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终盘点之十大争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10:49 股市动态分析

  赵迪 陈志中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的道路,其实并不平静。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股市,其实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会引来方方面面的争论。水越流越清,理越辩越明。本刊编辑部整理出的2007年十大争论的背后,其实是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缩影。也许多年之后,当我们站在更高的山峰回眸2007年这些争论的时候,或许有些已经不再迷茫,有些依旧让我们困惑。但不管如何,盘点这些刚刚发生的故事,不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在嘈杂的争论声中走出来,净化一下喧嚣的心灵……

  1、A股还是政策市吗

  争论背景:

  2007年度几次重大的市场调整中,“5.30”恐怕是许多中小投资者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5.30”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盈亏转换的分水岭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次调整的诱发因素是管理层的模糊态度和不甚透明的信息传导机制。“5.30”凌晨的“夜袭”,注定将和历史上政府几次“压市”、“救市”的案例相提并论。而市场从“5.30”中惊魂初定之后,就立刻开始了市场是否将重回前几年的“政策市”的争论。

  正方观点:政府没有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

  “5.30”前市场已存在调整需求,调整是市场压力的自然释放,政策变更的影响只是恰逢时机,政府没有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5.30”不能代表市场已重归政策市。“5.30”可以认为是类似“2.27”的市场调整压力的集中释放导致的大幅调整,市场调整压力是“5.30”的主要也是本质的原因,政府的政策调整行为只是起到了扣动扳机的作用。今年以来,A股市场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各种非市场的机制与行为,正逐渐从市场中退出。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规范市场体制、构建市场氛围,在主观上不存在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因此,“5•30”的大跌,是市场本身作用的结果。市场的调整压力可能由各种因素触发,不能因为政府的某一次政策变动触发了调整就声称市场重归政策市。

  反方观点:市场中政策的影子还将长期存在

  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传导机制太不透明,是“5•30”对市场形成重大打击的主要原因,不能以市场本身的调整压力为借口忽视政府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力。政府调控措施一日不依从市场规则,政策市就将存在一日。他们提出了两点有力的论据:其一,“5•30”的增税政策直接针对市场,并在事实上严重打击了市场;其二,相关政策出台的时刻非常微妙,一项正常的紧缩财政政策却选择在周三的凌晨公布,人为放大了政策对市场情绪的负面影响。政府各部门及其政策都可以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而市场本身是高度敏感的。政府各部门制定、执行政策过程中,应有透明、高效的信息传导机制,这不仅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更是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即使政府主观上没有制定以操纵市场为目标的政策,但是政府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远未完善,资本市场机制更是不够成熟,所以,政府行为也无法完全符合市场化的要求,我们的市场中政策的影子还将长期存在。

  记者观察: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国际日渐严峻的流动性泛滥增长的局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但是“5.30”的那一次却是其中唯一专门针对证券市场的,再考虑到政策出台方式的特殊性,可以说当时有关部门希望直接调控股市的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正是由于“5.30”,使我们的政府意识到,过于直接或者过于明显地调控股市的做法随市场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5.30”可能将意味这传统意义上的政策市的终结。在下半年的市场,监管层加大了对包括新股发行和基金发行等方面调控力度,相比上半年,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实际上加大了,但是由于相关的调控手段更为合理,对市场运行的人为干预则大大减少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政策市局面将不太可能重演,而政府的调控力量将以这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2、A股市场是否应加快对外开放

  争论背景:

  我国的境内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与国际资本市场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但在加入WTO以后,我国按照相应承诺也逐步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而今年里,无论是上半年曾大受市场关注的QFII,还是下半年的QDII,已实行的各项开放政策也逐渐体现出其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下,本轮牛市的基础推动力量——流动性泛滥对我国宏观经济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市场开始权衡市场逐步开放以后,国际资本市场对我们带来的种种利弊,从此也对是否应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例如增加QFII额度、加快QDII审批进度、开放“港股直通车”等等,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观点:应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

  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十分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次债危机以后,国际资本市场遭遇严重打击的背景下,我们A股市场继续大幅上涨,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提供了有利支撑的表现,说明我们的市场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和经得起国际资本市场风波考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开放的进程不会对A股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

  反方观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速度不宜过快

  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大幅上涨中,由我国经济的实际增长只做出了一部分贡献,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以及美元贬值引发的资源价值重估。同时,次债危机打击国际资本市场期间,国际资本涌入A股市场的压力愈加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加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提升A股市场的风险,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下半年里日渐增强的A-H股联动效应,不仅对香港市场带来了单方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联动效应还为国际资本市场将流动性剩余向A股市场传导提供了间接路径。而且,A-H股联动效应还使得对香港市场的投资(QDII以及“港股直通车”)还未完全跳出A 股市场的“估值圈”,也未实现开放的初衷。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相关开放进程不应盲目推进。

  记者观察:

  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今年里A股市场的行情起伏已经吸引了他们太多的注意力,而且A股市场一直相对独立于国际资本市场的传统使得大部分中小投资者还未建立起将A股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的思考习惯。这也就决定了关于A股市场开放的争论并未引起市场中大多数参与者的注意。但是,这一讨论的意义正体现在“将A股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这一点当中。我们正需要通过这样的争论,更多地在A股市场的行情中解读出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以下半年里受到市场关注较多的香港市场为例,A-H股联动效应在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建立起了一个双向互动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国内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重估进程,在A股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不断高涨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随着资本市场不可逆的逐步开放进程,类似的现象还将不断重演,我们终将在某一天,建立起在国际资本市场变化的背景下思考A股市场的问题。

  3、蓝筹股是否存在泡沫

  争论背景:

  “5•30”虽然没有推倒本轮牛市的根基,但对散户情绪的打击终结了上半年牛市行情的普涨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蓝筹股率先从打击中苏醒,以及拉出了下半年的蓝筹股行情,是牛市行情在下半年里得以继续的关键。但是伴随着蓝筹股股价的大幅上涨,关于蓝筹股泡沫的争论就一直未曾停歇,且伴随着股价一路走高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争论最激烈的时期,有市场人士戏言,在那段时间,他在发表任何有关市场的言论之前必须首先就“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颇有几分上世纪的几场思想大论战里“站什么队,扛什么枪”的味道。

  正方观点:蓝筹股价中存在泡沫

  经常被正方引用的一个数据是:股价在30-40元的万科A(000002),其流通市值比美国前四大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总市值之和还要大,而其净资产不及美国第一大房地产企业的1/3,净利润不及其1/7(均以2006年年报数据为准)。正方列举了大量此类数据,以证明:A股市场蓝筹股、权重股的市盈水平已经在周边市场中形成落差巨大的高地,上市企业的资产规模、实际业绩表现等均无法长期支撑如此大的估值落差。蓝筹股价中不仅存在泡沫,而且这些泡沫已经为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在国际范围内,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股市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如此之高的市盈水平,但随后均遭遇了泡沫破裂带来的幅度巨大和长期持续的调整。因此,蓝筹股乃至A股市场目前的市盈水平已经超出了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证券市场的范畴。

  反方观点:高价格是对上市企业高成长性的反映

  与正方观点针锋相对,反方则认为,我国A股市场以及市场中的蓝筹股、权重股的高市盈水平是内外两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首先,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分兴旺的景气阶段,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水平快速增长。就蓝筹企业来说,今年的业绩普遍呈现大幅增长乃至超预期增长的态势,从而对其股价形成了有利的支持。A股市场及蓝筹股、权重股的市盈率水平以静态市盈率计算的确偏高,但如果以动态市盈率计算,市盈率水平将大幅回落。其次,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价值重估进程。不只是我国,其它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均呈现大幅上涨。因此,我国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还是健康的,蓝筹股价中不存在泡沫。

  记者观察:

  在我们看来,在蓝筹股泡沫这个问题上,正反双方与其说是“争论”,不如说是“争辩”,因为双方对有关的基础事实是一致认定的,各种数据、报表双方均有引用,最终的差异来自于双方对共同的基础事实的不同解读。事实上,更进一步地说,在这场争辩中要清晰地界定出正反双方本身是困难的。在蓝筹股从“5•30”的浩劫中萌芽时,基本上整个市场都对其表示了赞许和支持的态度,被认为是市场向理性投资回归的象征。而当沪指在蓝筹股的推动下触及6000点时,即使最坚定的正方人士也无法否认,在如此高的点位上,估值压力随时可能引发市场大幅回调。最后,有意思的事情是,这场争论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正是大盘指数和蓝筹股价上涨势头最猛的时候,而当时市场中激烈争论的,除了关于蓝筹股泡沫本身以外,还有关于泡沫来源的问题,即当时的市场主导力量——基金是否存在操纵股价行为的问题。

  4、投资收益是否夸大了利润?

  争论背景:

  2007年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和三季报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呈现超预期的增长,其中上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近八成,前三季度累计增长也有六成以上,这是也支撑今年牛市行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在净利润高增长的背后,股权投资收益占到三成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上市公司利润。因为一次性的股权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收益,不具备持续性。以此来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会得到过于乐观的结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呢?

  正方观点:剧增是资产重估时代的必然结果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资产价值全面重估的时代。在资产价值重估的大背景下,股权价值的提升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重估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单纯用非经常性损益看待股权收益或许有失偏颇。在全流通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是可以随时兑现,兑现之后产生的巨大现金流又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的股价包含了对这种股权投资收益价值的预期是合理的,不能认为投资收益的存在夸大了上市公司的利润。

  反方观点:夸大了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幅度

  一次性的股权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包含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指标夸大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真实增长幅度,不具备持续性。因此,当前股票市场的涨幅尤其是股权增值概念的股票涨幅过大,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公司股价出现阶段性高估。反过来,市场的调整又会进一步导致投资收益的减少而使得利润缩减。因此,扣除投资收益后的净利润才是反映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真实指标。

  记者观察:

  我们承认,在中国超级牛市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收益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单纯用非经常性损益看待股权收益或许有失偏颇。但过分夸大股权价值也是不可取的。股权投资同样是一种风险投资,并非所有的股权投资都能够享受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溢价。同样的股权在隶属于不同的公司中,其效率和价值可能相差甚远。因为对于有些公司而言,这种股权价值仅仅是一次性的投资收益,而对于另一些公司而言,却可能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那些致力于产融结合的PE型股权投资、通过同业收购兼并提升市场份额和效率的股权投资、通过产业链扩张带来协同效应的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不但没有夸大利润,相反很可能在未来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加超出预期的惊喜。

  5、金融地产股的增长是否可持续

  争论背景:

  下半年里,蓝筹股行情中,最先启动的正是金融和地产板块;而在一番板块轮动以后,在轮动的涨跌中表现最坚挺,“牛”得最让人放心的,还是金融和地产板块;而在中报、三季报里,增长最显著、业绩表现最出色的,还是金融地产板块。通观整个下半年,大大小小的策略报告中,“配置金融地产股”成为许多分析师对投资者的建议。但也有投资者质疑,金融地产股价的大幅上涨中,到底有多少是对真实业绩增长的反映,而有多少是属于估值上升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幅上涨的股价,有是多少是泡沫的成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紧缩性调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金融地产行业的增长是否还可以持续?

  正方观点:金融、地产未来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支持金融地产股的最有力理由,一直来自于金融和地产企业的快速增长。在国际和国内流动性泛滥不断加剧的格局下,国内的金融和地产企业都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了,只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变,金融和地产行业的景气就不会消失。针对三、四季度里愈加严厉的政府调控措施,正方认为,政府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要打压金融和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整个行业、特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受到调控措施的影响将相对较小。因此,即使考虑到政府的紧缩调控政策,金融地产股的长期稳定增长是可以信赖的。

  反方观点:调控之下,股价透支了未来增长

  反方则认为金融地产行业和流动性泛滥之间的关系是一柄双刃剑,流动性泛滥格局下金融地产行业的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流动性泛滥结束或减少,金融地产的快速增长就无法实现。同样的,金融地产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表现为高度敏感,在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收紧的格局下,金融地产行业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单纯强调金融地产企业的长期稳定增长是片面的,必须认识到,在金融地产企业的股价中已经提前预支了其未来的大幅增长,而当这样的增幅无法实现,那么即使企业本身还能保持“稳健的”增长,但股价中的泡沫却仍将破灭,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方大多不支持在2008年以前配置金融地产股。

  记者观察:

  类似前述的蓝筹股泡沫的争论,市场中质疑的声音也是逐渐从无到有,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随着质疑声音的增大,正方的嗓门却一直未曾减少。无论是各主要的研究机构,还是基金,金融地产股的支持者们似乎一直都占据了主流的地位。综合双方的观点,正方更加强调金融地产企业可以长期增长,而反方则着重提示股价的回调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金融地产股的争论可以认为是一种投资理念的区别。不过,几乎所有的主流机构都站在了支持的一方,倒是值得我们品味一番。

  6、估值标准是否该一成不变?

  争论背景:

  综观本轮行情的涨幅,远远超出了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的涨幅。也就是说,业绩因素并非决定本轮牛市的唯一因素。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得到了提升。不过,当11月份蓝筹股整体也达到70倍左右的市盈率的时候,股市开始出现了大幅调整。也正是在那段时期,市场各方对于估值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大牛市的背景之下,是否就可以因为群体的乐观就给予上市公司更高的估值?而在市场处于相对低迷的时候,是否又可以通过调低估值标准来降低上市公司的目标价格?究竟什么样的估值标准才是合理的呢?

  正方观点:估值永远是相对的

  一种观点认为,估值永远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同样的上市公司,同样的成长性,在牛市的时候,50倍的市盈率可能并不算高,但如果是在熊市中,20倍的市盈率可能依旧没有吸引力。所以,估值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应当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来改变估值标准。当前中国正处于人民币不断升值背景下的资产重估进程之中,享有较高的估值标准是合理的。不能用成熟市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

  反方观点:应当回归绝对估值

  相反的声音认为,在市场繁荣阶段,人们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过度信心,也就是对未来表现出一种过度乐观的状态,这种乐观使得投资者会高估未来价格上涨的空间。相反,在市场萧条的阶段,人们又会表现得十分悲观,股价往往被低估。但实践证明,市场具有极强的纠错功能,最终被高估的市场和被低估的市场都会向着一个合理估值的市场运动。纵观成熟市场的几次大崩盘,都是因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难以支撑过高的估值水平所引发的。因此,真正成熟的投资者不应当被市场的乐观或者悲观情绪所传染,而应当坚持一个绝对估值标准,坚持自己的结论,而并非选择向市场低头。

  记者观察:

  我们深知,在一个牛市氛围的市场中,如果过分谨慎会丧失太多的投资机会,而如果过分乐观又会遭遇市场的诅咒。投资者的心理和从众行为导致牛市更牛、熊市更熊本身就是一种客观的规律。我们建议,投资者应该用更加审慎和客观的眼光对A股市场进行估值。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给予略高出成熟市场的估值标准是合理的,但并不能够过分夸大这种成长性溢价。当市场走势背离自己给出的估值标准时,应当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反思。市场经常会犯错误,但是,市场本身的纠错能力也是很强的。尊重市场但不盲从于市场,才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有的品格与素质。

  7、股指期货是否会被操纵

  争论背景:

  在“十七大”后,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骤然加速,同时基于对十七大报告内容的解读,市场普遍预计股指期货将很快推出,一时间,关于股指期货对市场影响的讨论成为了热点话题,但分歧也很快浮现。由于恰逢沪指上冲到高点,市场对于权重股对沪综指的影响力日渐加大的局面愈加表示担忧,争论的焦点很快汇聚到沪深300指数的可操纵性问题上来。

  正方观点: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操纵难度非常大

  正方认为,沪深300指数作为股指期货的投资标的是具有其独特优势的。沪深300指数是目前在A股市场中影响力仅次于上证综指的市场指数,同时也是横跨沪深两市,可以更好反应整个A股市场的变动趋势的市场指数。同时,沪深300的权重分布平衡,最大权重股占比不到5%,前10大权重股占比不到30%,符合作为股指期货交易标的的要求。而且沪深300指数权重采用实际流通股计算,回避了存在于沪指中的杠杆效应问题。在权重分布较为平均的前提下,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总流通市值达5万亿左右,前10大权重股合计也有近1.5万亿,在这么大的流通盘规模下,想要操纵权重股股价的走势从而影响指数走势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反方观点:通过权重股容易操纵沪深300指数

  对沪深300指数的质疑曾经来自很多方面,但在论战中,有一些提法逐渐被正方驳倒,例如关于沪指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问题。而沪深300指数本身的重大缺陷逐渐成为了反方的最有力论据。反方指出,沪深300指数诞生于股权分置时代,以流通股而非总股本计算权重的方式只能在当时的情况下避免杠杆效应的影响。但进入全流通时代以后,总股本与流通股本之间完全相等,沪指中的权重分布不均问题将重新出现。更严重的是,许多股本在计入流通股以后也不会真正进入市场流通,沪指中的杠杆效应问题也将随之在沪深300指数中出现。因此,反方认为,沪深300指数的计算规则设置存在重大缺陷,在进入全流通时代以后,现在沪指当中的许多问题将在沪深300指数中重现,届时沪深300指数将和沪指一样存在很大的可操纵性。

  记者观察:

  市场监管层希望推出股指期货的意愿可谓由来已久,股指期货对于发展成熟完善的现代资本市场的意义也毋庸置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问题本身可谓毫无悬念。而围绕拟设为股指期货投资标的的沪深300指数的争论则表明,市场目前对于股指期货推出还存在有许多的疑虑。讨论沪深300指数的可操纵性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推出股指期货将将会增加还是减少市场风险的争论。我们对沪深300指数作为股指期货的投资标的是持保留意见的,我们认为其修正自身固有缺陷前无法担当这一大任。而在可操纵性问题上,我们认为,成熟的市场不一定就会是稳定的市场,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在丰富市场的同时,必然也将给市场带来新的风险,这其中的不确定性是无法回避的。任何制度都存在缺陷,股指期货行情被操纵的可能也是永远存在的,尽管现在我们不一定能够准确预知其实现路径。

  8、私募跑不赢公募?

  争论背景:

  伴随着本轮牛市行情,资产管理业同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行业的快速扩容也让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当前私募基金主要通过信托方式实现“阳光化”,因此基于信托公司平台下的信息披露成为了市场评估私募基金业绩的最主要依据。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财经媒体都非常关注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业绩比较。单从数据来看,信托型私募基金扣除盈利提成后的投资回报率远远落后于同期的公募基金。但是,能否就此论断私募一定跑不赢公募呢?市场各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观点:私募跑不赢公募是常态

  支持公募基金的一方认为,公募基金具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和技术平台,由于管理资产规模巨大,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在人才引进、公司调研、信息沟通等方面支付巨大的成本,这些优势是私募基金难以具备的。同时,公募基金经理往往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其股票选择、组合构建、风险控制遵循一套科学的流程和体系,长期来看,内控完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一定能够在长跑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私募跑不赢公募的现象并非是2007年独有的现象,而是会成为一种必然的常态。

  反方观点:不能武断地认为私募跑不赢公募

  支持私募基金的一方认为,2007年证券市场表现出的单边上扬属于一种极端的行情,私募基金由于追求绝对收益而十分注重市场估值处于偏高水平时的风险控制,仓位相对较低。相反,公募基金由于短期排名的压力而普遍采取高仓位的运作,在单边上扬行情中表现较佳。但这种漠视风险的做法很可能在市场调整时出现较大波动。此外,采取信托方式发行的私募基金仅仅是私募基金中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以此代表私募基金的整体业绩。非信托方式运作的私募基金可能更加灵活,其业绩可能好于信托型私募基金甚至公募基金。

  记者观察:

  私募与公募的对比始终是我们探讨的话题,但业绩对比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并非全部重点,我们更加关心私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种模式能否存在并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信托型私募基金2007年业绩普遍落后于公募基金的现实,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信托方式并非私募基金实现阳光化的最佳方式。基于信托平台下的私募基金在资产配置方面需要遵循类似公募基金的严格要求,其实质是把私募基金变成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原有的运作自由的优势被禁锢,其业绩不尽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比争论私募与公募业绩差异更有意义的事情是探讨私募基金的最佳发展路径:即如何建立全新的私募基金制度,在保持私募基金个性与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优秀的私募基金做大做强。

  9、基金,投资还是投机?

  争论背景:

  一贯以价值投资理念著称的证券投资基金在2007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呈现基金跑不赢散户的尴尬局面。然而,“5.30”之后,散户的股票一蹶不振,而基金抱团取暖的大盘蓝筹股却越战越勇,引领指数从3600点一口气涨至6000点上方。然而,当蓝筹股整体估值水平短期出现大幅上升后,继续用价值投资理念诠释基金的投资行为已经显得有些苍白。同时,部分基金高达十几倍的股票周转率也让人怀疑这种短线操作是否有悖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初衷。基金究竟是在投资还是打着投资的幌子投机,市场各方争论不休。

  正方观点:价值投资理念是基金成功的关键

  支持证券投资基金的一方认为,从基金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来看,是基本符合价值标准的投资行为。基金的股票池通常为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蓝筹品种,垃圾股和题材股并不会被囊括在其中。长期以来,蓝筹股估值偏低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因为2007年蓝筹股的上涨超出市场预期就否认基金的价值投资行为。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价值投资的闪光之处。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优质上市公司就应该享有更高的溢价。也正因为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基金才取得了超越普通投资者的业绩。

  反方观点:基金类庄股运作的本质是价值投机

  反对的一方认为,单纯用价值投资理念解释基金重仓股的高估值显然是不充分的。基金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抱团取暖,基金之间交叉持股现象十分突出,部分基金重仓股流动性较差,已经具备庄股特征。同时,由于社会上对基金业绩排名十分看重,为了博取短期收益,部分基金的股票周转率过高,基金经理热衷于短线操作,与价值投资理念倡导的长期持股南辕北辙。故而,基金采取的操作策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更类似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基金类庄股运作模式的本质就是价值投机。

  记者观察:

  我们认为,对基金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基金行业在本轮牛市中扩张迅速,基金经理这一群体从数量上出现了成倍的增长,投资人才出现瓶颈,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降低基金经理的门槛。受此影响,基金投资团队的理念、行为出现多元化倾向,专业和能力参差不齐,这是造成部分基金投资行为背离价值投资理念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当前社会上针对基金业绩的排名过于短期化、常规化,对基金坚持自身理念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呼吁财经媒体和投资者应当更加关注基金的长期表现而非一时长短。只有在长跑中领先的基金管理人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

  10、做股民还是做基民?

  争论背景:

  在本轮牛市行情中,股民和基民的数量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在新股民大量入市的资金推动下,市场呈现普涨格局,其中题材股、概念股、垃圾股的涨幅大于蓝筹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股民的整体收益优于基民的现象。基金经理被股民嘲笑、被基民抱怨。然而,这种格局并没有持续太久,“5.30”之后,题材股、概念股、垃圾股出现大幅下跌,而蓝筹股比较抗跌,并带领指数不断攀升,基民的整体收益开始超越股民。随着行情的不断震荡,基金投资的优势越发凸现。于是,市场各方对于究竟是做股民还是做基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正方观点:做一个快乐的股民

  以“股民老张”为代表的一批资深投资者表示,更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股民。股民在资产配置的灵活性方面要优于基民,同时,股民在买进卖出的交替中不仅享受投资的成果,更加享受投资的过程。还有股民坚持下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这次大牛市里,很多新基民其实比股民要疯狂,在投资基金的时候甚至不知道产品的类型。不管这波牛市的时间有多长,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当撤席的时候,认为基金没有风险的基民可能会尝到苦果。同时,基金的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与其做一个命运被别人操控的基民,不如做一个自己拿注意的股民。

  反方观点:做一个轻松的基民

  基民的支持者认为,普通的投资者由于资金量小,对市场的把握比较困难。但如果购买了基金,就相当于请专家帮自己炒股。基金公司有实力雄厚的投研团队作为支持,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有相当的研究,而且其以巨额资金进行组合投资也有利于规避个股风险。从几年来的情况来看,基金取得的业绩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和广大投资者的认同。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显示,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个人投资者的边缘化不可避免。因此,中小投资者应当放弃炒股,做一个轻轻松松的基民。

  记者观察:

  我们认为,做股民还是做基民应当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对于投资经验丰富、市场感觉敏锐的投资者,完全有可能发挥出“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战胜基金,并享受投资的乐趣。相反,那些缺乏投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没有足够精力投入到投资管理中的人们,可以考虑选择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尽管我们不否认基金存在着种种不规范的行为,但从整体来看,基金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基金会更加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成为市场中最具备话语权的机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