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小非:中国股市的心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 13:33  投资与理财

  “A股杀跌罪魁祸首”的讨伐声未断,“开征暴利税”的倡言又赢众多附和,“二次发售”更被看作重大利空

  文/张建锋

  “你认为是否应该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某财经网站进行一项调查时,设计了这个选项题。共有29235人参与了调查,有94.97%的人选择了“应该征收”,反映出投资者对“大小非”的痛恨加了一把火。

  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是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的,他认为“大小非”获得成本低,只有纯收益而无风险,所以必须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有关人士9月1日表示,因为“大小非”持有股权时间长,它们也承担了企业是否上市、能否盈利的风险,所以没必要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

  其实,A股从6124.04点最高点下落开始,关于“大小非”的争论就已经在市场中蔓延。先是“大小非”是否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之争,让市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近期政府针对“大小非”出台二次发售的政策,又在市场引发了利好还是利空的激辩。在关于“大小非”的争论中,媒体、专家、政府都有自己的说法,但说法各不相同。

  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6124.04点,跌到2008年8月19日的2248.07点,沪指跌去63.29%,跌幅位列全球之首。暴跌有多少是“大小非”引起的,各方对此说法不一。市场指责“大小非”是股市下跌元凶的主要依据是,解禁的天量 “大小非”,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

  当更多声讨“大小非”的文章,如“大小非是股市行情最大杀手”、“大小非成股市杀跌罪魁祸首”、“大小非造就了中国股市的终极绝症”等频频在网络上出现的时候,政府机构和一些专家却开始为大小非“喊冤”,认为“大小非”解禁只是市场下跌的替罪羊。先是6月9日,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发布《深市主板解除限售及减持特点分析》指出,深市主板大小非今年减持数量有限,不是导致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接着,7月21日证监会首次以明确的数据统计称,大小非并非想象中的洪水猛兽,真正改变市场走势的关键原因,在于市场内在规律和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变所带来的估值变化。进入8月份,类似于“大小非不是股市低迷的罪魁祸首”的文章也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

  关于“大小非”罪行的讨论还没消停,关于它的“二次发售”又加剧了这场烈火。8月22日,证监会在谈到如何面对“大小非”问题时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例如,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对此表示,由于二次发售意味着大小非解禁已是板上钉钉,其对股市不是利好而是重大利空,其出台只会让股市狂跌。不少专家对韩志国的说法比较赞同。

  与韩志国观点相呼应,有媒体报道称“二次发售致大小非出逃”。它说“在8月20日到8月22日3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出现23宗共涉及15只股票,交易股票数量高达12998万股,而交易额更是高达近12亿元。”这样的报道确实让市场对二次发售产生了恐慌。然而,针对二次发售是否给市场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市场上还有不同的声音。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27日表示,“二次发售致大小非出逃”的报道并不属实,该报道在计算口径方面存在错误,并列举了详细数据加以说明。同时,有市场人士认为,二次发售有利于缓解“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对市场来说应该是个利好。

  不管上述观点谁对谁错,但从市场的是非评说、激烈论争来看,“大小非”三个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中国股市的心上,仿若A股市场的“心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