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紧缩预期淡化 反弹趋势强化

  短短一个月A股指数跌去18%,毫无疑问,市场对利空反应过度了。尽管如此,我们注意到市场悲观预期仍然阴云弥漫,央行短期加息成为上周广为传播的利空传闻,事实证明这又是一次烟幕弹。现在看来,除了房地产调控和银行股扩容这些利空之外,投资者担心的所谓紧缩政策并没有强化,反而随着国际政经局势变化在弱化,因此我们认为,A股将迎来超跌之后极好的反弹机会。

  ⊙山东神光金融研究所所长 刘海杰

  市场一致预期误导大众

  上周以来,市场上广泛流传着多空两种旗帜鲜明的观点。其中看空观点拿出了调低企业盈利、以及所谓的估值底作为依据,而看多的观点声音也比较微弱,仅仅预期行情企稳而已。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上看空的核心依据仍是盯住通胀和紧缩政策预期不放,以至于在上周五就有传闻说,上周末央行将采取加息举措。市场对于通胀及紧缩政策担心甚至超过了管理层,显然,这种心理有些过了。

  即便从中观乃至微观的角度看,卖方机构为代表的群体对于2010年行业增长及企业利润增速一调再调,顺势而下,也并非实体经济的真实反应,而是投资预期上的过度悲观。根据2010年1季度上市公司最新数据,目前所有A股动态PE已经处于18倍左右水平,而沪深300则相当于15倍左右。从A股历史的运行轨迹看,这样的估值水平都已经是相对较低的了,更何况放在经济企稳向好趋势明确的基本面大背景下,事实上,经过长达半年的结构性调整,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黄金遍地的现象。市场主流看空观点在为其争夺话语权的同时,其实是为其投资方向转折作准备。对于大众投资者来说,虽然没有必要在左侧交易入场,但眼下盲目看空并参与杀跌并无必要。

  政府紧缩预期或将淡化

  在今年1季度的时候,“人民币升值”、“加息”是A股市场上最流行的观点,有些观点认为4月至5月是升值的最好时期,5月到6月是加息的窗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风靡市场的观点不攻自破。人民币汇率依旧保持稳定,最近一次要加息的传言也告破。其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货币政策动向不仅看国内情况,还要看国际情况。

  从国内情况看,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披露后,我们注意到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有下降趋势,这本身对于加息政策带来考验,虽然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增长,但是突如其来的美元指数大涨,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有可能改变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我们说,正是外围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可能推迟甚至改变我国政策趋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17%,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调整幅度。我们假设未来一段时间,输入性通胀压力降低,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缓慢,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行,那么CPI继续上涨未必成行。一旦实体经济增长过慢,经济调结构过程中流动性匮乏,不排除货币政策重新转入宽松,全年前紧后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从国际情况看,美元指数彻底升穿80点整数关后,强势美元趋势已经形成。我们的观点是,一旦美元持续走强,美股重新回到牛市轨道,而中国通胀预期下降,政策紧缩预期下降,那么股市表现将脱胎换骨。至少从短期看,这种预期将逐渐抬头,并在市场上催生一波像样的反弹。

  潜心选股抓反弹

  本轮行情下跌,市场依然没有找到深层次原因,政策打压房地产、银行股扩股预期也好,热钱流出新兴市场也罢,即便是事后也没人能说清楚。但就市场本身而言,历史上没有一次顶和底是靠大众一致预测出来的,而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很多底部出现后,市场对此的认识还会处于弱市思维中,不相信、怀疑的观点会占大多数。这个时候,大盘表现会比较犹豫,最后慢慢地脱离底部而证实底部形成。在此期间部分嗅觉敏感的资金会选择部分个股比如超跌股、次新股先行炒作起来。目前,市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兆头。

  我们认为,在全年新股发行持续不断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特有的炒小炒新决定了大小盘股风格转换不会彻底形成,资金的流向在不同时期会有分化。所以,在对投资机会的判断上不宜走极端,在2010年宽幅震荡的大趋势下,要明白个股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的基本道理。因此,我们建议,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作好功课,潜心选股,着手布局。对于一些基本面突变转好,或者主业快速增长的公司,下跌就是买进的最好机会。对于那些持仓被套的投资者来说,对于基本面向好,买进理由没有改变的公司则可以主动低吸来把握未来反弹获利的机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