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2009年A股十大特点:全流通改变市场格局

  

朱慧卿/图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经济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股市与经济共生复苏的一年。本期起,我们从百姓投资的独特视角,盘点2009年,展望2010年,与投资者共勉。

  A股月线七连阳

  上证指数7月累计上涨15.30%、深成指7月累计上涨18.19%。两大指数涨幅同创23个月新高,月线均为连续7月收阳。就全年来看,如果12月股指收阳,那么,今年只有8月单月下跌,全年基本实现慢涨急跌、涨多跌少的格局。

  点评:与2006年8月启动的大牛市月线九连阳比较,今年A股月线七连阳更健康安全。前者攻势凌厉,爬升坡度陡峭;后者震荡盘升,小阳碎步居多。若市场保持慢牛走势,跨年度行情将是大概率事件。

  熊市思维吃大亏

  今年以来,究竟是抱着熊市思维还是牛市思维来看待后市,一直是投资者的困惑。回顾基金观点,去年年末,虽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推出,大盘亦企稳反弹,但基金经理认为在经济找到底部之前大幅反弹很难;刺激政策只会带来阶段性的局部行情,可参与度低,因此选择回避市场。基金集体空翻多始于今年7月。散户的熊市思维更根深蒂固,上半年九成散户跑输上证指数。

  点评:适当保持熊市思维固然重要,因为风险是涨出来的。但牛熊思维区别在于,熊市中每次上涨都是离场的机会,牛市中每次下跌都是进场机会。

  功夫在股市之外

  本轮复苏行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投资软实力的变化。用股民的话说,即“功夫在股市之外”。今年以来,许多投资者将功夫下在于股市密切相关的宏观政策、经济数据、美元走势影响方面,复苏、通胀、升值、新增贷款、刺激政策等屡屡成为市场流行语。普通投资者空前关注CPI、PMI、M1与M2等。

  点评: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投资软实力的变化。尤其是“80后”股民普遍文化素质比较高,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很强。大部分人不仅了解证券市场,还具备分析影响股市相关信息的能力,使市场软实力升级。

  “大象”未必集体起舞

  本轮复苏行情,之所以保持健康发展,得益于大蓝筹理性把握市场节奏。“大象”不再集体疯狂,也许是今年市场的一大特点。

  点评:A股“二八”现象由来已久,市场担心的“大象也疯狂”的现象至今未出现。一是风格轮换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二是机构吸取了蓝筹投机的教训。市场风格轮换是必然的,但“大象”不再集体起舞的可能性偏大。

  消费也能进攻

  传统上,消费品板块被认为是防御性的品种。但今年以来,在汽车家电消费等相关政策刺激下,A股消费品种持续火爆,已经走出了长久的独立行情。

  点评:受益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倾向家庭部门、政策鼓励消费,消费品板块的进攻性正在展现。前期消费再升级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已有明显反映,接下来“大消费”主题投资可能延续和升华。

  变“冬藏”为“双抢”

  从股市文化看,A股投资今年的一大特点是:投资者改变以往“冬藏”的季节性习惯,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投资趋于主动。市场做多的人气和个股的活跃延长了收获期,操作上由以往单向的“冬藏”变成双向的“抢收抢种”。

  点评:“抢收”是收获,“抢种”是冬播。“抢收”中选时,及时兑现涨幅惊人的品种是必然选择;“抢种”重选股,投资者应当利用年末震荡机会选播种子,备战跨年度行情。

  全流通改变市场格局

  本轮反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原来负面的预期逐渐转向正面,全流通就是其中之一。工商银行中国石化等大型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使沪深股市流通市值在总市值中的占比达到2/3左右,标志着A股基本实现了全流通。

  点评:全流通时代意味着,一方面限售股和流通股股东博弈的均衡存在;另一方面,限售股股东会出于追求利益和分散风险考虑,成为市场参与者,在取得减持收益后重新寻找并配置自己的金融资产组合。各市场主体不断寻找并重新认识市场价值,使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其影响极其深远。

  “双向扩容”成常态

  截至目前,今年新增基金99只,创6年之最。正在发行及等待发行中的准基金17只,基金业共募集资金3200亿元。另一方面,自7月10日三金药业首单上市至中国重工发行,今年累计发行新股(含创业板)82只,共募集资金1623.65亿元。

  点评:基金密集发行和新股密集发行,这种双向扩容的方式显示出监管部门管理方式越来越成熟。今后“双向扩容”将成常态,应以平常心对待。

  市场进入机构时代

  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9年10月,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约2.25万亿元,占流通总市值的比重已由2003年末的12%增加到17.2%,全部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超过50%。基金持股市值17404亿元,占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的13.29%。

  点评:中国股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步入机构时代。基金等机构的实力在今年出现明显提升的趋势,成为A股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其特点一是对宏观面的变化比较敏感,体现股市反映经济的“晴雨表”特点;二是大盘蓝筹主导市场,稳定市场,奠定慢牛基础。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

  筹备十年、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今年10月30日终于登上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高成长性是创业板的最大亮点,28家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4.0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5.94%。市场表现方面,截至11月30日,创业板“满月”,28家公司中有19家股价已超过了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市盈率114倍,平均日换手达到18.49%。

  点评:创业板是把“双刃剑”。在看到国外创业板市场中诞生了微软、英特尔之类成功案例的同时,也要注意创业板的退市风险。美国纳斯达克每年大约8%的公司退市;英国AIM的退市率大约为12%。2003年至2007年间,纳斯达克退市公司数为1284家,超过了同期该市场新上市公司1238家的数量;日本佳斯达克、加拿大多伦多创业板和英国AIM的退市与新上市数量之比均超过了5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