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再临3000点 救市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14:19 新浪财经

  上一次大规模的谈论救市问题是在4月23日上调印花税之前,当时中国股市已经历了半个月内从5500点大跌到4500点,两个月内从4500点下探到3500点,随后又在一个月内兵临3000点。

    然而,上调印花税的效应就如同一针“强心剂”,短暂不能持久,在经历了一段刻意营造出的稳定震荡市后,受准备金率上调等几大利空影响,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000点,于是救市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

  新浪财经讯 沪深两市6月11日盘中跌破3000点,12日开盘后不久即一路下跌,在3000点下方运行。有报道称,中国内地股市可能已经回到“2”时代,而一些专家学者则再次呼吁政策利好的出台。  

  与此同时,市场“救市”传闻再起——有消息称,由于前期的3000共识底部再次告破,证监会令各主流券商和基金公司汇报情况,不排除有进一步“救市”政策出台。

  专家学者再次呼吁救市

  资深市场分析人士韩志国对新浪财经表示,近日股市的大跌宣告了政府前期救市的失败,政府应该在沪指3400点时,即市场位于方向迷茫之际,及时指明市场方向,终止资本市场低迷的走势。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作为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应该救、必须救,不能股市上涨的时候管,下跌的时候不管,这不公平。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在特殊时期,管理层推出平准基金救市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她亦表示,尊重资本市场才是最大的政策利好,“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看到股市的特殊通道等新闻,不再听到为权证利益分配进行的狡辩,不再有政策性的低成本限售股恐慌预期,股市春天才会到来。”

  不过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则仍然坚持自己的“不救市论”,他认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救市的结果都是不成功的。“国家政策只能暂时改变市场,不能中长期改变市场。政府采取措施是有可能的,但政府的政策最终不能改变市场的现实。”

  对于这种观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套用国际做法是不妥当的,“美国有大小非的问题吗?没有,所以你套用美国救不救的庸俗化的言论是毫无疑义的,我们把股市当成‘好孩子’,应该对当前股市的问题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

  投资者对救市不抱期望

  而投资者此时似乎对于政府救市并不抱太高的期望,新浪财经-第一财经日报调查显示, 55.88%的投资者认为股指会跌破3000点,并且继续大幅下行,而54.72%的投资者认为政府不会出台救市政策,23.78%的投资者认为是否会救市说不清,而只有21.5%的投资者认为政府会救市。似乎在一次又一次希望的升起和期望的破灭中,投资者已经深刻领悟了“买者自负”的含义。

  除此之外,市场信心也已经在不断的颠沛流离中变得脆弱不堪。新浪财经-第一财经日报调查显示,在印花税调整之前,只有31.44%的投资者认为3000点不是底部,市场还会下行,而最近的一次调查这一数字则变为了55.88%。

  再临3000点 救市时移世易

    端午节后,四大利空“空袭”股市,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油价暴涨周边股市集体跳水、中国建筑425亿IPO获批以及越南股灾。沪深两市应声而下,备受关注的3000点生死线被再次击穿。

  而在经历了一轮下跌后,有关于救市的思考也更进一步,有市场人士指出,市场环境已经变化,此时救市的效果需要全盘考虑。

  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由于受到越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现在更关注金融安全,实质性的‘救市’措施不可能推出。因为如果股市大涨,更容易吸引热钱流入,这与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相矛盾。”

  另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上一次政府救市,从6124点到2990点,用了半年的时间,下跌51%,较之以往从2245点到998点用了5年的时间,显然是急跌,所以在这里出台救市措施是有根据的,印花税是最有力度的措施。而在市场反弹了800点,经过了巨量换手后,又开始了下跌,现在再度考验3000点,但这次是从3786到3000点,用了26个交易日,下跌了20%,“和上次的下跌了51%市场环境是不同的。”

  救市还能做什么

  如果真的救市了,救市的手段是什么呢?在印花税政策推出后,市场一度有“组合拳”的说法,包括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甚至有分析人士提出放开价格管制。    

  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清议认为,当下盼望政策性利好只是一种“幻想”,单靠证监会一家也无法“救市”。货币政策和临时管控市场价格的财政政策已经对经济和股市形成了“两把刀”,前者令6月10日一天股市市值损失1万亿,后者令上市公司业绩亏损,都说明“越紧缩越通胀”,油荒、煤荒和电荒仍将困扰股市的运行。 

    天相投资董事长林义相亦表示,不管是证监会还是央行都已经 “技穷”。“这一方面是因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不应该自己承担,更不应该由央行来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另外则是证监会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而对于市场热传的融资融券,实践证明也未必有其成效。“其实融资融券的消息已经遍及股市了,但结果怎么样?”德邦证券分析师古敬东表示,如果融资融券能算是“利好”的话,那么影响力显然不够。

  叶檀认为,融资融券属于中性的金融衍生品,不是救市举措,考虑到风险,开始推出时只能是试点性质,导入市场资金规模极小,应该不到千亿。并且,从利率和权证层面考虑,我国还缺乏推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基础条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则表示,融资融券仍被解读为“救市”政策并不完全正确。“融券业务什么时候推出都可以,融资则一推出就会被认为是‘救市’,所以我认为应该先推出融券业务让市场释放做空动力,再推出融资业务,打破‘救市’预期的同时也能稳定市场,改善治理结构。”

  而大多数分析师和专家还是把市场的焦点问题指向了“大小非解禁”。

  招商证券研究所董事鲁信文认为,最行之有效的、能吸引外围资金入市的,莫过于对大小非减持的进一步规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陈道富指出,在当前股市下,解禁的大小非上市流通已成了股市波动的放大器,甚至成了非理性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韩志国指出,要阻止股市继续下跌,必须针对大小非解禁问题出台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措施,否则,股指将如同自由落体一样,大跌之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知名经济学家易宪容近日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只是下跌的导火索,价格管制才是根本原因。他认为,国家对于成品油和煤炭等商品的价格管制,已经导致上市公司和相关企业出现亏损,管制脱离了实际情况,市场正是认清了这一点,才会出现集体性恐慌抛售。“所谓的外部油价高企,越南经济问题,甚至市场扩容都是间接因素,如果不改变价格管制政策,市场的问题永远不会获得解决。”(元平)

    相关报道:

    叶檀:要不要再救市

    管理层目前可打哪些救市牌

    治市救市亟需杀一儆百

    投资者看淡政府救市 发行新基金成为期待

    券商股游资炒作 救市传闻可能落空

    林义相:救市第三拳可考虑放开价格管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