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摩根大通:股市楼市后续刺激政策将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 15:56  中国证券网

  本网讯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JingUlrich)在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预计,中国当局将对股市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措施,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这些措施包括国企控股公司继续收购其上市附属公司的股份、中央汇金加大对内地上市股份的投资等。同时,针对经济也将在新年(或之前)推出新的刺激措施。报告还预计在2009年初房屋价格将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而基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中央政府或会推出额外的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

  明年年初继续推动保证金交易

  报告预计,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将于2009年初继续推动保证金交易及卖空交易计划的实行。这些新机制将有助提高整体市场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的“单面”性质,让投资者可以从升市及跌市中获利。投资者将可以利用更复杂的交易策略,而非单纯买入和持有

  报告指出,中国股票市场在一年内经历了从牛市高峰跌至熊市低谷的阶段。尽管中国直接投资于股市的居民只占少数,但散户代表了国内最富裕的人口部分,与其所占消费的比例失衡。

  为了挽回这个重要消费群体的信心,报告预计当局将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包括国企控股公司继续收购其上市附属公司的股份,中央汇金加大对内地上市股份的投资,特别是大型银行;调动国内机构投资者支持股市的措施,包括鼓励保险商、共同基金公司及全国社保基金为市场提供支持等。

  报告指出,目前,多个类别的中资股价格与整体比较已呈现出相对吸引力,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仍保持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看好铁路、建筑及建材、电信及医疗保健等行业,而对金属、航运、及重型设备等面对经济周期性风险的行业保持审慎。”

  报告预计,鉴于中国政府做出了大规模的财政举动及大幅度减息,境外上市的中资股份情况将于2009年开始好转。

  一系列针对农村消费措施或将出台

  报告预计,中央政府注重民生的议程及防止经济大幅放缓的决心将是其在新年(或之前)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摩根大通认为,继粮食收成创下近年新高之后(正遇上经济放缓下需求疲软的时期),政府将采取一系列针对农村消费的措施,包括增加粮食储备、提高最低收购价、以及研究上调粮食入口征税等。

  报告指出,经济放缓、楼市及股市双双陷入低谷,这是对中国消费者适应力的重大考验。总体而言,基于通胀温和、工资增长及家庭资产负债状况稳健(家庭总负债仅占GDP的13%),这些因素应有助于支持消费增长。然而,面对连串有关国内经济的负面消息,消费者对收入及就业保障的忧虑,令消费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挫。

  政府将出台额外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

  报告认为,尽管政府为挽救楼市已推出多项综合措施,但至今收效不大,在房屋成交量上仍未见明显改善。银行由于担忧向首次房贷者提供贷款涉及之风险及净息差不具吸引力,在向首次房贷者提供优惠利率问题上存在犹豫。大部分准购房者仍保持观望态度,普遍期望房价的进一步下降。

  报告指出,尽管多个房地产开发商已获续期短期债务及延迟购地付款限期,但为了应付年底缴税、支付利息及农历新年前结清建筑工人欠薪等现金流方面的压力,因此预计在2009年初房屋价格将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基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摩根大通认为,中央政府或会推出额外的措施(拯救发展商以外的手段),放宽对二次房贷的限制及缩短二手房交易的规定持有期限。

  公共投资效应将在明年第二季呈现

  报告指出,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尽管被少数人批评为含糊且包括既有投资,但无可否认是至今全球各国面对经济危机冲击下所推出的最大型的财政刺激方案。由于地方政府所提出的优先项目仍需等待中央政府的审批,政府注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呈现。

  但报告也指出,政府的注资最终会对经济带来积极作用。国务院已作出批示,绝大部分的投资必须于明年春季全国人大及政协会议举行之前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这就意味着,根据项目审批与工程进度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刺激经济方案的成效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起在实体经济中逐步呈现。

  报告分析,基建及其他领域的庞大开支将有助刺激内部需求及促进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对2009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带来一定程度的舒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