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 > 正文
一边是经济继续在衰退泥潭中挣扎,一边是强力政策下,人们对复苏的憧憬越来越盛。在这样的矛盾中,资本市场在2009年一季度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从A股说起,人们思维并没有摆脱熊市,基本面的现实也困扰着机构大力做多的信心,但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大盘反弹了三成,一步一步走到了2400点,云南铜业、中国软件等一批个股的惊人涨幅不亚于牛市疯狂时。在大洋彼岸,信心崩溃之下,花旗银行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总市值还不如中国的一家中小银行,但在“强心针”刺激下,很快冲上了3美元。
一季度,世界各国都在为挽救经济而竭尽全力。继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后,中国又火速出齐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由于信贷数据等领先指标和反映工业生产的发电量等数据超出预期,中国经济率先迎来了复苏曙光。在这样的预期下,强周期的有色板块和被视为未来经济增长引擎的新能源板块成为一季度A股的明星。而美国政府大举印钞挽救金融系统于危亡,一方面刺激了花旗等金融股大举反弹,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国际油价也再度站上了50美元。在各种影响因素的拉锯中,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则显得更加徘徊。
在一、二季度之交,世人瞩目的20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落幕了,有人以“成功”和“凯旋”来形容这次盛会。的确,G20的成果是丰盛的:1.1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G20将向国际货币组织(IMF)注资5000亿美元救助财政不支的国家,并增加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以帮助发展中的穷国。20国集团领导人一致承诺,不设置任何新的投资或贸易壁垒,不采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实行任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出口刺激措施,同时表示把这一承诺延长至2010年底。
对于G20的成果,各界予以高度的评价,称之为通往经济复兴之路的重要起点。而资本市场也大举“欢呼”。美国股市强劲反弹,道琼斯指数已经站上8000点重要关口;港股中国企指数上周四单日涨幅超过7%。危机当前,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也大大激发了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纽约油价上周日单日暴涨8.8%。而作为资金避险地的黄金则遭到人们的抛售。
如果说“救市”是一季度投资的关键词之外,那么“复苏”无疑将是二季度资本市场的焦点。但这将是把双刃剑:如果经济数据能不断强化人们对于经济触底回升的预期,对于政策已经见效的信心得以坚定,则“复苏”概念将引领股市和商品市场继续回升;反之,人们的良好预期无法从经济现实中得到支撑,则将是另外一个后果。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期待继一季度春暖花开后,二季度能再度领略夏日的暖阳;但也必须要为不期而至的“雷暴”做好必要准备。
贾肖明
■股市篇
经济触底迹象显现股市二季度有望振荡上行
因为不看好年报行情,此前市场上一直存在A股将在3、4月份出现一轮大调整的担忧。然而,股市调整的“靴子”一直没有落下来,而A股已经在担忧的气氛中创出了反弹新高。
A股一季度连续3个月红盘,上证指数在一季度涨幅达到30%,深圳成指涨幅更达到了38%。大盘在2400点上方持续盘整,接下来的几周,乃至整个二季度,A股会继续冲高,还是传说中的调整会不期而至?
分析人士认为,综合市场流动性、政策推动、经济基本面以及外围因素来看,二季度A股虽然难以再现普涨格局,但仍然有望走出一波振荡上行的行情。此外,进入4月份,将迎来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发布期,而一季报的主要看点在于业绩是否好于预期,这将成为股价的试金石。受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部分行业将交出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一季报,有利于股市找到新的热点。
经济已现触底苗头
4月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透露,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今年3月份达到52.4,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回升。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数之一,PMI指数跃上50这个“牛熊分界线”,预示着中国经济在经过半年多的调整之后,已经出现了触底迹象。
用电量方面,今年1—2月,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3.7%;2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5.9%,是2008年10月以来月度首次同比增长。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统计显示,3月上旬日均发电量93.7亿千瓦时,同比上涨1.4%。
工信部4月3日公布了工程机械、建材等多个行业1—2月的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刺激下,多个行业下滑趋势放缓,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转。建银国际日前发布报告也预计,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5%,经济已触底。
随着经济好转迹象的出现,包括国泰君安、申银万国、银河证券、长城证券等在内的各大券商,日前纷纷调整二季度策略,不同程度地抬高了年初时对年内大盘底部的预测。
二季度流动性充裕“不差钱”
在一季度股市强劲反弹中,最大的功臣当属流动性的宽裕,属于典型的资金推动型反弹。从目前情况来看,二季度将延续一季度“不差钱”行情,为股市继续走强创造一个较为平稳宽松的资金环境。
由于央行在公开市场运用短期回笼工具大规模平滑移动到期资金,以及债券集中到期兑付,二季度整个市场的资金到期量将达到1.91万亿元,比流动性宽松的一季度还要增加近5000亿元。这让原本资金面不是很宽松的二季度反而超出一季度,理论上成为今年资金释放的高峰期。另一方面,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也将为A股市场送来新鲜“血液”。
此外,由于CPI和PPI不断走低,为银行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创造了条件。建银国际发布报告指出,央行有下调利率的空间,以刺激私营部门的投资。预计今年上半年很可能降息81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少100个基点。
新经济刺激方案或出台
来自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数据显示,3月下旬我国发电量出现下滑势头,说明目前中国发电量增长和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够坚实。
今年“两会”前,外界普遍预测中国政府将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基础上,会在“两会”上推出进一步刺激经济的政策。然而,这一预想没有得到证实。不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透露:“我们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据了解,本月10日—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将分别召集钢铁、汽车、煤炭、石化、纺织、建材、机械、物流等多个行业协会的人士,和统计局一起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国务院预计在4月1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是否有必要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建银国际刚刚发布的报告称,随着近期美国增加经济刺激措施,中国在4月份扩大经济刺激方案的可能性增加。
■周边股市
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全线上涨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受前一个交易日纽约股市上涨等因素影响,4月6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全线上涨。
当天,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108.09点,收于8857.93点,涨幅为1.24%。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上涨452.35点,收于14998.04点,涨幅为3.11%。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上涨14.10点,收于1297.85点,涨幅为1.1%。中国台北股市加权指数上涨26.59点,收于5556.22点,涨幅为0.48%。
此外,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上涨27.11点,收于1847.98点,涨幅为1.5%。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上涨186.04点,收于10534.87点,涨幅为1.8%。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上涨21点,收于3756.6点,涨幅为0.56%。新西兰股市NZX-50指数上涨18.96点,收于2633.44点,涨幅为0.73%。
美股道指创1933年来最大4周涨幅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由于受到经济面和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一些积极消息的利好影响,全球股市过去一周来走势强劲,美股4月3日收盘时也出现上涨。
德新社4月4日援引《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过去4周里上涨了21%,这是该指数1933年以来连续4周里所创造的最大涨幅。
美股3日收高的重要意义超过了一项惨淡的美国失业情况报告。该报告曾导致美股早盘出现下跌,但由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北卡罗来纳州一次聚会上表示,美联储旨在解冻信贷市场的措施正发挥作用,家庭和企业借贷利率有所降低。美股随即出现反弹,金融股最终以4.2%的涨幅报收。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结束时,与会领导人一致同意,对金融监管体制实施改革,并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一消息也刺激了股市走高。
此外,美国房地产业、汽车业和制造业在过去一周传出一些好于预期的消息。一些投资者据此推测,经济衰退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3日道琼斯指数上涨39.51点,收于8017.59点,涨幅0.5%。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8.12点,收于842.50点,涨幅近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9.24点,收于1621.87点,涨幅1.2%。
■投资亮点
二季度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银行、地产补涨需求强烈
尽管近段时间以来,银行、地产板块已经走出了一波较强的反弹行情,但与A股一季度超过30%的涨幅相比,仍然处于价值洼地,特别是银行类股票,目前仍然处于市场估值最低端,有着进一步补涨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段时间新基金不断进入股市,而此前滞涨的银行、地产板块,正是这些新资金首选的建仓目标。统计数据显示,自3月底以来,场外资金特别是机构资金持续流入银行、地产板块。
工程机械4万亿计划初显成效
去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直接导致了A股市场的井喷,具有基础建设、工程机械概念的个股普遍暴涨。但春节过后,工程机械板块整体涨幅明显落后于新能源、有色、军工、创投概念等板块,具有一定的补涨需求。
中银国际胡文洲认为,我国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前两个月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开始回升,1—2月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环比强劲增长。估计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例如工程起重机、旋挖钻机和挖掘机的销量同比将继续增长。而今年二至三季度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度还将持续上升。在各个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几乎都一致对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表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