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末研报集萃:维稳行情温和震荡盘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 15:1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维稳行情”将温和运行

  从市场氛围看,一方面,在当前奥运期间,政策面清晰的“维稳基调”因素,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就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会议时提出的六点要求中,第一条要求即提出要"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味着政府在出台更进一步的宏观紧缩政策时会更加谨慎。因此,上述因素将有望对近阶段投资者持股信心的稳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的“把通胀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作为我国政府下半年的首要任务之一,预示着宏观紧缩政策适度放松的市场预期可能暂时难以兑现,这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长线资金入场的积极性产生抑制作用。

  总体上,目前市场外围运行环境偏中性,即股票市场政策基调“偏暖”,但宏观经济政策面依然“偏空”。当前QFII 对A 股市场运行趋势普遍持偏乐观的观点,与国内以基金为典型代表的机构对A 股市场运行趋势普遍持谨慎态度观点之间存在显著分歧。因此,若近阶段没有直接的、更新的重大相关股票市场利好政策出台,或海外股票市场总体运行趋势继续偏弱,则市场期待的奥运期间“维稳基调”下的“奥运行情”可能会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出现。

  中投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宏观政策预期利好股市

  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要确保两方面的平衡。一是短期的保持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二是解决短期经济困难和促进长期经济转型目标之间的平衡。总体而言,下半年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目前的从紧状态以应对通胀并采取适度宽松甚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维持增长,以此来达到保增长和抑通胀的短期目标。此外,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过程中体现“有保有压”和“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以求在实现短期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长期经济转型的任务。如果通胀形势不进一步恶化,从紧政策虽然会维持但不会更紧。同时,与上半年相比,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对于从紧货币政策可能更加重要,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政策面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此外,最近市场对中央关于经济形势判断的解读偏于乐观,与上半年有关加息的传闻此起彼伏形成对比,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放松传闻不断并推动市场的情况。

  有保有压调控政策受益的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节能环保、高科技等。此外,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心使得创业板等即有利于自主创新,又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会在奥运会后尽快推出。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变化

  近期市场屡受宏观调控政策松动预期的变动,在2500-3000 点之间呈现区间交易特征。目前经济基本面还难有改观,虽然股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下滑趋势和通胀压力,但国内和海外的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使A 股不具备大幅反弹的条件;在上市公司半年报集中披露期之前,建议投资者关注一些最新动态和给相关板块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这一轮大宗商品上涨主要是经济增长过热引起的,由于通胀表现的滞后性,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和盈利下行的风险。在通胀压力较高的形势下,货币政策总体难以松动。但是,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在加剧,其中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房地产行业处在成交量萎缩,房价徘徊的关键时期,一旦房价下降的预期形成,中国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金融和经济风险。因此,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是下半年投资者值得关注的未来政策变化之一。

  A股市场开始迎来半年报的密集公布期,尽管整体上市公司仍有望保持明显的半年度业绩增幅,但从08 年市场盈利增幅预测持续下调且宏观面仍不乐观看,市场整体业绩浪难以期待。不过,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半年报仍有许多看点,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众多突发性事件对市场的真实影响将随着半年报的披露而进一步清晰;另一方面,今年半年报新增大小非自愿锁仓信息的披露要求,这有助于对大小非减持意愿的判断进一步明晰,也有望推动个股在市场整体估值已显合理的背景下表现分化。

  天相投顾研究报告认为:维持震荡盘升可能性较大

  下半年央行可能将继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而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信贷政策可能出现结构性放松。从股市的角度,建议继续跟踪M1、M2的发展趋势,在盈利放缓的背景下,流动性见底回升是判断股市趋势变化的重要依据。在市场仍处于弱平衡的背景下,重启大盘股IPO对于市场心理层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考虑到市场维稳的预期,近期市场延续震荡盘升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对基金二季报的分析以及股市趋势的判断,建议从以下两条思路入手。一是提高集中度。牛市中自上而下的配置策略在市场大幅回落的时候就表现为泥沙俱下,系统性风险增大,因此现阶段为防止市场系统性风险应转变策略,侧重个股的挖掘,将基金资产配置在质地最好的公司身上。二是投资弱周期性的行业部门,防范可能的经济回落的风险。目前的防御性企业包括民用刚性消费品如医药、食品、商业、媒体、机场和符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的农业投资、铁路投资、医药投资、通信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