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证券:“去库存化”完成≠盈利逆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8:33  中国证券网

上证指数

  □中投证券研究所 首席策略分析师 刘浩波

  “去库存化”是经济下滑阶段企业普遍采取的行动,将对企业盈利造成较大向下压力。我们认为,从海外经济体“去库存化”的进程以及国内微观企业博弈的角度看,即使去库存化进程已经结束,我国企业的销售和盈利状况也难以迅速出现逆转。

  综合来看,全球范围内各主要经济体的“去库存化”过程仍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经济体的“去库存化”过程不仅会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也将受到海外因素的影响。

  对于已经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来说,如果其不压缩毛利率,而未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也不压缩毛利率的话,那么两者都可以既保持市场份额又维持稳定的毛利率水平。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但是,从未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角度看,清理库存、回笼现金是其迫切的任务,因此压缩毛利率尽量扩大销售是其最优的策略。而且如果其采取了不压缩毛利率的策略,但是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采取了压缩毛利率扩大市场份额策略的话,那么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态势之中。因此压缩毛利率是其最优的策略,也是其必须采取的策略。

  这样一来,对于已经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从理性的角度看,其将预期未完成“去库存化”企业的策略将是压缩毛利率,那么已经完成“去库存化”的企业采取的策略也只有压缩毛利率来保住市场份额。

  因此,在短期内不考虑新技术和生产制度变革带来影响的前提下,各行业(大多数竞争性行业)和企业下一阶段的竞争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将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继续下降。这个下降的过程将持续到新的纳什均衡产生,即企业都预期对方会压缩毛利率而主动压缩自己的毛利率,直到各方因为成本和现金流等原因无法继续压缩毛利率。

  在实现新供求均衡的过程中,我们将看到不少企业因为竞争而退出市场,或者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可以说,寻求新的均衡过程就是一场收购兼并之旅,这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持续的热点话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