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市午班车:两大积极信号出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0日 12:13  新华网

2月10日上证综指分时图

  受到外围市场大幅反弹的影响,今日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高开的格局,其中上证指数以2967.14点开盘,大幅向上跳空高开18.3点。盘面显示出资源股、有色金属股等品种涨幅居前,从而使得上证指数出现了冲高的态势,最高摸至2977。27点。但可惜的是,随后由于买盘力量的不足,上证指数冲高受阻回落,最低探至2961.64点。不过,由于华泰股份等优质股以及东湖高新等高含权股的活跃,A股市场有所企稳,上证指数以2967.03点收盘,上涨18.19点或0.62%,成交量为345.1亿元,仍维持着缩量的态势。

  由此可见,今日A股市场出现了两个积极的信号,一是含权股有所活跃,比如说东方雨虹硅宝科技、东湖高新、凯迪电力等高含权股明显有上佳的走势,说明市场对相对确定的含权股依然持有乐观的态度,这有利于聚集市场人气,从而也折射出近期市场热点的一个演变思路,即再度聚焦年报含权股。二是华泰股份、杰瑞股份等业绩优秀的品种也出现在涨幅榜前列,且成交量有所放大,如此的走势折射出A股市场短线面临着新的做多能量,不排除午市后进一步拓展反弹空间的可能性,建议投资者继续持股。 (金百灵投资 秦洪)

  湘财证券:观望气氛浓厚 节前多看少动

  周二两市观望气氛浓厚,全天维持窄幅震荡整理根据,市场交投清淡。在经过前期空方力量的宣泄之后,市场进入短期的多空双方弱势平衡阶段。再加上临近春节长假,多空双方均无心恋战。从分类指数来看,有色金属、稀缺资源、新材料、铁路基建等处于涨幅榜前列;而西藏板块、旅游酒店、物联网等小幅调整。当日上市的中国一重,成为市场最大的看点。该股由于部分机构超限、撞线持有,再加上市场低迷,噗一开盘就大幅下挫,并且一度占据跌幅榜冠军之位。近期新股屡屡破发,新股不败的神话很快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鉴于目前市场成交低迷且面临长假,市场各方参与者早已转移视线,节前市场出现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上市公司年报持续披露时期投资者需多做功课,去挖掘一些具有高成长的潜力公司做耐心的跟踪。我国的股市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依旧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权重股的走势,一旦权重股有走强的迹象则可以适度的跟进。(湘财证券研究所)

  招商证券:超跌股将会走出技术反弹

  超跌股将会走出技术反弹。消息面昨日有所转暖,周小川表示目前银行业放贷的步伐稳定,利率水平保持稳定,投资者的紧缩预期将会有所降低;美股也大幅反弹,油价、金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将推动前期超跌的有色、采掘等强周期性板块出现技术反弹。

  回避小盘题材股风险。地产、采掘等蓝筹行业板块此波调整下跌幅度超过了20%,但餐饮旅游一些小市值行业板块跌幅不到10%,我们认为后期小盘题材股有补跌的要求。另外,小盘题材股也面临着年报风险,应尽早回避。

  操作建议:注意回避小盘题材股风险。(招商证券)

  银河证券:市场弱势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目前 A 股市场资金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在短期难以缓解,估值较高的中小盘股面临较高风险,以及外围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都将使投资者行为更加审慎,同时节日情结也加重了市场观望气氛。成交量的不断萎缩,显示A 股市场仍处于弱市态势。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谨慎。(银河证券研究所)

  国盛证券:外围不确定因素困扰短期市场

  承接1月持续下跌走势,股指2月继续下探整理,始终难以出现较强劲的反弹行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政策面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动荡导致部分资金离场观望是重要因素,而这个因素短期仍难以明确,将持续困扰春节前后的A股市场。

  进入2010年以来,管理层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明显加强,针对银行快速增长的贷款规模采取了越来越大力度的措施,不仅要求银行控制贷款规模,还上调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发出了较为明显的紧缩信号。紧缩预期引发了部分资金采取离场观望策略,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已经从2009年日均的2255亿元下降到目前的1000多亿元水平,说明场内资金流出明显。

  而对房地产的打压,使得该板块的个股股价全面走低,也是导致股指低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2009年初不断出台的各个行业振兴计划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人气产生了极大打击。此外,国际市场的环境也不理想,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依旧没有明显起色,相反近期各国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持续走低,其中美股道琼斯指数还跌破了一万点。这些A股市场的外部因素形成合力,使得大盘始终难以出现大力度的反弹行情。

  虽然市场当前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走势并不理想,但积极的因素依旧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业绩向好。根据当前已经公布业绩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2009年年报业绩增长应在20%以上,而未来2010年1季报的同比增幅将更加可观。从当前市场市盈率情况来看,大盘应该进入了合理区域,市场的下跌将会是价值凸现的时候。此外,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良好,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依旧是全球少有的经济亮点,这将支持长期资金继续看好我国股市,也会使得股指下跌时市场的抛盘不断减少。

  因此在当前市场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预期大盘下跌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两类个股,一类是有业绩支撑的品种,业绩已经明确增长的品种,如双良股份、凯迪电力、中信国安中国平安等,这属于稳健投资者偏好,另外一类就是前期强势板块中的个股,如中小板个股,如果大盘反弹其一般都会有较好表现。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一类的品种,参与的时候都要注意股价介入时机的把握,应在市场急跌中分批参与,不宜盲目追涨,否则也存在风险。

  就总体而言,由于市场前期上涨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因此预计大盘难以延续去年那种强势行情,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以震荡为主,也就是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把握操作节奏是关键,也就是在市场急跌中才能择机参与,而在市场急拉中就要逢高出局,而不是采取以往那种长期持有的策略,波段操作应是未来的主要操作手段。 (国盛证券 王剑)

  银泰证券:节前股市“心电图”是否平静依旧

  受假日期间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困扰,节前多空双方反复缩量拉锯,指数始终局限在窄小区间内波动,既没有下穿2900点,也无力上攻3000点,预计节前最后三个交易日大盘仍然不会打破目前的僵局。

  政策或“前紧后松”

  本周将公布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PPI、信贷规模、企业业绩等都牵动着市场每一根神经。预计1月CPI同比涨幅接近2%,PPI则可能反超CPI涨幅达到3%左右,新增信贷规模将在1.1-1.3万亿左右,陆续披露的2009年企业业绩仍然保持可喜增长态势。

  前期已公布的1月PMI为55.8%,是8个月以来的首次回落,表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增速可能已开始出现回落,经济过热苗头和通胀压力正在得到遏制,未来经济有望逐步进入平稳运行期。

  从紧的政策导向可能由于经济热度趋缓的运行态势逐渐调整,全年将会出现“前紧后松”的可能,加息工具的使用会向后推迟。管理层节前不会出台新的紧缩调控政策,随着政策紧缩预期压力的消化,前期市场的过度调整将会迎来阶段性的政策纠偏机会。

  海外冲击需重视

  近期国际市场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需要引起重视。主要是欧洲的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对欧元造成明显打击,从而强化近阶段美元的强势运行格局,成为美元继续走强的助推器。周一美股收在万点以下,创出近期新低,预示着美股从2009年3月6470点以来涨幅超过60%以上的大行情已经结束,未来可能会步入下降通道。而且欧洲等主要国家的股市也都出现类似形态,正在构筑一个较大的头部形态。

  如果全球股市已经结束升势转入中级调整行情,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漫长。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扩大,将有可能对其他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产生影响,并有可能会延长退出时间。此前已有澳大利亚意外停止加息举动,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表态将继续执行经济刺激计划,刺激政策不会迅速推出,而中美还在艰难地寻求政策平衡点,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A股市场对信贷紧缩的担心和预期。

  节后走势值得期待

  近期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显示,成交量急剧萎缩屡创地量,周二两市合计缩量至1100亿元。新股上市首日成批跌破发行价,市场热点局限在区域经济方面,没有新的热点替代,资金逐渐撤离。但地量之后见地价的股市规律终究会再次显现,目前市场资金的暂时撤离是为了等待更好介入机会的出现。而新股成批破发现象的出现,反而更有利于促进IPO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也有利于阶段性减轻IPO扩容造成的资金压力。

  近来指数在2900点区域徘徊,大盘权重股止跌起到了一定作用。无论是从估值还是从技术特征上分析,金融、钢铁、地产、石化、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短期超跌状态比较明显。不过大盘股既抗跌又抗涨的走势,可能预示着节前股市也难有大机会。年线作为牛熊分界线的重要标志,轻易不会跌破,目前股指已有近10个月时间持续站在年线之上。一旦跌破年线位置,对市场心理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冲击。我们认为,目前行情是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一个调整蓄势构筑中线底部的过程,不必过于恐慌。

  节前2900点仍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指数仍将维持偏弱的震荡整理态势。随着节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预期,大盘权重蓝筹股将是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另外节日消费如交运、零售百货、酒店、旅游、酿酒食品等板块也可适当关注。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