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 刘亚明
根据最新统计,A股市场上QFII数量已增至87家,最新额度为107.7亿美元,主要由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国外大学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构成。通过今年半年报披露的信息统计来看,QFII在投资策略和风格上的确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收益远高于国内基金
QFII在二季度持股量仅增加1%的情况下,市值增加107.5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41%。QFII二季度虽稍落后于同期上证指数表现(沪指增长45%),但远高于国内一般基金整体水平(净值平均增长为23%)。
持仓相对保持稳定
从半年报看,二季度末QFII持仓161769万股,上半年同比增加5404万股,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加866万股,增长1%,二季度末持有证券数量为159只,相比一季度减少8只。相比之下,国内基金的仓位变化要大,股票换手率也相当高。
持股数量少而集中
根据半年报数据,持有证券数量最多的QFII分别为:富通银行(20只)、马丁可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9只)、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12只)、瑞士银行有限公司(10只),其余均在10只以下,平均持股仅为4只。而国内主流股票型基金几乎都在20只以上。比较持股集中度,如大唐发电、隧道股份、白云机场有4家QFII持有;晋西车轴、铁龙物流、恒宝股份、格力电器、威海广泰有3家QFII持有。平均流通市值比重为1.72%。可见QFII把有限的资金并不是像天女散花般的广撒、浅耕,而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深耕密植。
行业配置攻守兼备
从半年报QFII新增持股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机械(12只)、金属与非金属(8只)、石油与化工(7只)领域;其次是商业零售(4只)、电子(4只)、交通运输(3只)、医药、信息、纺织(分别为两只)。从行业配置来看,多与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主题紧密相扣。二季度国内基金聚集的金融、房地产等强周期性的行业和其他大盘蓝筹股,QFII则涉入较少(金融股从原来5只减少为3只;房地产股从原来的4只增加到6只)。由于QFII持股相对较少,而国内主流股票型基金投资的行业数量一般都超过20只。可见,QFII与国内主流股票型基金已经在投资风格上形成了一定的明显差别。
攻守兼备的投资理念通过与多家QFII同行的交流,笔者进一步了解到上述数据背后支撑其投资行为、彰显其投资风格的投资理念。与国内一般机构投资者相比,各有不同的选股方针,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侧重采取自上而下的选股方针,突出对宏观经济周期和周期性行业拐点的把握;一类是偏重采取自下而上的选股方针,把握个股未来3至5年确定性成长机会;再一类是前两类的兼顾,这种看似中庸的投资策略其实更为常见。然而在共性上,QFII的投资理念都深受巴菲特影响,即基于对宏观、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调研分析上,一般都在具有较为充分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并中长线持有,因此在行情振荡之时表现得更为从容和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