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没必要对股市过分灰心(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4:58 华夏时报

  花荣:也有这样的看法,在降低印花税、创业板设立和股指期货开设之前,场外资金大规模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不大。他们目前对这个市场也很有信心。

  主持人:其实印花税的调整,跟大盘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而且谢国忠说了,大家都在打差价,不在乎拿点交易成本,不要指望这个东西能够刺激这个市场。

  方泉:我觉得长期看一个市场,主要看股指。即使已经下跌了40%,但是大方向没有改变。

  主持人:为什么?

  方泉:尽管我们企业增长的速度跟股指、股价上涨的速度比可能是慢的,但是它是一个不变的长期趋势,只要这个趋势成立,长期看这个市场就是牛市。

  主持人:但是,目前的股指还是高了。

  方泉:波动性的高,去年5400点时,我认为这个市场就是股指高了,没有价值了。但是,它跌下来之后价值就会出现了。所以,我觉得长期看出来是股指,那么中期看比如说半年、一年,主要是供求关系。大家现在意识到供求关系的问题了,非常严重。尤其是大家预期之外的利空使大家心态受影响了。

  主持人:今天是招行25.32亿非限售股解禁,现在招行涨了4%点多。

  方泉:这对于他来讲就叫否极泰来。刚才说中期看供求关系,实际上还有短期,在这个时点,关键就是所谓印花税问题。最短期内看,那主要看政策。

  印花税降否表明政策态度

  主持人:如果降低印花税政策出台,它表明了一种态度?

  方泉:主要是政策态度。

  花荣:我也是这样看待,针对证券市场最直接的政策面的消息,就是印花税。

  主持人:实质性的。

  花荣:对。

  主持人:今天的新闻,平安说其实市场对他们是有误读的。

  花荣:中国证券市场大概不到20年的历程中,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有利益不一致的地方。

  主持人:他们要博弈嘛。

  花荣:融资者的地位比起投资者的地位相对来讲是强势的。在历史上,像平安和浦发这样融资并不是第一次。融资要控制,类似于这样的讲话,上市公司也在与不同的投资者,特别在跟基金管理公司在沟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平衡之后,大盘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这时,该增发的增发,该融资的融资。

  方泉:是这样,实际上从“要视自身需要和市场实际情况,以投资者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增发,什么时间增发,增发多少”。这个话看似是一句官话,实际上背后就是在商言商,从大股东的利益角度讲,他肯定想。

  花荣:操作规则是这样的。

  方泉:从利益驱动角度讲,他肯定愿意最快的时间内筹集更多的钱,而且从平安这件事一出来,我觉得,已经反映出平安管理层、平安大股东的一种熊市心态了。什么叫熊市心态,他认为可能这个市场要不行了,所以最后捞一把,赶紧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可能未来多少年之后要用的钱先给他圈进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这个市场的现实需要,还有一个投资者承受能力,我觉得主要还在于管理层的把握。也就是说尽管股权分置改革了,在目前的这种大股东跟中小股东的利益还不完全一致的背景下,管理层作用还是很强的,你放出他来就是代表管理层对这个市场的一种态度,你不放他,代表另外一种态度。

[上一页] [1] [2] [3]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