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单尘埃落定 IPO新政激起市场涟漪

上证指数

  桂林三金成为新股发行重启后的首只新股,随后万马电缆、家润多等相继加入发行征途

  申银万国桂浩明

  今年6月底,投资者终于迎来IPO的正式重启。桂林三金成为暂停9个月之后第一个发行的新股,随后万马电缆、家润多等公司也相继开始了发行上市的旅程。如果说在此之前,投资者较多关注的是先发行大盘股还是先发中小板股票的问题,那么如今,应该关心的是这些股票发行对同行业股票的影响。毕竟,在实行IPO新政以后,市场格局还是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新政投石问路 通过“压力测试”

  在IPO开闸的消息公布后,新股发行也就进入了倒计时。这个时候,很多投资者都关注先发大盘股还是小盘股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毕竟IPO暂停了一段时间,在管理层对发行制度进行改革后,其效果如何是需要通过市场检验的。而且,在基本没有进行主动扩容的情况下,股市已经运行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重回有新股发行与上市的正常环境,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表现,也是需要观察的。在投资者的认识中,此时发行大盘股或小盘股,其所导致的市场反映恐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哪类股票先发寄予了高度重视。

  当然,现在答案已经明了,即先在深市中小企业板块发行股票。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在中小板发行的股票一般规模不大,筹资总额也小。在市场已经不太习惯新股发行的情况下,先推出几个中小盘股票,也算是对市场进行一次小型的压力测试,有利于客观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所以,市场把如今连续发行中小盘股票的操作,称之为“投石问路”。

  有意思的是,这一问似乎问出了名堂。首先,从3个股票发行消息公布到现在,股市表现很强劲,保持持续上涨格局。也就是说,现在发行中小盘股票,对市场的运行并不构成什么大的影响。事实上,如今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0万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也已接近9亿元,每天的成交金额基本上都在2000亿元以上。这样的市场规模,容纳几个筹资10亿元上下的股票发行,应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次,以已经完成发行的桂林三金来看,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申购资金都相当踊跃。与此同时,回购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利率波动。显然,在IPO新政的条件下,机构对于申购新股的热情已经不如以前了,因此发行新股也就很难再对资金市场造成冲击。就这个层面而言,股票二级市场是经受住了中小盘股票发行的压力测试。从一定程度上说,IPO新政也起到预想中的抑制机构资金无序进入二级市场套利的作用。

  进一步说,由于规定机构在参与询价的同时,还要以同样的报价参与网下申购。那么,在新股的询价过程中实际添入了供求关系的因素,直接导致了机构为保证申购成功而提高报价的倾向。从桂林三金等最后公布的经询价产生的发行价看,其所对应的市盈率已经与同类股票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基本接轨,新股的高价发行已成定局。

  对于这种局面,市场是有争议的。毕竟偏高的发行价,本身蕴含了一定的风险。如果股票上市以后再被过度炒作的话,风险会放得相当大。但问题是,一方面申购新股与买二级市场股票一样,都是一种风险投资。没有理由说二级市场可以有风险,而一级市场不应该有风险。事实上,新股上市后可能跌破发行价,是股市的正常状况。而且,当新股因为供求关系而以较高的价格发行时,客观上会产生一个影响,就是对那些囤积在一级市场专事新股申购的资金,起到了某种驱赶作用。其市场影响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矛盾,对新股上市后的暴利进行了市场化调控。从逻辑上来说,非常有利于提升二级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因为不再有一个几乎无风险,而又有高收益的投资场所(应该说这样的场所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必然会有利于引导正确进行风险投资。当然,在中小盘股票的发行做到了这点,而今后在大盘股的发行上能否也如此呢?这的确需要进一步观察。但不管怎么说,到目前为止,投石问路的结果是,现行的IPO新政基本符合市场实际,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无疑,这表明中国股市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很好地跨出了一步。

  IPO常态化考验二级市场定价体系

  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能够测试市场对扩容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会对原来二级市场的定价体系带来影响。股票发行后上市,其发行价要与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比较,上市后的定价也是参照二级市场同类品种价格的。但是,这种参照是双向的,并不仅仅是新股上市后,就要向二级市场的估值靠拢。有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新股对二级市场价格产生引领的现象。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桂林三金。作为中成药生产企业,沪深股市中有相当多的同类企业上市。桂林三金的发行市盈率与这些股票的二级市场市盈率接轨,上市后只要稍有上涨,就会导致市盈率大大高出其同类。当然,在市场依然存在“炒新”情结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状况不可避免。但反过来说,现在的市场毕竟不像过去,规模已经足够大,个别股票仅仅凭借新股题材,在市场上获得高于同类的估值,明显是不合理的。所以,即便出现新股炒作的行情,应该说也不会持久。同时,在新股发行市盈率已经与同类股票二级市场市盈率接轨的情况下,市场上总会有一些原来准备炒新股的资金,转而到二级市场买股票。最近,市场上流传一句”消灭破发股“的说法。其潜台词就是,与其花高价还不一定能够在一级市场申购到新股,不如在二级市场买那些至今仍然在发行价下方的股票。当然,除了那些破发的股票之外,还有大量的市盈率与新股相一致甚至更低的二级市场股票,是否也值得投资?桂林三金发行价一确定,二级市场上诸如江中药业这样的股票就开始上涨了,其理由之一就是从估值的角度来说,二级市场购买江中药业比在一级市场申购桂林三金,可能更有合理性。

  显然,如果新股的高价发行局面依然,那么对二级市场来说,可能会起到一个向上拉升的作用,特别是与新股属于同行业、业绩又比较相近的股票,这方面的表现就会更加强烈一些。当然,应该说,这种以小撬大的行情,通常是不会持久的。随着新股上市以后,价格逐渐摆脱炒作,回归正常并企稳,它对其它同类股票的估值优势也就不存在了,其它同类股票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因新股曾经有过的高价而上涨。更何况,在一个大型的行业板块中,个别股票对其它股票的价格引领作用,实在是有限的。虽然上市初期,二级市场难免弄出涟漪,但随着今后新股发行的常态化,以及市场对新股认识的深入,炒新行情会进一步衰退。这时新股发行与上市对整个大盘的影响也就自然淡化。也许,这正是IPO最需要的一种市场环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