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金突袭B股 分析称后市仍存投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04:13  第一财经日报

  任亮

  在A股高位盘整之际,B股上周末忽然“挺身而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上周四尽管已经出现资金介入迹象,但当时似乎并未引起市场人士的足够关注。上周五资金大幅推高B指,沪B指出现9%以上的涨幅。

  B股的大涨不禁让市场联想到近期广为讨论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升值将使热钱热衷于通过持有以美元、港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B股来保值增值。

  在资金短期推高B指后,后市是否仍然存在投资机会?西南证券给出肯定回答。

  西南证券认为,上周领涨的股票多为绩优股和有重组方案的股票,涨幅滞后的股票多为绩差股。这一特征显示入市资金属于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中长线性质,外币贬值预期增强和B股内在投资价值被低估而吸引资金大举进场,后势仍可乐观期待。

  据西南证券统计,沪深两市B股市盈率为24倍,为深市主板市场A股和大部分沪市A股一半的水平。在部分A股价格低于H股的情况下,B股价格全部低于A股而形成“价值洼地”。

  国都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翔则持不同观点,并提醒市场应注意资金拉高出货的风险。

  张翔认为,B股大涨除游资豪赌人民币升值外,找不到其他更可信的理由。如果仅是这一理由,则很难持续。有可能有资金之前已逐步介入,借上周五大涨出货。

  B股出现单日大涨较为罕见。张翔认为,从历史走势看,如果不是出现制度性改革,B股很难维持连续上涨。

  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外,也有B股将并入即将推出的国际板等说法在坊间流传。

  张翔认为,短期内B股进行制度性改革的可能性不大,监管层可能更关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政策的推进。从B股并入国际板这一说法来看,可行性不大。国际板目的是引进境外公司到A股上市,而B股则是利用外资发展境内公司,存在不同的方向性。这可能是资金出货的一枚“烟幕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