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内因是导致阶段弱势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5:4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内因是导致阶段弱势主因

  □申银万国 桂浩明

  上周三笔者曾发表文章提出,沪深股市出现阶段性弱势格局已经不可避免,虽然当天受海外市场大幅上涨的影响,沪深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并且此后股指又连续两天走高,但本周一大盘再度陷入暴跌之中,并且创出了本轮调整的新低。到了这个时候,投资者对大盘进入阶段性弱势这一点,可能会看得更为清楚一点。

  回顾一下从上周三开始的反弹,从盘面来看,受到海外市场拉动的特征十分明显,也就是说上涨动力在于周边市场的反弹。当然,考虑到这次沪深股市下跌的直接因素就是海外股市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而出现的暴跌,因此在周边市场有所上涨的情况下,沪深股市顺势反弹是有道理的。但现实是,面对股市暴跌,欧美国家纷纷采取了包括降息、退税、注资等在内的一系列扩张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予以抗衡(当然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挽救股市,更重要的目的是刺激经济),我国的香港地区也采取了跟随美国降息的政策。

  不过由于国情的不同、经济状况的差异,我国大陆现在所采取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调高利率和存款资本金率是主要选项,控制通胀是最重要的目标。显然,因为对付次贷危机,一些在欧美国家可以实施的政策,是不可能照搬到中国大陆来的。由此也就可以看出,现在那些导致欧美股市上涨的基本面因素,在沪深股市中基本不存在。既然如此,沪深股市也就不可能真正随海外股市的上涨而上涨。由此,在下跌时跌幅比海外股市大,反弹时又比海外股市小的状况也就屡见不鲜了。

  前面提到,这次沪深股市在海外股市暴跌后下跌,给人一种受海外股市影响的感觉。当然,这确实是个事实,但人们必须正视的是,海外市场的下跌不过是沪深股市下跌的催化剂而已。境内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与严厉的宏观调控举措,在市场上产生了很大作用,难免给投资者以经济增速会下调、企业利润的提高会放慢以及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会减少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偏高的股票价格显然不能吸引投资者,相反还会导致市场存量资金离场。近期,股市不时会走出量价背离的行情,究其原因,也无非就是场内资金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在慢慢退出。

  其实,股市的这种流动性紧缩现象,从去年9月份就已经开始显露了,11月份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则明显表现了出来。新年伊始,市场之所以无法在大盘股上发动行情,只能纠缠于题材股的炒作,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供应出了问题。中国平安再融资1500亿元的方案会演变成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推动性因素,其深层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此。

  无疑,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证券市场又面临供求关系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的背景下,很难想象股市会像前几年那样出现大的上涨行情,也没有理由认为每年年初股市一定会向好。既然涨不上去,那么自然也就进入了阶段性的弱势之中,现在看来,随着4500点的破位,这一弱势格局的中枢位置恐怕要到4100-4200点这一区域去寻找。有鉴于此,投资者有必要正视现实、放弃幻想,做好应对阶段性弱势行情的各种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