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去年121家上市企业新意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10:25 现代快报

  “除了怡亚通、远望谷,从业务模式和行业新兴程度来讲,还真没感觉到去年上市企业有太大‘新意’。”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根据WIND资讯统计,去年挂牌的121家新上市公司,以证监会行业分类计,第二产业公司占据三分之二强的结构,其中,制造业企业76家,金融、保险业10家,采掘业8家,房地产和建筑业5家,交通运输、仓储业3家。前述券商人士提到的两家有“新意”的公司,怡亚通专注于流通链业务,远望谷主业为射频智能。

  相比之下,去年在纽交所实现上市的中国企业,业务模式和行业门类的“新意”似乎就更大一些。例如,橡果国际从事电视购物,巨人网络从事网络游戏,江西赛维LDK、英利绿色能源、古杉环保能源则从事新能源、环保能源业务,易居(中国)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

  “(上述局面)说明两个问题,一是A股市场还处于消化存量上市公司资源的阶段,而比较成熟的上市资源多数集中于第二产业,这和当前我国经济的总体结构也比较相符;二是境外交易所可能有意识地在挖掘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中的新题材。”事实上,监管部门也注意到“有新意”公司频赴境外上市的现象。有关人士认为,“从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持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A股市场必然要提高‘新意’,改善结构,但这是一个发展步骤和发展阶段的问题。”

  纽交所有关人士此前曾表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务模式公司赴美上市,除了品牌方面的考虑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业务模式和行业属性易于被投资者理解,从而能使其二级市场表现得到有力支撑。证监会研究中心去年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境外交易所争取到的中国企业名单上不乏我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这些盈利能力强、增长速度快的优秀企业资源流失,不利于本土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吸引力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板块缺失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新兴行业和业务模式企业的缺乏,使得买方的研究止步不前,对这些公司的行业和业务模式缺乏足够理解,形成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改善和养老、社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A股主板发行效率还不够高,是创新型企业上市规模小的重要原因。”摩根大通投行一位高管表示。他认为,今年创业板及之后多层次市场建设情况,将是提高A股上市公司“新意”的决定因素之一。

  快报记者 周翀 商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