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下跌归咎期指有失偏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07:29  新闻晨报

  陈树强

  股指期货上市至今已接近1个月,期间上证指数从当时最高的3160点一路下跌到最低2604点,跌幅达17.6%,空头赚得盆满钵满。超常规的调整幅度不仅令不少散户将原因归咎于期指惹的祸,甚至还有学院派人士抨击股指期货,但遗憾的是其立论依据却有着明显的漏洞,颇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

  笑看期指蛇吞象 期指招人诟病的理由主要是一种阴谋论式的观点:通过做空现货市场,资金在期指市场上获得大量空头超额利润,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但凡投资皆讲求杠杆效应,不仅体现在价格上,也体现在成本上。如果用一小笔资金就能够撬动一个很大的市场,那当然划得来,但问题是想在期指上做空赚钱需要在现货砸出多少真金白银才能做到?这个问题却被选择性地无视了。

  从资金规模来看,5月13日收盘时股指期货总持仓也只有15000手,估算持仓保证金还不到30亿元,跟当日近千亿元的成交金额相比完全不成比例。而其持仓的总价值也不过130多亿元,跟A股市场20万亿元的市值相比更是九牛一毛,试问只有130亿元的市值被做了空头套期保值,那么通过做空能够赚钱的人能有多少?该比例理论上是130亿元除以20万亿元也就是万分之6.5,这只能导致两个结果:其一是通过做空期指能够赚钱的人微乎其微,主流资金压根就没有动能照此操作。其二是需要砸出多少现货筹码才能撼动这个价值20万亿元的市场呢?显然不是区区130亿元资金就能够做到的。

  因此通过操纵期指获取超额利润的阴谋论说法不攻自破。

  A股走势与基本面匹配 很多人只看到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和大盘深幅调整的时间吻合,却忽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跟股指期货几乎同时,中央出台了堪称史上最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加之高盛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接踵而至,导致全球资产价格和股市调整,内忧外患夹击之下,A股显然难以独善其身。从时间点上来看,外围市场的转势和国内地产的调控同样与A股的调整时间吻合。

  有观点质疑A股跌幅太大,免不了与期指有关,然而笔者不禁要问,如果市场确实是熊市的氛围,当前的跌幅难道有何夸张之处?2008年的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暴露在大众视线面前,A股市场已从5000多点持续下跌到3000点以下,当时可是还没有股指期货啊。

  因此以当前的基本面情况,与目前的A股调整幅度应该是匹配的,股指期货的助跌作用有限。

  短线反弹 中长线未见底 市场近期没有什么利好,最大的利好是之前跌得太多了,因此反弹合情合理,尤其是当所有前期强势的题材板块最终也开始出现盘中跌停的补跌状态时,可以认为所有板块的轮动下跌已经完成了,做空的动能也就得到了阶段性的释放。经过笔者的研究,即便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每次确立反弹的涨幅也会有10%以上,因此本轮上证指数反弹的目标位看到2850点附近并不为过,在本轮反弹的过程中同时还会伴随“二八”强弱的风格转换,权重股在未来可能相对中小盘股抗跌或者有超额收益。中长线看,依然没有任何真正见底的迹象出现,当前的行情是超跌反弹。

  (作者为长城伟业期货研究所研究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