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日投资:利好政策还会继续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9:33  新浪财经

今日投资:利好政策还会继续出台


  刺激内需政策连续出台

  财政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各部门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于昨日密集出台了各项措施,力求达到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目的。一、国务院牵头力保轻纺工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会议研究确定,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二、十项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出台10项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部发改委昨天公布通知,明年起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金额达到了约190亿元。四、安排51亿支持中小企业: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今年新增的22亿中,16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五、明年起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按当地今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目前,人保部财政部已经进行了部署。六、明年起征地补偿标准将提高: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从2009年起,国家将逐步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刺激政策难改经济周期下行趋势

  中金公司汇总了1997年-2003年间中国的刺激内需的政策,主要的政策方式包括财政政策(包括利息、进出口贸易、证券交易等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发行国债直接进行财政支出等)、货币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信贷与贷款额度等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和其它产业政策等。货币政策方面,从97年开始看,降息一直持续到99年。存、贷款利率下降的幅度都不小。一年期贷款利率从10.08%下调到5.85%,一年期存款利率从7.47%到2.25%。在98年3月,法定准备金率从13%下调至8%。财政政策方面,1997年后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逐年扩大,到2002年达到占GDP2.6%左右的水平。从宏观的层面看,财政支出对经济拉动效果是明显的。虽然主要包括制造业的第二产业投资由于外需的疲弱而并没有起色,但1998年、1999年的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大幅增长,使得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GDP增速也从1998年三季度开始有明显的提升,加速趋势持续到1999年的第一季度。从行业层面看,虽然财政支出带来的需求并没有挽救相关产品价格的颓势,但与固定资产投资直接相关的行业,包括钢铁、煤炭、发电量等,需求增长也出现了一定的恢复。从历史来看,尽管刺激政策后股市的短期反应基本为正面,但是并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

  利好政策还会继续出台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政府的重心已经明显转移到“保增长”的层面。这里可以给两点信息:第一,目前的经济运行已经到了一个危急的关头,需要政府投资的拉动。其实,这一点,从之前三季报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剔除银行业,其他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出现负增长。第二,这些政策还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些利好政策不仅仅是阶段性的资金投入,而且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制度层面建设的探索。事实上,激发企业自身的活力和完善市场制度方面的建设才是真正有利于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措施。前期公布的十月份宏观数据中,CPI继续回落至4%,同时,之前一直频创新高的PPI也回落至6.59%,由此可见,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继续缓解,所以,刺激经济增长将会继续成为之后政府工作的重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在下一步的政策中继续贯彻。同时,在未来的一个阶段里,刺激经济增长和有关企业税收方面的利好政策还会继续出台。但是,在受益于政策性利好的同时,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政策的利好作用一般都是短期的,而且,很多个股的上涨只是受到政策性利好的心理影响,从长期的角度看,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宏观政策转向有利于股市信心的逐步恢复

  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出台之后,市场出现报复性上涨。 浙商证券指出,尽管这波行情还会出现反复,但市场价值中枢将不可避免地抬高。这将给我们的市场增强信心和凝聚人气,也为市场反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契机。宏观政策的转向将有利于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对稳定资本市场的预期也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政府密集出台利好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稳定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防止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消除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将有利于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当然,在金融危机前景不明之时,信心严重缺失的市场难以一时从根本上扭转颓势,利好政策会有一个临界点,其作用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心从恢复到凝聚有一个过程,但因为政策向好的预期进一步明朗,在资本市场上会不断催生波段热点和个股机会,形成变向的加速过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