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反弹热点集中于二三线品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10:54 上海青年报

  证券市场近日激烈地波动着:短短一周时间沪指最大跌幅近千点,周二单日下跌超过七个百分点亦创下历史纪录。而当多头几近绝望之时,周三周四又连续反弹,虽然指数还未解放5日均线,但个股大面积走高,涨停重回强势者不在少数。在这个机遇和风险相当的市场中,参与者每时每刻都经历着痛苦和喜悦。这几天的震荡下损失最大的还是投资者。那么,究竟是谁动了投资者的“奶酪”?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王晓亮

  为何如此震荡?

  首先,不可否认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影响到了A股市场,随着花旗美林两家各98亿美元巨亏曝光,自美股开始全球股市都经历了一次狂跌风暴,港股创下了9·11以后最大的单日跌幅,没有涨跌停板的港股市场中,日下跌百分之二十以上者已见多不怪。问题就出在巨大的A-H价差上,权重蓝筹A股多数存在着H股,本就拉大的A股与H股的价差在比价效应下压力更重,A股虽然与国际市场相对分割,但还是没有在这种传导下逃过此劫。

  其次,A股的下跌除了外因还有内因。原本上周美股下跌影响已趋弱,本周初酝酿着技术反弹,但中国平安不合时宜地提出了巨额再融资方案,近1600亿的圈钱规模着实让投资者愤怒,以脚投票成为最直接的发泄方式,再考虑到3月份平安还有约3000亿左右市值的“大非”要流通,本为中长线投资者看好的保险股就此成为此波股灾的重点抛售对象也就可以理解。同时,从十二月起,出于对2008年明确事件的良好预期,奥运、创投概念,消费升级板块得到了增量资金的流入,市场热点演化成了“八二”格局。但这种格局至少应该建立在大盘蓝筹不能暴跌的基础上,因为市场重心不能过于下移,题材股的运作才有信心保障,外围资金才敢于入市。如果蓝筹白马股的估值都被质疑,那么这些题材品种的业绩基本面又能有多少说服力?然而此次下跌,正是权重蓝筹率先沽空,进而带来了原本活跃的二三线股的集体崩盘,“重题材消费个股轻指数”的策略也在短时期内失去了效用。

  增量资金流入创投、奥运等板块

  不过,近两天的反弹又使投资者看到了希望,美国大幅减息虽未必能立即有效止住经济颓势,但至少证券市场预期前景迎来曙光,A股下跌的外因有望缓解;平安再融资受到广泛质疑,不能获得通过的概率增大,市场机制也在主动纠偏。同时业绩快报、年报预增公告频出,大蓝筹的业绩增长还是那么令人放心,以估值争议来做看空理由似乎还是力弱了些。此外热钱也方向再度明确:近来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创投、奥运及以涨价为前景的酒类、医药、农业消费类板块,入市机构的自救潜意识也决定了近千点下跌后难再有主动沽空,反弹主流热点仍集中于这批二三线品种,超跌后的反弹同样充满了机会,由此吸引了外围资金的流入。

  股市大跌是多输的格局,无论投资者、上市公司还是政策制订者都明白这一点。近期有意无意间舆论层面在引导投资者思维:“A股没必要为美次贷危机买单”、“美国衰退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灾难”等话语声调渐高;新股票型基金发行的呼声也不断,资金面开闸放水应对融资的加速不失为一条良策。投资者在明白了“奶酪”被动的根源后,不妨耐心观察新的政策变化、观察上市公司年报进展、关注股权激励及资产注入等运作的演变,市场真正可以支持做多的理由还有很多,“克服贪婪与恐惧”方能在此剧烈震荡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