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势如虹 十年之后科技股卷土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10:21  南方日报

上证指数

  “浪潮软件”8个交易日翻番;中国软件2月底至今翻涨3倍,科技股“一飞冲天”脱离了基本面。

  十年之前的5.19行情中,网络科技股就是拉动大盘强势上攻的“带头大哥”,十年之后,科技股卷土重来,不过这回业内“领头羊”是软件类上市公司。

  昨日软件类股票继续全面飘红,截至收盘,浪潮软件(600756)、宝信软件(600845)东软集团(600718)、川大智胜(002253)群起涨停,而已经被爆炒的中国软件(600536)仍大涨超6%。

  据WIND资讯,软件与服务指数自今年3月以来的30个交易日中快速上涨40.9%。其中,中国软件(600536)从2月底的不到10元翻涨3倍,攀上32.85元的高峰;浪潮软件则更为迅猛,从4月1日开盘的6.51元一直被追涨至昨日收盘的13.45元,连续8个交易日触及涨停板,其中7个涨停,两周实现翻番。

  对此,业内人士来看,部分软件股基本面与价格已出现较大偏离,而寄托于政策面的利好兑现,也很有可能出现“利好出尽见光死”,因此,投资者或许更应该关注处于相对“价值洼地”科技类上市公司。

  分析

  股价飙升与业绩关联不大

  虽然在二级市场有着近乎“疯牛”般的表现,但是多家软件类上市公司并没有获得优秀的业绩支撑。

  浪潮软件14日晚间发布业绩公告表示,2008年实现净利约3519万元,同比增加91.65%,每股收益为0.19元,同比增加90%。但值得注意的是,浪潮软件2008年营业收入则同比减少18%,并且收益主要来自联营与合营的投资项目,公司2008年对参股公司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公司计提投资收益5942.3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08年实际盈利85.3万元,同比大降91.26%。公司主营的软件及系统集成、计算机及应用产品等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均同比出现两位数的下滑。

  目前,中国软件还没有公布年报,但是从其业绩快报来看,2008年业绩大幅下滑45.78%,折合每股收益约为0.22元;中国软件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也不甚理想,公司预计业绩将同比下降50%以上。有机构分析师表示,在软件行业中,每股收益0.19元和0.22元并不理想,同行的用友软件石基信息20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5元、1.38元,因此,近期这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不能用基本面和业绩来看待,主要动力来自市场预期和资金的强力推动。

  另据记者了解,机构追踪热点上市公司主要覆盖行业前几名,而大概从2005年之后,浪潮软件和中国软件也基本淡出主流机构的追踪研究视野,因此,当这波气势汹汹的软件股行情到来的时候,部分机构并没有及时对这两只股票做出充分的研究报告。

   原因

  “核高基”概念推高股价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分析师几乎一致认为,虽然近期有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政策支持,但令软件股走出这般“如虹气势”更多是由于“核高基”的消息,二级市场对这一预期提前做出反应。

  去年11月11日,科技部官网正式公布了关于“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课题申报的通知,这是我国基础软件在经历了将近20年的艰难发展之后,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首个课题被正式推上快速发展的特殊通道。

  从目前市场流出的信息来看,“核高基”重大专项扶持将持续15年,包括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两部分,每年专项资金平均投入规模将达到20亿元,如果加上地方配套资金,那么每年投入规模将超过40亿元,其中,预计基础软件专项每年的扶持资金规模可能超过10亿元。

  上周有消息人士向媒体表示,本次“核高基”专项基础软件部分初步圈定50余家公司,目前相关答辩已于2月份结束,但名单尚未公布。

  “由于‘核高基’项目有可能使行业长期受益,因此,在业内关注度一直较高,目前,软件股预期明确,这或将成为股价的催化剂。”某券商行业研究员表示。

  后市研判

  “软件外包”个股短期有望补涨

  对于软件科技股行情后市的研判,机构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智多盈投资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逐步落实,我国的软件行业将进入新一轮超常规发展时期。虽然目前相关个股的阶段性涨幅已经不小,但一些涨幅相对滞后的品种仍然存在较好的盈利机会。

  但亦有不少机构认为,短期来看,“核高基”扶持资金将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但很难带来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的明显变化,因此倾向于将其作为交易性机会。中金认为“核高基”概念追捧涨幅较大甚至已经超过预期,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不排除近期公布入围名单后,大量资金获利了结。

  昨日,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表示给软件外包企业以资金支持,市场人士解读认为这一利好将继续对软件板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东莞证券研报分析表示,软件外包企业由于受到增速放缓影响涨幅相对较少,预计全球经济将于今年底有望走出低谷,这对于从事外包企业的公司来说将面临着需求的复苏。

  中金公司也表示,从交易性机会角度判断,软件外包企业相对成为“价值洼地”,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短期有望补涨。

  本报记者杨小亮

  科技股泡沫短期难破灭

  □吴国平

  近期,有个大板块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开始疯狂起来,如浪潮软件,8个交易日7个涨停;如波导股份,连续3个涨停;还有更多的是持续中阳大阳的攻击形态;这些品种里的题材包含很多:软件类、3G类、网络等,但总的概括则是科技板块。这是个曾经沉寂相当长时间的板块,也更多是题材大过实际,但却在目前的熊市大反弹中开始崛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第一,大资金看中其中的确定性机会。存在即是合理的,不论是市场也好,或者具体板块的个股也好,我们都不能否认在具体的波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泡沫,没有泡沫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只是这泡沫是否处于相对健康的状况而已。既然如此,那么,现在这些看上去没有太多实质的科技板块,既然开始崛起了,就说明背后的资金肯定是看中其中一些确定性的机会。从我的理解来看,这一是对创业板8月份正式推出带来的科技概念题材预期强烈的提前炒作,二则科技毕竟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在从危机到再次腾飞过程中,最有力量且最具有想象力的突破口无疑就是科技,纵观历史,试问哪次工业革命或者推进经济腾飞的不是科技革命或科技技术进一步飞跃带来的结果?

  第二,如何看待科技板块中的机会?既然科技板块敢于以如此夸张的表现来展现其内在资金的生命力,我们首先就不能够忽视这种生命力,相反,我们还要从资金的疯狂中寻找适合自己风格的机会。正如前面提到的,在科技板块中,更多是题材大过实质的状况,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具有实质内在的品种,这点从香港与内地截然不一样的两地比价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如同属3G板块,两地上市的中兴通讯南京熊猫就可见一斑。实质的中长期更有生命力,题材大过实质的只存在短期生命力。选择机会的时候,我建议还是不妨多从中长期考虑,毕竟资本市场不是赌场,把握实质大于题材的品种,赢起来会更踏实,最重要的是,你心中会有个“底”,而不是纯粹的碰运气。说白了,面对科技板块的疯狂,我们可以正视它,但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请把握你自己最熟悉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方为上策。

  第三,面对疯狂更需一份冷静。深交所在4月14日发布一篇提示概念炒作风险的文章,告诫投资者面对疯狂更需一份冷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别因题材一时火爆而忽略了长期存在的巨大风险,毕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的,没有良好的成长性业绩作为支撑,最终泡沫终归是要破灭的。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们目前面对科技板块疯狂要有的一种理念。

  总的来看,由于资金已经开始进入疯狂状态,科技板块或多或少确实已经存在着泡沫,泡沫合理状态是健康的,但一旦过度,一旦那些上市公司未来实际状况并不如预期,泡沫破灭是必然的。泡沫具体什么时候破灭?谁也不能确定,但至少现在,破灭的概率很小,按照历史状况,或许只有等到大部分人都把其中蕴涵的风险忘却了,泡沫真正破灭的基础才存在。就如现在的市场运行一样,等大家的情绪真正开始进入亢奋忘却一切的时候,或许就是这波反弹行情开始转折的时候了。

  (作者系著名私募基金经理,人称“少帅操盘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