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江证券:刚性需求与通胀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 16:59  长江证券

上证指数

  1、研究中级反弹延续和结束的核心博弈

  由于低杠杆化,居民实际收入并未追随通胀波动,同时,成本大幅下滑又带来了更多刚性需求。决定V字右侧走势的是这两个因素的博弈分析,这是我们研究中级反弹延续和结束的最重要依据。

  2、实际收入和消费倾向带来刚性需求

  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最低点出现在2008年1季度,之后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反而出现上升,这实际上为刚性需求提供了保证,与70年代的日本相同,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由于低杠杆率因而短期内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胀回落带来了购买力相对增加,因此在V字反转的第一阶段,决定刚性需求最重要的因素来源于通胀回落后的价格,这是促使经济触底和市场反弹的重要因素。

  3、成本回落下的刚性需求

  未来CPI与PPI之差的变化,是我们判断中级反弹是否结束的重要指标。从历史上看,经济V字反转的右侧往往会出现两个底部,即短期内供给端成本改善带来的第一个底部,以及供给端改善过渡到需求端改善之间的第二个底部,因此,中级反弹的启动来源于供给端成本快速下降,结束则因为成本的上升。如果CPI与PPI之差出现持续的下滑,则可能意味着中级反弹的结束。从我们对预期通胀的分析看,2季度CPI与PPI剪刀缺口仍将延续,中级反弹进一步延续核心因素仍在。

  4、刚性需求决定中级反弹的行业

  刚性需求决定的中级反弹,耐用消费品行业都具有较好的表现。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和日本同时都出现过刚性需求支持经济反弹的状况,其市场特征是:在两次底部的反弹中电子产品、汽车等行业都由跌幅榜前列迅速返回涨幅榜前列,表现出明显的刚性支撑,同时在中级反弹结束时也依然表现出很强的刚性。而房地产虽然在通胀预期阶段表现一般,但是在76年6月开始通胀真正大幅上升时期,房地产和钢铁、贵金属一同出现在涨幅榜前列。

    相关专题:

    中国股市2009年2季度投资策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