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信证券走出去的创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2:48 第一财经日报

  顾蔚

  中国中信证券和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结成战略联盟,并相互入股的消息在海外媒体是头版新闻。这笔交易价值10亿美元之多,是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步,而且操作也相当聪明。

  这体现在交易用换股而非直接投资的方式操作,用有“泡沫”的中国股票,换因次债问题受压的美国股票。中国一流投资银行和美国二流同行联手,算得上是一个门当户对的“联姻”,中方也更有可能获得一个公平的交易。中国市场不会永远这么好,联盟之后中信证券得以首次引入海外业务,有望分散中国市场风险。

  根据初步协议,中信

证券将向贝尔斯登投资约10亿美元,并转变为约6%的后者股权。贝尔斯登将购买10亿美元的中信证券债务,并逐步转换为该公司2%的股权。这个1比3的换股价格意味着,贝尔斯登这个有84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承认新兴的中信证券价值是它的3倍。

  经过中国股市最近两年的疯涨,中信证券的市值在上市投行中现在已经成为亚太第一。在全球范围内看,也已经仅次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中信证券没有给贝尔斯登付出任何溢价,而且没有拿出“真金白银”,这让期望注资的贝尔斯登的投资者有些失望。但本地分析师认为,这一笔交易为中信证券提供了海外扩张的好机会,复牌后股价应该会有较好的表现。

  相对美国合作伙伴,中信证券显得特别低调。贝尔斯登已经出了详尽的新闻稿,海外媒体纷纷把它作为头版新闻详尽报道,而中信证券迟迟未出通告。致电研究中信证券的分析师和其员工,他们对这笔交易的细节几乎一无所知。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这宗交易牵涉到外资介入中国证券市场问题,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究竟谁来监管,合资公司归属关系等尚无细节,因此中信证券三缄其口。

  对因为次债包袱而陷入危机的贝尔斯登来说,中信证券不是“趁火打劫”,而是“白衣骑士”。贝尔斯登执行长凯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个交易是他从业40年来遇到的最有吸引力的机会了。

  该协议将给贝尔斯登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快捷方式。该公司在美国之外扩张业务方面,一直远落后于规模更大的华尔街同业,在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的亮点亚太区更缺乏建树。

  在贝尔斯登这笔交易之前,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大公司都已经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但它们倾向于选择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因为便于控制。贝尔斯登之前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国团队,因此选择和中国的一流券商联手,并在香港设立一个各占一半股权的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大中国地区的一个大投行。

  和联想兼并IBM的计算机部门,以及TCL收购汤姆逊和

阿尔卡特的电视和手机业务相比,这笔交易可能没有叫得那么响——因为贝尔斯登在国内的名气不大。但撇开虚名不谈,中信证券这笔交易风险要小得多,因为它并没有因此背上任何包袱,双方互占股份不会超过10%,合资公司对双方都有好处。

  话说回来,跨国境的交易成功率不高。由荣毅仁创办的中信公司,和有华尔街另类之称的贝尔斯登文化完全不同,它们的联盟究竟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从交易本身来看,是在正确的时间做的一个正确的交易。(作者为路透社专栏撰稿人,联系信箱: Wei.Gu@reuters.com)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