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交易所并未市场化 新股发行市场化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01:23 新京报

  一家之言

  谈股票一级市场的暴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像这样每年收益能够超过10%的无风险套利市场,极其难寻。为此,这一市场已经是“挤破头”,3万亿以上的打新资金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闻。如今哪个中小投资者要想在一级市场上赚钱,其概率基本上都大大低于六合彩的中奖概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谈一级市场的制度改革,可以随便找出一万个理由来支持,并且最后都可以被总结为具有各种历史意义、标志意义和里程碑性的事件。但事实是,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从1999年就开始了,经历了其中无数次的融资条件和制度变革,我们从结果上会发现:一级市场的暴利没有任何改变。这种情况不得不让我们对可能到来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效果,仍旧抱有强烈的质疑。甚至完全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此次的改革,不排除是有关券商投行业务利益受到打新资金太多的影响而被摊薄,因此不得不积极推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求在新股定价上获取更多的弹性和博弈空间。

  在当前股市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券商们指望向政府要求更多利益分配,实际上可能性不大;但向政府寻求一项权利以增加自己在既得利益中的博弈能力,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券商们最关注新股发行询价制度的改革,也就丝毫不奇怪了。有一位参与研讨的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就表示,改变新股发行市盈率基本“盯”在20倍左右的现状,将发行定价市场化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

  一个被忽略的基本事实是,中国目前的证券交易所并未市场化,证券监管部门事实上还承担了不少证券交易所的职能,特别是在新股发行这一问题上。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一级市场而言,证券监管部门等于是“利益中人”,很难做到真的“均衡”。真正支撑新股市场的正是依靠监管部门权威性建立起来的吸引力,因此在新股发行这一市场出现了无数“国字号”资金,以期获得无风险套利。一旦券商对于这些资金的博弈能力增强,则意味着打新市场对这些资金的吸引力下降,也将意味着证券监管部门权威性对这些资金吸引力的下降。

  在这种死循环下,如果没有巨大的外力推动,或者更高一级对于制度真正变革的强势推动,我们将很难对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效果乐观。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决定了这一市场上的供应“商品”的质量好坏。在“计划”管制下,“商品”供应是短缺的,质量自然也很不令人满意,投资者只能将就。而放开“准入”强化竞争,将可以让投资者买到更好的“商品”。这就是新股发行需要的改革,理由和原因都很简单。

  □张巍柏(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