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投证券:货币政策调整 市场震荡难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6:24 中投证券

  中投证券 陈大庆

  内容要点:

  央行上周末宣布,在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同时,分别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我们认为,央行此次加息目的还是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并非直接针对股市。

  央行之前的几次加息,均是将存贷款利率同步提高,而此次加息则是减小了存贷利差,其目的在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成本,控制银行的贷款冲动,从而起到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速的作用。

  考虑到央行同时放宽了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至千分之五,可以说央行已经为加息后人民币汇率加速上行提供了条件。人民币升值加速对于出口导向的企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如上市公司股权等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

  本次加息还伴随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近10年首次出现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央行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决心,短期来说对投资者心理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近期开户数有所下降,市场成交量亦有所萎缩。预计在众多消息的影响下,市场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但总体上升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前期我们建议关注估值合理且拥有坚实的基本面的股票,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市场回调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行业方面建议关注景气向好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包括造船、石油加工、海运、钢铁、电力等,并可继续关注B股存在的套利机会。本周科技股板块可能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而蓝筹股以及具有重组方案较为明确的公司仍然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加息并非直接针对股市

  央行上周末宣布,在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同时,分别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央行在同一天宣布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为近10年来首次。央行表示,本次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我们认为,央行此次加息目的还是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并非直接针对股市。

  上周公布了一系列宏观数据,其中较为值得关注的如,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3.0%;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7%;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5%,创下了2004年5月以来最高月度增长记录。

  尽管CPI增速较上月3.3%有所回落,但仍处于3%的警戒线上。而PPI也同步上涨,国家发改委并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将继续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将上涨2.7%左右,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将上涨4.0%左右。由于目前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的条件逐渐形成,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将加大。

  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央行此次提高利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其形成的原因看,货币供应量的持续放大又是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因素。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0.0%,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

  从05年以来,M1增速始终处于上升通道,近期更是加速上行。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来源于高额外贸顺差,更主要的则是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

  数据显示,1到4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2737亿元,已超过全年信贷控制目标的72%。央行之前的几次加息的措施,均是将存贷款利率同步提高,而此次加息则是减小了存贷利差,其目的在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成本,控制银行的贷款冲动,从而起到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速的作用。

  此外,今年前4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594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但比前3个月微升0.2个百分点。提高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助于巩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的成果,避免可能出现的投资增速反弹。

  尽管经过多次加息,但我国的利率水平仍然偏低,从调控当局的目的来看也只是希望借小幅加息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增长。我们认为小幅加息也有利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具有较高定价权的企业对于资金成本的小幅提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主要依靠压缩劳动力成本的企业则面临着企业资金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同步提升的双重压力,如不能转型则将会被逐步淘汰。因此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活力。本次利率上调后,仍然与通胀率基本持平,居民的金融资产如果单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仍然面临着缩水的风险,投资股市分享国内优质企业盈利是保持资产增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居民储蓄向股市分流的趋势刚刚开始,本次加息不会从根本上动摇通胀对居民金融资产入市的驱动力。

  考虑到央行同时放宽了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至千分之五,可以说央行已经为加息后人民币汇率加速上行提供了条件。人民币升值加速对于出口导向的企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如上市公司股权等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

  预计指数将会产生震荡

  本次加息还伴随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近10年首次出现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央行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决心,短期来说对投资者心理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对本周的市场趋势,我们认为除了加息消息之外,还存在着以下一些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开户人数有所下降。“五一”长假以来,新增A股开户数以日均30万以上的速度增加。上周一14日,沪深两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总数为499848户,其中新开A股账户34.7万户,B股账户4.48万户。到了16日,沪深两市投资者新增A股账户为24万户,与“五一”前后日均新增30万A股账户相比减少不少。近期指数涨幅与开户数相关性较高,开户数回落预计也将会反映到指数回落上来。

  其次,上周两市成交量有所萎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当前点位下大盘走向的忧虑,短期上行动力有所不足。

  第三,本次加息缩小了存贷款利差,对银行的经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银行股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8.44%,总市值比例的26.03%,银行股的波动将会对主要指数产生较大影响。

  预计在众多消息的影响下,市场将会大幅震荡以消化短期不利因素,但总体上升趋势不会改变。

  重点关注科技股

  前期我们建议关注估值合理且拥有坚实的基本面的股票,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市场回调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行业方面建议关注景气向好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包括造船、石油加工、海运、钢铁、电力等。并可继续关注B股存在的套利机会。本周科技股板块可能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而蓝筹股以及具有重组方案较为明确的公司仍然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发改委上周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组织实施的八大产业和九大专项工程,提出了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的目标。当前中国正处于重

化工业化中后期,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的领域愈来愈向高端化发展,对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可以预见,今后还将会有更多的扶持政策出台,有真实高科技项目或产品的上市公司如综艺股份等有望从中获益。以信息技术业为代表的科技股当前整体市盈率处于所有行业的中游水平,成长性溢价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值得投资者关注。

  蓝筹股值得继续关注。目前,市场整体市盈率已经上升到45倍,而以沪深300成分股为代表的蓝筹板块静态市盈率40.5倍,07年动态市盈率31.07倍,均低于市场整体水平。而国际成熟市场上,蓝筹股普遍享有较高的估值水平,相比较而言,A股市场仍有较多蓝筹股处于估值洼地。

  此外,一些具有明确重组意向或是在股改方案中承诺注入优质资产的公司也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如*ST广厦,不良资产已被全部剥离,低效资产也被尽快置换,大量项目进入收获期,公司有望成为全国

房地产蓝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