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记者李坤
国内股指仍在不断走低,然而,在这种弥漫着悲观气息的时刻,一股日渐增强的力量正在悄然地吸纳着那些因为恐惧而被抛弃的股票筹码。
WIND统计显示,在过去的4个月份里,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增持的动作在加强。自7月初至今的四个月份里,被增持的上市公司股份数达到了12.59亿股,每个月平均增持3亿多股。而从去年11月份初至今年6月底总共8个月的时间里,上市公司被增持的总股份数也不过2.71亿股。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以及高管平均每个月合计增持的股份数比之前8个月的增持股份的总和还要多。
数据分析还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股份被增持的速度仍在加快。在刚刚过去的9月和10月两个月份里,上市公司被增持的股份达到7.30亿股,几乎占到过去一年里增持股份总数的一半,比7、8两个月份增持的股份总数多出4成。
在近期增持力度越来越强的股东中,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部队。绝大多数的增持行为均来自这部分股东,同时增持的数量、增持的频率也以这类股东居多。
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今年8月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及国资委鼓励央企增持和回购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开表态有关。在该政策出台之后,相当部分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均制定了增持计划,增持比例都在2%左右。按照增持计划,这些国有大型公司的控股股东未来还有继续增持的可能性。
除了大股东的大规模增持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最近两个月份里上市公司之间互相增持、举牌,以及其他产业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开始逐渐增多。
自8月份以来,海螺水泥持续增持了冀东水泥等水泥类上市公司股份;五矿发展有限公司增持了厦门钨业;山东京博继续举牌国通管业;马应龙举牌羚锐股份以及近日深圳茂业百货的实际控制人黄茂如通过旗下公司分别举牌了商业城、渤海物流、深国商三家公司等。且这些增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业增持。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举牌案例的出现,表明产业资本已经开始认可当前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这些公司的内在价值存在低估。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徐炜认为,举牌现象的出现一般会导致股价上涨,但是从A股历史上的举牌案例看,目前A股的举牌制度并不鼓励这种恶意收购行为。除非原有大股东配合,否则,通过举牌方式获得控股权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这些举牌动作到底能产生多大影响,不好判断。
另外,近期生益科技第二大股东逆势增持也值得关注。9月25日生益科技第二大股东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增持了约59万股,并且该股东表示,将继续增持累计不超过总股本的2%(含已增持部分)。但是半年报显示,该股东曾在第二季度减持生益科技124.30万股。
此外,长信基金举牌岳阳纸业,正元投资有限公司近期控股明天科技、西水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等也属于增持中的大手笔,值得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