌时抗跌涨时领涨;而医药、农林板块却突然出现补跌,市场风格已经出现转变。同时,社保基金高调宣布将加大对股票的投资配额。这些迹象是否已经表明,A股的底部区域已经临近?

  A股的底部是否已经悄然来临?

  21日,沪深两市大幅反弹收出中阳。金融、地产更是一改前期颓势,在最近的交易日内涨时领涨,跌是抗跌;而医药、农林等前期的强势板块则突然出现补跌,进一步释放了市场风险。同时,社保基金高调宣称将要提高股票投资的配比比例。这些现象是否已经表明,A股的底部正悄悄来临?

  从估值上看,上周AH 股溢价指数跌至100点以下,这代表了国内投资者准备为同一家公司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两支股票支付的价格之间的溢价已经消失。自2006年8月起,A股的交易价始终高于H股,就连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低谷,恒生AH 股溢价指数也未曾跌破100。另外,目前沪深两市已有68只股票的股息率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这些数据表明,A股的估值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从政策上分析,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1900亿元,为连续第四周净投放。虽然政策面总偏暖,但政府并没有放出明确的救市信号。最令投资者担心的是,农行的天量IPO尚未完成,其它公司的IPO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安排。6月21日晚,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告,兴业证券等7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定于6月25日上会。在2008年的A股大跌后,管理层为了救市一度停止IPO多月。而目前管理层没有丝毫放缓IPO的迹象,似乎意味着目前的点位尚未达到政府的底线。

  另外从技术上看,沪指此前低点2481并未跌破,市场有构筑双底迹象。但市场在反弹上涨之时的量能不够,说明外围投资者的参与力度不大。另外,沪深两市的反弹未能突破颈部位置,此处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A股技术上底部的形态尚未得到确认,投资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并控制好仓位。(本报记者 张茂州)

  大盘调整空间有限 超跌蓝筹值得关注

  特约撰稿 欣崎

  在经过前期持续性的大幅下跌后,市场整体风险已经释放得较为充分,同时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加上宏观面上的政策调控也有逐渐放缓的迹象,因此,上证指数短期虽有再创调整新低之虞,但中期再度深调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外围环境与政策面偏暖

  在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中报业绩等基本面因素支撑之下,预计大盘进一步的调整空间将十分有限。目前资金面的供给状况仍是影响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IPO重启一年后,新股融资额已经超过4000亿元,未来还将有包括农行在内的大批公司上市,而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再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没有出现大的紧缩,但预期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回落,宁愿持币观望或等待时机,这些都对市场资金面形成考验。不过,从政策层面来看,为配合农行IPO的顺利进行,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持续净投放资金。统计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2130亿元,周四回笼230亿元后,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900亿元,为连续第四周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达5150亿元。显然,在近期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向市场投放资金,以保证银行系统内流动性适度宽松。另据消息,6月17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台北举行的“2010经济金融论坛”上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提高入市比例,到2010年底将提高国内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至30%。社保资金投资股票比例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支持。

  另据统计显示,截止6月17日,共有665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其中512家报喜,占比约76.99%。从增长幅度来看,在512家报喜的公司中,有70家公司预增超过200%。在内在估值相对合理、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的背景下,政策面和宏观经济面包括海外市场方面的变化将成为左右大盘的重要因素。

  强势板块补跌释放风险

  强势品种的补跌使得市场风险得到进一步释放,反而有利于大盘未来阶段性底部的探明。医药股、新兴产业股、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在本周纷纷开始补跌,表明前期“弃大盘、炒个股”的活跃资金开始出逃。“胳膊扭不过大腿”,任何强势品种在大的调整市道中都逃不过下跌的厄运。而作为防御型的医药股的下跌,一方面与消息因素影响有关,同时板块的高估值溢价也直接导致了补跌的风险。作为抗周期板块,医药行业受益于新医改和确定的业绩增长,自然受到资金关注。但是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行业估值都已达到了高位。今年1月至5月下旬,医药板块上涨5.35%,而同期沪深300下跌21.68%,医药股今年以来已经获得27.03%的超额收益,列各行业第一。但这一超额收益与整体平均业绩增幅并不匹配。新医改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增长在5%到8%左右,而医药板块的大涨已经超出了业绩的增长幅度,即使医药行业的增长是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较为确定之事,行业也面临回调压力。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其网站宣布,已启动新进医保目录药品核价工作,对企业在医保目录公布前后的涨价行为从严核查。医药行业的整顿将开始,这加大了医药行业短期内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政策能如实执行,短期内医药企业利润水平将不同程度降低,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会面临生存的压力,可能会引发行业洗牌。

  银行地产显现企稳迹象

  银行地产股走势渐露启稳迹象。权重股板块尤其是金融地产股是前期指数下调中的重灾区,而在本周市场的调整过程中,银行、地产股已有明显的企稳迹象,其估值偏低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目前A-H股的价差已经到了100以内,这是历史的最低值,而其中金融股的负溢价更是持续良久。随着房产税的逐步清晰,地产政策的调控也已接近极限,之后市场的反应是一个逐步消化调控政策的过程,此前股价的过大跌幅早已反映了这些利空,因此,持续下跌的空间已基本不存在。

  今年以来,银行股的融资压力确实是悬在大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但是随着招行、兴业银行配股完成和中行可转债的发行,目前压力已经大大缓解,在农行上市之后,A股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有望得到修复,市场也将赢得喘息之机。目前A股的平均市盈率是18倍,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是15倍,A股的平均PB为2.6倍,沪深300的平均PB为2.3倍,估值水平已经进入了合理的投资区域,2500点估值底基本确认。市场在经过充分筑底后有望于三季度展开估值回升行情,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改善则可能成为估值趋势出现转折的主要促发因素。未来市场机会将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欧美股市出现反弹,A股市场反弹空间打开;其次是周期性行业可能存在超跌反弹的机会;最后,现在最值得挖掘的是新兴产业,投资者可以从国家提出的七大新兴产业中重点挖掘优质潜力个股在目前调整过程中的低吸机会。

  强势板块补跌是否意味A股的最后一跳?

  本报记者 苏国文

  上周节后短短两天,沪深两市再次进入深度调整,然而,诡异的是,这是在外围股市连涨多日的情况下大跌的,沪指两日跌去2.2%。从历史上看,强势股的补跌往往意味着指数进入调整的末期,但时下,这是新一轮跌势开始还是见底信号,还需市场博弈来决定。

  多重原因致强势股补跌

  对于本轮强势板块的调整,最直接的就是资金的大量流出,根据根据分类账户统计,上周沪市主力净流出资金109.11亿元,散户净流出资金20.03亿元;深市主力净流出51.85亿元,散户净流出资金83.58亿元。两市两个交易日疯狂净流出资金合计超过260亿元,这是近期少见的情景。

  股指期货交割日方面,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上周四以中信银行为代表的诸多银行股再次出现异动来看,很明显股指期货6月合约的交割是导致市场出现异变的主要原因所在。股指期货方面,从中金所上周五公布的持仓数据来看,18日前20名会员主力合约持买单增持1782手至13352手;持卖单增持2425手至15536手,卖单持仓较买单持仓多增持643手。IF1007合约持仓仍是空头力量占优。

  估值方面,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雷鸣表示,中小盘股的高估值是其上周大跌的主因。金融、地产等大盘股这两日走势相对平稳,因目前市场的流动性比较紧张,资金从中小盘向大盘的转移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医药行业政策调控方面,医药指数两天跌去8%大部分医药个股跌幅更是惨重。有一种说法是受到“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影响。东兴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景东表示,医药行业本身就是暴利,管理好药品价格是政府应该做的,这件事只是医药股暴跌的一个引子或者借口而已,更主要的是之前看好医药股的资金太多了,其估值水平也比较高。

  强势股补跌有利夯实底部

  然而,本轮暴跌是在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已逐步扎稳底部的背景下出现显著的补跌走势。那么,对于金融地产相对抗跌,而强势股补跌,是否代表股指已经进入底部?

  西南证券表示,从历史上看,强势股的补跌往往意味着指数进入调整的末期,当市场估值水平进入到一个较低水平之后,市场短期已经难以找到做空的动力,一些估值水平较高、前期调整幅度较小的强势板块在估值落差作用下形成新的做空动能,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空方的能量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宣泄阶段。不过,农行等大盘股发行进程将对A股市场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并诱使大盘向下考验前期低点或创出调整新低,在此影响下,预计大盘未来在筑底过程中,出现复合底或头肩底的可能性较大。

  广州万隆认为,就后市走势而言,考虑到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中报业绩等基本面支撑,预计大盘进一步调整空间将十分有限。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等强势品种的补跌使得市场风险得到进一步释放,反而有利于继续夯实阶段性底部区域。

  爱建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张欣认为,前期领涨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纷纷大跌,已宣告本轮反弹结束。大盘股抗跌,但由于市场资金有限,近期不会有大盘股行情,风格很难转化。 

  控制仓位寻找投资机会

  不过,对于是否底部的问题,也有市场评论人员认为,目前金融地产股的确较为低估,但前提是两个,一是经济增速依然乐观,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舆论氛围降温,产业政策将继续偏向于地产行业。就目前来看,这两个前提似乎存在着诸多考验。目前金融地产股的低估值是建立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高增长的基础上,一旦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那么,金融地产股的低估值优势可能就不存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引领市场呢?恒基投资认为,受益于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的品种或将是后续最有机会的品种,投资者不妨适当挖掘。从安全边际来看,主板市场的新兴产业股要更具吸引力。后期机会在于超跌大盘蓝筹股、新兴产业实质性个股、央企重组题材、中报大幅预增个股等,这也是激进投资者最应考虑的品种,但仓位尽量控制在3成以下。

  总的来讲,强势板块的补跌,是否是底部,需要由市场博弈来决定。目前,金融地产主动护盘,自有主力的目的,为农行上市护航也好,本身估值优势也好,投资者都不可盲目乐观。

  社保基金看好后市 金融地产是否已到底部?

  本报记者   陈晓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17日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提高入市比例,到2010年底将提高国内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至30%。这个消息就好像在平静的湖中丢入一个石子。社保基金看好后市,而地产、银行股是否已到底部?市场是否已到抄底时也就成了广大股民热议的焦点。

  社保基金看好后市

  17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提高入市比例,到2010年底将提高国内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至30%。另据媒体报道,戴相龙还表示,“社保基金去年回报率在8%,今年估计在6%。”

  这个消息被很多人解读为,社保基金将在2600点附近进场。不过,从上周两个交易日大盘的情况来看,该消息对当前市场影响较为有限。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在一季度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中,社保基金19个组合出现在其行列中的公司数量,已从去年的154家减少到98家;此外,一季度社保基金减仓了33只股票,退出29只股票,新进43只股票,增仓18只股票,总体来看以减持为主。

  专家认为进入第二季度后社保基金或将偏向增仓。而从社保基金历年来的增持时点看,A股底部信号或许已开始显现。至少在社保基金看来,目前到今年年底将不是继续单边下跌的大熊市。而从A股历年经验看,社保基金总能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大举增持,对增持的时点把握较为准确,社保基金抄底发生大幅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小。

  金融地产引领市场

  而近段时间市场中的银行、地产板块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股价相对稳定。

  银行板块方面,广州万隆认为,农行IPO使得市场对银行板块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目前银行板块平均市盈率水平在8.66倍左右,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从近期二级市场银行板块的表现来看,尽管大盘持续低位盘整,但以中信银行等为首的中小银行却呈现底部放量反弹的特征,明显受到主流资金的关照。

  地产板块近期走势也强于大盘,像招商地产一周涨0.96%,深发展A一周涨0.99%。在业界看来,地产股未来将回归估值均值是大概率事件。地产股现在所处的时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历史时期,受到政策的影响非常大。但换个角度看,地产板块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它的估值水平是很低的。只要它的估值回到平均水平上,那么这就会带来股价的大幅回升。而地产股近期相对强势的表现,似乎是一个前奏。

  申银万国也认为,近期一些全国性上市公司在部分城市下调了房价,幅度约10%-15%,快于此前的预期。价格的加快下调,会缩短成交量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减少行业下行风险,中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后市还需进一步确认

  无论从经济面,还是技术面看,股市目前是空头市场,而且机构要抄底也不会告诉散户。还是谨慎为好。

  从技术面上看,无论从日K线还是周K线来看, K线已经被短、中期均线牢牢地压制住,同时短、中期均线也呈现出绝对的空头排列状态。而这几日成交量的萎缩意味着人心的涣散,没有成交量又怎么可能让指数走高?

  另外,换个角度看,社保基金羞羞答答地承认在2600附近抄底抄出了浮亏,可是仍硬要实现6%的年度盈利目标,其股票投资扩大到30%,无非是要告诉全世界“我要抄底了”,其实际目的令人疑惑。

  对广大投资者而言,社保计划增持对于大盘形成利好,但不等于大盘就此见底了。在上述信息的影响下,大盘可能再度上演上周四早盘那样的冲高动作,短期还是要继续关注2600附近的阻力。连续冲高未果的情况下,也要防范大盘随时向下变盘,结束近期反弹行情的风险。

  资本市场外强内弱 A-H股溢价消失有助A股走稳

  特约撰稿   黄剑

  自2008年底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全球经济已经逐渐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经济复苏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综合各种因素看,本次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随着欧洲各国的计划逐步落实,欧洲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渐渐散去,随着市场情绪的平稳,较好的经济数据推动全球各国股市逐步反弹。相比之下,在本轮金融危机后经济最为强劲的中国股市却再一次出现宏观经济与股市的背离,一跃成为2010年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

  A-H股溢价消失

  作为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的平台,香港国企指数一直是全球基金经理关注的投资标的。自2006年8月起,A股的交易价始终高于H股,就连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低谷,恒生AH 股溢价指数Hang Seng AH Premium Index也未曾跌破100,可是在上周恒生AH 股溢价指数跌至100点以下,这代表了国内投资者准备为同一家公司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两支股票支付的价格之间的溢价已经消失。AH溢价的现象由来已久,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产物,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国内大量的股份不能流通,投资者将盈利的情绪反映到有限的流通股本上,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资产价格的扭曲。更重要的是,我国资本项目下的管制,造成资本无法跨境套利,就好像人为隔断河流中的大坝造成了水位的落差,长期以来A股价格要远高于同一公司的H股价格。这一现象在金融危机到来时的某一阶段格外明显,其反映的就是投资者渠道的匮乏造成的流动性溢价,随着QFII和QDII的逐步推进,这一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随着2009年全球共同发力刺激经济复苏,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带动AH股差价一度放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的加速,这一差价又逐步缩小,可见目前的AH差价更多的是反映流动性对追逐资产的态度,在这一背景下,A股价格更多的反映了国内收缩的流动性与全区第一的IPO融资规模的双重作用,而H股则反映的是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和投资中国企业的渴望。甚至华尔街流传这一句笑话,“在美国开银行不如去买中国银行的股权”,因此在中国金融许可证制的保护下,海外愿意为中资企业多付出一些溢价也就不难解释了。

  部分股票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域

  目前,国内悲观情绪与海外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这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投资者主体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主体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情绪很容易受到市场走势的放大,产生对政策的依赖。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疲软,更多的是反映国内投资者对待中国政策的情绪,过多的停留在纵向比,担心地产政策造成GDP回落从而引发诸如银行坏账、地方政府融资等其它风险。我们不能否认在危机中政策的过度放松或许存在一些隐性风险,但是一项政策本身只要利大于弊,就是可推行,可调控。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还有许多银行进行破产清算,我相信这是“不破不立”的结果,也是经济自身换血的需要。作为中国经济调结构的需要,我们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一定要承受转型可能带来的经济震荡,但震荡不能改变趋势的上升。我们的出口已经回到了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如果结构又能够发生改变,那就说明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近期中国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出现了与宏观经济背离的走势,但应当看到,这种背离只是暂时的,不会长期存在。随着经济逐渐恢复,过分背离的情况会渐渐修正,投资者不应该失去信心。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虽然仍有部分股票的估值偏高,但已有68只股票的股息率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部分股票已逐步进入投资价值区域。只要能保持融资速度与资金引入速度的平衡,市场就能更加稳定。

  A股与全球接轨有望趋稳

  仅仅经过20年,我国证券市场就已获得长足发展。目前A股市场市值达20.7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投资者开户达1.3亿以上,跃居全球之首;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扩大,市场承接能力相应增强,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建交等国有银行已经上市,农行上市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大部分优质资产已逐渐实现上市。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经济实体大体吻合,资本市场短期的背离不能改变“晴雨表”的长期特征。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下阶段应能够逐渐反映经济的实际状况。而随着全流通进程的逐步完成以及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双向交易机制的建立,A股市场的估值逐渐并且应当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估值水平接轨。

  总的来讲,我国证券市场已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但作为全球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之一,改革开放和制度建设的推进,必然要求中国资本市场要适应全球资产配置的理念,不能简单的“看A股炒A股”,局部或某段时期的背离或隐藏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