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碳将成贯穿全年的投资热点

  主持人:方丽

  嘉 宾:大成价值增长基金经理 何光明 海富通中小盘拟任基金经理 程岽 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张帅

  “低碳”正成为两会期间的热门词汇,在二级市场上也受到资金的追捧。在低碳的成长性受到普遍关注时,国家将围绕低碳概念的哪些方面出相关政策?产生怎样影响?哪些行业将因低碳而受益?低碳板块未来走势如何?本期圆桌论坛特邀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为投资者指点迷津。

  业内有人预测今年将成为“低碳政策年”,您认为政府将围绕着低碳概念的哪些方面出相关政策,对相应板块将产生怎样影响?

  张帅:在低碳方面,国家应该会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从“节流”看,一是将出台节能减排的政策,包括降低现有发电设备排放、对能耗指标进行限制等措施;二是将出台对减少排放的环保型企业的激励措施。“开源”主要是指支持发展新型能源,其中包括对核能、风电、生物制能、太阳能、小水电等行业的支持,不同的新能源领域,国家政策支持的要点是不同的。

  何光明:近期可能出台的关于低碳概念的政策有两项。一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可能会提早推出,这对相关板块将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另一个是针对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可能会提高,对这些行业将产生一个反向抑制作用。

  程岽:核电板块、风电板块以及太阳能都需要密切关注。政府会采取立法鼓励、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引导,对企业会产生正面的效应。若将眼光放宽些,凡是涉及到清洁能源的都算是低碳经济,那么余热发电、垃圾发电、新型电网技术等工业技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以及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逐步兴起,都会成为政策鼓励的重点。

  中国经济正面临关键转型期,低碳经济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何光明:理解低碳经济,应该放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考量,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大方向。中国将由过去的“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经济模式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所以低碳经济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中国经济转型拥有劳动力结构上的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正直线上升,这将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支撑。

  张帅:低碳经济将经历一个很大的产业变革,它必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这个动力大小取决于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不过,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与规模又取决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

  程岽:这是显然的。我国的经济在重工业化轨道上的行进到了现在,能源供需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出台了多项政策。2009年11月26日,国家公布了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国政协委员、首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指出,目前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会更加注重新能源发展,增加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

  关于低碳概念,您认为哪些行业将因此受益?

  张帅:因低碳而受益行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未来空间非常大的行业,另一类是现在发展更快的行业。空间较大的行业有节能减排和太阳能。而目前涉及低碳的行业都发展很快。

  何光明:有很多领域都有较大受益空间,新能源行业受益最为直接,还有节能减排、智能电网等领域也很好。我们认为,消费和技术创新是未来的两大投资主题。

  程岽:风电、核电、太阳能都会受益于低碳经济。在低碳技术方面,新能源电池、水务处理行业、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节能调度、用电管理、节能设备、工业节能、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近期低碳概念板块成为市场热点,您如何看待这一板块的未来走势?

  何光明:低碳板块目前估值确实偏高,但相对于当年市场对科网股的投入,目前对低碳板块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这个领域中将出现非常优秀的公司,甚至具备赶超欧美同行实力的公司。现在看低碳概念板块可能会觉得有泡沫,但维持这个泡沫是值得的。低碳板块可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成为贯穿全年的热门。

  张帅:首先要注意的是,低碳板块现在没有非常严格的归类,而低碳领域各个行业和公司之间的差异很大,各个行业的估值标准都不一样,而目前全部一起进行估值计算并不是太科学。目前低碳板块的估值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技术未来空间的大小,二是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从目前来看,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溢价,是合理的。

  程岽:近年来,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的密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绿色信贷”的推出,也让信贷投放从高能耗行业向低碳行业倾斜,该行业优质的中小公司将从中受益,目前看来估值较高的公司,随着规模和盈利的增加,估值也会伴随公司成长而降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