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11月共识:A股新高可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4日 11:45  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徐春梅

  波澜不惊,小幅震荡,A股市场似乎又到了一个关口。

  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CPI与PPI降幅继续收窄,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投资依然坚挺,消费强劲增长。而伴随着这些数据的公布,A股市场却在一致看多的趋同声中高开低走。

  “市场越来越一致,已经听不到分歧的声音,这说明接下来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市场加速上涨,另外一种则是短期顶部的来临。”正在外地忙着调研的龙腾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吴险峰说,不过市场再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旗下信托计划依然决定满仓持股。

  在一片乐观的声音中,也有一些保守的操作者。“明年一季度才会有大涨的行情,现在到年底很难出现大涨的局面,资金面并不支持。”11月11日,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在外地出差,依然打电话下指令让交易员减持了5%的基金仓位以应对市场震荡。

  虽然对新高来临时间点的判断各有不同,但市场将在半年内再创新高,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

  共识:新高可期

  “市场的泡沫已经没有多少,创新高只是时间的问题。”上海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投资总监的话代表了市场一致乐观声音的预期。

  同样是3200点关口,但时隔4个月之后,以机构代表的市场主力,看法已大有不同。今年7月,市场一举冲上3000点关口时,流动性收缩、股市泡沫、经济二次探底的质疑和担忧声音不绝于耳。但在11月,经济强势反弹,并将进入下一波扩张阶段的声音弥漫在A股市场上方。

  “经济数据公布后,经济复苏已经成为确定的事实。而且,三季报业绩公布,也让机构对企业全年业绩的增长有底了。”在前述投资总监的逻辑中,更为重要的是,市场预期企业2010年的业绩仍有27%的增长,这意味着“A股市场对应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是18倍,等于是向下跌的空间封死了”。

  正是基于乐观的预期,这位投资总监不断加仓,国庆前将仓位加到80%,国庆后再次加到90%以上。

  而基金、私募亦加入了增仓的行列。深圳一家国庆前仓位只有50%的阳光私募,国庆后仓位迅速加到了98.9%,几乎是“所有的钱都用来买股票”。而行动相对滞后的基金,也在加仓。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6日期间,沪深300指数上涨6.18%,268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2.3%,上涨5.38%。剔除掉市场上涨带来的市值变动因素,基金的主动性加仓幅度达到4.3%。

  不过,同样是在3000点上方,为何在7月份时机构间有激烈的分歧,而在11月却达成了再创新高的共识?

  “这不仅是经济预期的改变,更是心态的改变。”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员赵建兴认为,市场在7月份一下子就突破了3000点关口直接往上拉,中间没有调整,这使得市场失去了一个参照的基准,机构们在心理上都接受不了如此快速地上涨,总担心迟早会有中期调整。

  而等到11月,市场多次调整、消化压力后发现3000点已经成为一个参照指标,“几次调整都很快回到了3000点之上”,因此,3000点也就成了波动中轴,向下空间很小,自然会寻找向上的空间。而房地产和经济数据更是强化了机构认为3000点仍有向上空间的预期。

  在《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中,机构纷纷看高一线,有些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将在年底回到3400点水平,有些乐观的声音更是看高到3800点以上。

  “明年业绩增长预期有20%~40%,那就是以3000点为起点,市场在明年有20%~40%的上涨。”广州一家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认为2009年的估值已经趋于合理,不过,目前机构已经在描绘2010年的蓝图,预计能冲到3600~4120点的水平。

  等待流动性再次释放

  不过,虽然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都一致看好市场的上涨,但普遍预期这一时机将会在明年一季度。

  “目前到年底不具备大涨的条件,特别是资金面上还是比较困难。市场再融资、IPO发行以及大小非解禁等,流动性不可能出现特别宽松的局面。”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预期,市场大幅上涨预计是在明年一季度,而契机是信贷投放。

  由于市场对经济复苏和业绩增长确定的预期,机构们判断“市场的重心会不断抬高”,但考虑到“流动性大幅释放的情况并不会在年底前出现”,他们判断市场还是会延续震荡,只有少数的个股行情,并没有板块性的大机会。

  前述上海基金经理举了一个小例子说明目前A股不可能在短期走强的原因。10月时,美股和欧洲股票大涨,A股至少有2%以上的涨幅。但进入11月,“外盘大涨,A股开盘还是一根大阴线,高开低走,这说明大家的买入意愿降低了。”与此同时,这也反映出海外市场的走强对A股的刺激效应在下降。

  “10月份的新增信贷增长只有2530亿元,以目前市场的现有资金,根本还撬不动银行等大盘股。”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老基金经理一直以波动操作的策略来备战目前到年底的市场。

  国庆前,他先是将仓位由75%加到90%,但等到10月26日,市场出现短期见顶的调整迹象时,他将仓位降到了72%。随着市场的反弹,仓位又回到了85%。而在11月11日,他又将仓位减到了80%。如此反复波段操作,正是判断市场会出现反复震荡巩固,并不会像上半年那样显示强势上行的特征。

  另外一位基金经理持类似的判断。“利好都兑现了,该涨的都涨了。想买的机构,仓位已经很重了,前期仓位轻的,也只会等着,不会在这个位置买。”因此他们在3200点左右获利了结,等小幅调整后再把仓位加回去。

  而有些资金虽然还没有减持,但也是抱着做波段的准备。“谨慎看多,随时准备开溜”则是上海一家上市券商投资经理的计划。

  精选个股

  除了市场情绪从前期的犹豫转为一致乐观外,机构的投资风格以及投资标的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基金的投资策略正由自上而下配置转为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联合证券的基金研究员冶小梅看了所有的基金三季报,发现其四季度的投资策略中都提到了要注重精选个股研究。

  这也是私募、券商以及基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早在2005年以前,A股市场上机构注重的都是自下而上精选成长性的个股,贵州茅台苏宁电器都是当时被挖掘的大牛股。但等到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大幅波动,A股市场涌现了行业性的、系统性的机会,自上而下的配置策略成为机构们关注的重点。不过,10月以来的这波行情,让很多机构意识到了风格的转变。

  “市场已经由大幅波动进入了区间震荡的格局,宏观经济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上下波动,2010年的经济预计还是处于8%~9%的区间,这意味着市场将进入平衡市的阶段。”上海一家阳光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不再注重CPI、PPI等宏观指标的研究,而愿意在挑选个股上花费精力。

  深圳恒裕和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益凡也相信,目前到年底是震荡,并没有大的机会。上半年是投资品的机会,地产、钢铁、银行等大板块带动指数大幅飙升,但目前到年底,指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市场只是平衡市,他不太关注指数的变化,更注重的是研究大消费类的个股机会,包括家电、汽车、零售、食品饮料、医疗以及新能源等。

  基金经理也在花费心思挑选进攻性强的品种。“机构都想着要选择利润对经济复苏比较敏感的品种,最后大家选择了机械股。”前述深圳基金经理说,这一轮市场的上涨更多是结构性的机会,板块方面集中表现为机械股的大幅上涨,而他在机械行业只配置6%,属于低配,对净值的贡献并不大。他由此总结,简单地看多并没有意义,还是要追随市场热点,配对个股。

  “市场资金不够充裕,推不动银行等大股票的上涨。”这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无论是私募,还是基金,都将心思转为炒一些诸如甲流、重组、低碳等具备主题投资的小股票上来。在11月9日至11日期间,记者接触的多位基金经理都在调研低碳、减排等主题性的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