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中期底部有待确认 估值底分歧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 02:21  证券时报
高晓建/图

  比悟性、比理性、比耐性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目前,一场关于A股底部的争论正在展开:是“震荡筑底”,还是“二次探底”?对此,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认为,底部不是一个点位而是一个区域。即使未来出现下探本轮调整新低2481点的情况,也属于筑底过程的合理范围。

  比悟性:政策底发出信号

  从历史上看,A股市场的一些重要底部,往往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不过,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有一个过程,因此,投资者认识政策底早晚,往往反映悟性的高低。

  信号一:调控面临两难。5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表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总理还强调,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

  悟出道理:我国经济复苏从保增长阶段到调结构阶段,再到目前的两难阶段。宏调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和节奏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就为股市修复提供了基础。

  信号二:中美慎重退出。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双方达成共识:刺激政策退出要高度慎重。与会中美部长们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又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退出”战略的时机选择一定要很慎重,实施的步骤一定要扎实稳健。

  悟出道理:中美经济刺激政策慎重、同步退出的概率加大,中国先于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变小。

  信号三:楼市调控地方细则“温和”。一些地方楼市调控政策近期陆续出台。北京市率先推出的细则中最为严厉的要数“限购令”,即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青岛和深圳等地出台的细则没有明确限制家庭购房套数,但对三套房贷款问题都作出了规定,基本按照国家政策上限执行。相比之下,随后出台的广州、重庆等地细则更加温和,不仅没有明确限制家庭购房套数,对于三套房贷款也没有明确规定。

  悟出道理:各地出台的细则都遵照了新“国十条”定下的基调,虽然政策力度不一,但没有出现层层加码、互相攀比的情况。加之,楼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各地楼市开始降温。由于股市远先于楼市调整,从过往经验看,楼市降温之日,便是股市升温之时。

  信号四:各部委纷纷维稳。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连续18周锁定在1.9264%不变。同时,央行一周资金净投放量达到1450亿元,加上国库现金管理所投放的资金量,总额达到1850亿元,创下4月以来的天量,有助舒缓市场流动性压力;保监会上周以来三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保险资金投资政策的调整,内容包括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上调为不超过25%;本周正在发行的基金数量达到20只,其中偏股型基金高达15只。这比之前的每周十多只基金在发,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机构资金扩容提速。

  悟出道理:各部委纷纷维稳,与2008年底的情况类似。一定程度上说明,管理层开始认同目前的点位,认同这可能是阶段性的低位。A股的历史表明,每一次重要底部的构成都与政策有关。

  比理性:估值底分歧犹存

  对“估值底”的判断,是一个最具理性分析过程,因此,投资者对估值底的分歧也最大。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估值底已经来临。目前,沪深300指数的2010年动态市盈率已经降至13.5倍,即使是静态市盈率,也仅有18倍左右,基本上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尤其是目前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0倍,地产股的动态市盈率15倍左右,A股已经具有了吸引力。

  第二种意见认为,高估值与低估值并存。经过股市的连续下跌,A股已经有个股的股价低于上证指数1664点时的水平;但是依然有不少股票的股价已高于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点时的水平,像医药股中就有不少个股创出历史新高。所以,目前市场处于高估值和低估值并存的局面,离极限底部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种意见认为,估值底并不可靠。他们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未了,国内紧缩政策预期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增速已经“触顶”,上市公司自上而下的业绩下滑压力,促使各行业估值预期向快速下跌的股价靠拢。在这种逻辑支配下,2600点也许会是今天的“估值底”,但或许明天“估值底”还将继续向下移动。因此,“估值底”只具备心理作用,而非趋势性选择。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对“估值底”的看法,各有其合理性。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估值底”只有建立在“政策底”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其实,A股历史上,“政策底”与估值没有必然联系。1994年7月,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时A股平均市盈率22倍;1999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由此引发了“5.19”行情,当时A股平均市盈率达45倍;2005年6月,首次启动股改试点,股指跌破一千点,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救市,A股平均市盈率18倍;2008年10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上证指数暴跌到1664点,政府出台三大救市措施和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时,A股平均市盈率13倍。由此可见,政策救市不受估值高低约束。政策底线,是国内外经济、社会、股市的综合体现。

  比耐性:市场底有待确认

  技术派认为,市场底最主要是技术面,也就是依据价量时空。

  上证指数从1664点到3478点,共涨了1814点,按照波浪回撤比例,上证指数回撤应在0.5、0.618、0.809三个位置出现底部。对应点位分别是2571、2356和2010点。因此,本轮调整新低2481点还不是底部,A股真正的底部还没有到来。于是,就有了“二次探底”之说,有人甚至看低到2010点。

  我们则认为,虽然政策底不等于市场底,或者说市场底往往探底更深,但这并不能表明政策底不可靠,恰恰是因为一些大资金更懂得政策底的可靠性、重要性,但由于利益驱动,或因为调仓换股的需要,他们通常有意砸破政策底,制造多杀多恐慌情绪,使普通投资者纷纷割肉出局。因此,市场底往往很残酷。于是有“熊市不言底”之说,有“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之说,有“大家都认为的底不是底”之说。

  应该注意的是,政策底发出信号后,股市初次反弹之后往往会出现回落,但底部却是不断抬高。即使出现“二次探底”,投资者对于手中估值合理的股票,也不用割肉出局。散户要勇于跟主力拼耐性,静候市场底的出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