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革提案:关于沪深证交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17:35  新浪财经

上证指数

  新浪财经讯 民革中央委员会在给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中,有一份题为《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议》的提案,原文抄录如下: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

  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议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已经18年,在为改革开放和中国证券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成立之初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电子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沪深交易所实行会员制是切合实际的选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易自动化的全面实现,交易所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各国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公司可以异地上市甚至跨国上市,另类交易系统对传统交易所构成巨大威胁,会员制交易所已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当前形势下,沪深证券交易所实行现有体制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交易所性质难以界定。沪深交易所最初的定位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然而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会员大会并不举行,交易所领导也并非由会员大会选举,而是由证监会任命。但它又不是证监会的派出机构,而且在实际活动中盈利能力极强,因此并不属于事业单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种定位上的不明确对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会员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会员权益难以体现,投资者权益缺乏有效保护。据悉,沪深证券交易所长期不召开会员大会,无法反映会员的呼声。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员在场内席位形同虚设,而席位费却长期收取,其使用情况也不透明。另外,以目前会员制交易所的定位,只能将交易资格分配给固定的会员或席位而不是所有的投资者,因此对会员以外的投资者利益也缺乏合法的保护。

  三、交易所自身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动力不足。由于会员制交易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缺乏公司制经营的激励机制,因此效率不高、活力不足,没有提高服务质量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动力,机关、事业单位色彩浓厚。

  四、难以实现国际合作和提高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交易所之间加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参股其他交易所可以实现全天候交易,大大扩展收入来源,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为在多个交易所上市的国企服务。但是我国的交易所囿于会员制的现状,难以实现国际合作。另外,在当前上市资源不分国界的形势下,国内不少大型公司已在世界多个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海外公司至今没有一家来中国上市。从长远看,如果我国的证券交易所不采取应对措施,将日益萎缩甚至被边缘化。

  从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来看,实行公司制并且互相参股是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1993年以后,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为了维持其市场份额,纷纷实行从会员制向公司制的转型,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证券交易所都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如果我国的沪深证券交易所继续实行会员制,将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尽快对沪深证券交易所实行公司制改革:

  一、抓住当前进行公司制改革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首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全球股市都处于低迷状态,沪深股市也不例外,此时交易所的监管和服务的任务较轻,正可以集中力量进行改制;其次,目前证券市场低迷,会员的利益纠葛较少,因而处理老会员身份转换时的麻烦也相应较少;另外,全球金融市场低迷,为国内交易所“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可以通过低成本换股来参股其他交易所。

  二、通过公司制改革实现交易所的科学运营。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将有助于改善其封闭和垄断的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降低证券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减少企业上市时应付寻租的成本,也为以后上市改为登记制创造条件。

  三、通过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沪深交易所实行公司化改革,既可以通过两岸三地证券业务的融合和互相参股构建大中华证券交易所,又可以整合周边市场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抗衡市场风险。

    相关专题:

    2009两会股市聚焦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