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支港股QDII运作解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00:27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邓妍

  第二代QDII产品推出的最重要意义,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加快成熟的机会。这是因为,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要分散投资、分散风险,而新入股市的投资者,还难以明白这个道理

  仅仅发行了六天(截至6月7日下午),国内首款直接以人民币投资于香港股市的代客境外理财(QDII)产品——“东方之珠”就已售出6亿元。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前往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柜台,一些高端客户都能见到一张“风险评估表”。客户经理会要求这些高端客户填写、回答评估表上的数十个问题。

  只有通过评估的客户,客户经理才会建议对方购买“东方之珠”。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马续田6月7日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透露,工行发行的首支港股QDII产品,由于门槛设定在30万元,因此,产品发行对象主要集中在风险意识较强的高端客户和一些专业投资者。

  “东方之珠”是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第二代QDII产品的第一款,这使得不仅工行原有的“理财金”账户客户参与购买“东方之珠”,很多其他银行的客户也纷涌而入。

  “我们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了个人客户中,一个人就购买千万元的情况。”

  投资亚洲债有何优势

  此前,商业银行中的多家都曾推出QDII产品(俗称第一代QDII),但当时的QDII只能投资于海外债券市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导致第一代QDII的收益率普遍不具吸引力,投资者反应冷淡。

  第二代QDII产品为何能反响更大?

  在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公司定息投资总监张冠邦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QDII产品的投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中国银监会5月11日颁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允许其投资于境外的股票产品。

  “而‘东方之珠’就主要投资于挂牌香港交易所的中国企业和亚洲债券。”

  张冠邦所在的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公司,是全球十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并为此次“东方之珠”产品的境外投资管理人。

  他告诉《财经时报》,随着中国A股市场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的QDII产品业务也在不断壮大。截至今年4月底,外汇局累计批出的19家银行系QDII总额度达到150亿美元,这一总数还在不断增长中。

  “QDII产品的推进为国内投资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获利空间,通过投资境外理财产品将资产在国际市场上做好配置,能够有效分散A股市场的投资风险。”

  在张冠邦看来,近年来亚洲债市发展迅速,区内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南韩、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越南的未偿还本地货币债券总值持续上升,至2006年底达到2.6740万亿美元,较五年前增加近两倍。

  “预料在未来数月,各主要评级机构(包括穆迪、标准普尔及惠誉)会进一步调高区内评级,进一步支撑亚债的收益表现。”

  张冠邦认为:“大部分亚洲货币的价值仍受低估,未来增值速度很可能高于人民币。这对于国内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亚洲债券将有机会兼享债券价格与货币汇率上升的双重优势。而亚洲债券稳定的利息收入将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固定收益来源”。

  投资香港股市优势何在

  一直以来,香港都是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首选目的地。中国工商银行在2006年成功开创“A+H”同步上市的先河,更掀起当地市民认购新股热潮。

  截至2007年4月,香港共有上市公司1186家,总市值为14万亿港元,每日平均成交金额为550亿港元。内地企业数目占香港市场的三成,市值约占整体50%,成交额约占六成半。同时,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证券市场的发展十分成熟。在2006年,港股市值攀升至全球第六,年内集资总额更进占全球第三位,在环球股市中举足轻重。

  因此,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资经理黄淑敏向《财经时报》指出:“香港市场是值得国内投资人给以较多关注的市场。”

  “对比国内A股市场的炽热气氛,港股的升势显然较为稳健。经过上周持续几天的暴跌,目前国内A股平均市盈率在41倍左右,而恒生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6倍多,相对较符合国际上的合理标准。从一些在大陆香港两地均有上市的中国企业来看,香港H股平均较国内相关A股折价约40%至50%。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十分吸引的投资机会。”

  目前,在香港市场上比较受关注的港股有三类,分别是蓝筹股(即恒指成分股,如汇丰、太古)、H股(又称国企股,如工行、中石油)(共143家)及红筹(即中资股,如中移动、中海油)(共91家)。

  “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概念支持下,表现一直稳步上扬,”黄淑敏表示,“这为国内投资人提供了很好的分散A股市场风险的机会。”同时,随着中央政府陆续扩大QDII投资份额,在港上市而折价较大的国企及红筹股,势将吸引大量国内资金流入。

  在黄淑敏看来,一些盈利增长前景优秀而市盈率合理的大型蓝筹股,会成为QDII资金追捧的对象。

  如何弥补汇兑损失

  由于对人民币升值存在较为稳定的预期,许多内地投资者都担心,现在购买QDII产品将会蒙受汇兑损失。

  对此,马续田告诉《财经时报》,他们已经就对冲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在目前的资产组合中,其实就含有对冲升值风险的措施。

  “比如,我们在股票投资方面的配置比例,最高可以达到50%,而我们会大部分配置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上,一旦人民币升值,会从这些企业的价格上得到反应。这是一个自然规避升值风险的方式。”

  在债券投资方面,“我们发现过去一些年来,亚洲货币升值的幅度比人民币升值幅度要高。”

  “此外,我们每年会根据业绩情况,拿出一部分来分红,以给投资者进行升值风险的补偿。”

  在马续田看来,第二代QDII产品推出的最重要意义,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加快成熟的机会。

  “一般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要分散投资、分散风险,过去由于对境外投资限制的原因,咱们主要的投资配置都是人民币资产。我们做了调研,今年年初入市的股市投资者,经过5月底、6月初的暴跌,50%的收益几乎都跌回去了。”

  而4月份入市的新股民,“全部被套牢”。

  “所以,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很多从1992年就开始投资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明白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性。我们在上海的不少客户告诉我们,他们去年赚钱后,盈利拿出来就没有再入市。”

  据《财经时报》调查,实际上,很多中小投资者目前也非常想购买“东方之珠”,但30万元门槛的限制,让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一些银行业界人士由此呼吁银行业监管部门,适时降低第二代QDII的准入门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