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齐鲁证券:趋势为王 5月投资策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10:30  齐鲁证券

  宫玉松 齐鲁证券

  主要观点

  从宏观经济看,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向过热发展的苗头,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的可能,物价上行的风险将贯穿全年,短期资本加快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加大了央行的调控难度.

  4月份,储蓄加速流向股市,开户数出现井喷式增长。这是大盘持续逼空的根本原因..年初到4月底资金流向对股价敏感性很高,而对业绩则不敏感。随着年初以来大量新增资金介入,新增投资者恰好是具有强烈的价格敏感性,这也是行情的新资金推动性质的另一个表现

  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出意外的出现了大增,出乎意外的是,增长的速度超出想象。业绩的提升能大大减小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水平,但市盈率的上升速度太快,使目前我们的市场不得不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尤其是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市场的情况下这种压力会更大

  5月份能够对影响市场产生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是:资金和供需因素、政策因素,综合各方面的分析,资金供需继续对股市形成支持,而短期内政策也不会出现负面影响。5月份我们继续强调顺数而为

  当前,估值洼地仅剩下钢铁、化工、煤炭采掘和有色金属四个原料类周期性行业,其0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7.7、20.4、22.8和23.3倍。这是我们5月份关注的重点

  大盘进入4月份以来,基本上一直以上升通道的方式运行。该上升通道我们曾在二季度的策略报告中予以提示,大盘的走势基本上应验了我们的预期。在牛市行情中,暴跌之后的走势往往就是这种上升通道。

  我们看到,大盘股指在4月18日之前,出现了连续12个交易日的上涨行情,如果从3月19日加息时间影响日算起,则大盘出现了几乎连续22个交易上涨。整个市场在3-4月出现了连续拉升的行情走势。

  行情似乎在4月18日后出现了转机。4月19日由于担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引起新的调控政策出台,紧蹦的市场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当日市场出现大幅下跌,跌幅超过4%。但更富戏剧性的是,市场在公布完所有经济数据后的第二天即报复性反弹,连续两天的涨幅超过7%。这样的行情走势与资金疯狂的不断蜂拥进场有直接的关联。每日20万的开户数量,保守估计每日有近百亿的新增资金进场,市场在每日新增资金进场拉抬下难有调整的空间。空方的每一次打压都给多方低位获得筹码的机会。可以说4月的市场多方完全占据了主动。

  一、经济增长加速,过热苗头初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44亿元,增长25.3%(3月份增长26.8%),回落4.5个百分点。

  (一)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向过热发展的苗头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较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温和回落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按照支出法来分析GDP的构成来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但仍然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增长率的大幅提高,以及顺差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GDP的大增。随着我国国内消费增长率的明显上升,我们预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第二季度,以及今年全年仍将保持在11.1%以上的增幅。

  (二)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的可能

  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远远高于去年12月份的13.8%,也较今年1-2月份的23.4%明显提高。在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持续高涨的背景下,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当前企业信贷增速的较快增长也为今后的投资反弹埋下伏笔。

  (三)物价上行的风险将贯穿全年

  3月份CPI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月提高了0.6个百分点,也创下了04年11月份以来的单月新高。近几个月来物价涨幅逐月走高的趋势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加大。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导致CPI上升的主要原因,从上游的粮食到中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价格增长均保持上升态势。非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也呈现趋稳态势。

  早期的分析预计我国物价上行的风主要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但是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存在物价增速过快的现状,再加上我国农产品收成的不确定性(今年减产的可能性较大),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可能提价的影响,以及居民消费偏好持续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预计2007全年的CPI将可能突破3.0%。

  (四)短期资本加快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加大央行的调控难度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加外汇储备1357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中贸易顺差总额为464.9亿美元,占新增外汇储备的34%。资本项目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58.93亿美元,二者相加后约为623.9亿美元,占新增外汇储备的46%。扣除上述两项后,还有733.1亿美元的新增外汇储备。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外汇是看好人民币升值及中国经济前景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热钱。

  外汇占款倒逼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格局年内不会有改观。因此,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仍将继续围绕着流动性过剩进行。

  同时,为了防止信贷增速的反弹,以及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和资产价格过度的膨胀,我们预计央行在今年年内还可能有一、两次加息。

  为了抑制信贷增长过快的形势,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分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0.5%;为了预防通货膨胀的风险,央行还动用了价格型工具,自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但是,在目前实际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在货币供应量非常充足,流动性泛滥面前,价格型工具的政策效果十分有限。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央行也有意将基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治理经济发展失衡,央行投鼠忌器,在当今开放的经济体系下难度很大,货币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开户井喷资金洪流挑战市场理性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07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金额为3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88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88万亿,同比少增597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1.1万亿,同比少增836亿元。由此看来,人民币存款增速放缓的态势仍未改变。

  开户数的井喷式暴增说明了储蓄搬家的去向。A股新开账户数在19日一度突破28.2万户,在4月以后的交易日里,深沪日开户数一直在20万户以上,有些交易日甚至突破30万股,从日或月开户数的走势图来看,呈井喷之式。截至4月底,A股账户总数已经超过9000万户;今年还不到5个月,沪深两市已新增股民账户1166多万户。而此前的纪录是,2000年曾经创下的一年新增1300万户新股民。如果按照目前新股民日均开户20余万的速度计算,A股账户总数很快就超过1亿户。与普通投资者开户数字对应的是,一级市场IPO的"打新股"大军也在云集。尽管有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上周发行的中信银行发行定价高于预期,但此次IPO还是召来了1.5万亿元的资金,再度刷新了一级市场冻结资金的纪录。另据测算,,今年一季度约有734亿美元的"国际热钱"涌入中国,其流向目标必然是股市、房地产等资产领域,现行金融领域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流动性过剩"。

  从成交量来看,截至24日,4月份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达到1500亿元的水平,而第一季度这个数据是1300亿元左右,成交量继续稳步放大。24日,两市日成交达到了创纪录的3000亿元的水平,而2000亿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日成交千亿俨然成为“地量”。未来大盘成交量较长时间维持千亿水平,将是大盘进入中期调整的重要信号。

  从以上数据来看,4月份以来的逼空行情,资金面的推动是主因。今年春节过后,场外资金的入市开始了一轮加速进程,而从目前数据看,此进程尚未出现结束的迹象,而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行情见到短期头部的重要信号。

  4月19日,国家统计局推迟公布宏观经济水平,引发了又一轮加息的预期,使得大盘再次出现暴跌。而这次暴跌的理由可以说毫无道理,可见投资者心态目前风声鹤唳的程度。但这次暴跌在市场资金面充裕的情况下,反而使大盘继续加速逼空,股指再创新高,而且在4月20日和4月23日连续两天大盘均呈现出跳空高开高走,盘中基本上是单边上扬,不给踏空者任何低价补仓的机会,说明市场进入极度亢奋状态。

  三、低价股风起云涌高送配如火如荼

  4月份所有行业指数都以红盘报收,但表现再显分化,金融服务行业持续二个月表现落后大盘,月度涨幅为13.13%,位居排行最后,信息服务行业指数也紧随其后上涨14.56%,涨幅居前的行业中综合指数(37.73%)、纺织服装行业指数(36.76%)已经连续二个月位居前列,前期表现较弱的采掘行业指数月内大幅上升(40.11%),排在首位,此外公用事业指数(35.03%)和建筑建材指数(35.05%)也排在前五位相对3月份数据,4月份股票市盈率分布变化较大,其中20~50倍PE个股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而200倍以上区域个股数量继续明显增加,表明月内高市盈率板块继续表现较好,且中低市盈率个股也出现补涨征.

  从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年初到现在资金流向对股价敏感性很高,而对业绩则不敏感。随着年初以来大量新增资金介入,新增投资者恰好是具有强烈的价格敏感性,市场非主流资金则因势利导,使整个市场出现普涨格局,尤其以低价微利股突出。而沪深300资金流向在3月初见底后已经进入均衡稳定期,预计未来随着低价微利股涨幅过大形成的获利回吐压力,资金流向的均衡将被打破,沪深300将重新吸引资金回流。

  正如牛市中的典型体现,具有高送配题材的股票受到市场的火热追捧。截止到4月23日沪深两市一共有1160家A股公布了06年年报,其中有156家公司明确推出了送股或转增股本的分红方案,从今年的年报高送转题材股来看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分红公司占比较往年有明显的提高,今年年报推出送转的公司明显较往年多,按目前的比例来看全部公布完年报后送转题材股将超过200家,行情的持续高涨也刺激了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其次,今年推出分红送股的公司不仅集中在一些传统绩优公司上,一些亏损类公司也推出了大比例分红送股,比如石岘纸业06年每股亏损1.47元,但公司仍推出了10转增10的分配方案,联系到此前该股连续大幅上涨可以看到个股的走势除了跟业绩有关以外,与分配方案也紧密相关;第三,今年含权股的抢权填权行情比较明显,特别是抢权现象非常突出,比如曾创下154元天价的驰宏锌锗在除权前连续涨停。在抢权热潮之后会不会出现填权热还有待观察。

  四、业绩能否擎起估值

  根据Wind资讯网统计数据,1294家已发布2006年年报的可比上市公司2006年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44.7%;915家已发布2007年一季报的可比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度整体利润同比增长102%。分行业来看,2006年业绩增长高于整体水平的行业包括日用化工、建材、化纤、家用电器、有色金属、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食品饮料、农业、纺织服装、汽车及配件、医药、机械设备、通信、商业、金融、房地产、铁路运输、综合类等行业;2007年一季度业绩增长高于整体水平的行业包括建材、日用化工、造纸、钢铁、计算机硬件、石油化工、化纤、纺织服装、贸易、公交仓储、园区开发、金融、酒店旅游和综合类等行业。

  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出意外的出现了大增,出乎意外的是,增长的速度超出想象。业绩大增的原因,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应是其主要背景,但我们不容忽视股改的伟大作用,股改完成之后,因所有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对高股价的渴求,使得大股东竭尽所能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更给这种提升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业绩的提升能大大减小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水平,但市盈率的上升速度太快,使目前我们的市场不得不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尤其是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市场的清苦下这种压力会更大。

  根据4月27日收盘价,全部A股的06年市盈率和0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达到42.9和31.9倍;沪深300的06年市盈率和0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达到38.9和30.2倍。整体估值压力已上升至高位。

  个原料类周期性行业,其0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7.7、20.4、22.8和23.3倍。07年预测市盈率在30-40倍区间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金融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轻工制造、交运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07年预测市盈率在40-50倍区间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建筑建材、餐饮旅游、纺织服装、医药、零售贸易、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信息设备等。07年预测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和综合类行业。和H股相比,除招商银行外,目前A股已经全部溢价。

  五、5月市场走势预测:继续顺势而为

  从目前的市况来看,上升通道仍是一种稳定的形态。因为一旦大盘脱离通道,加速上扬,对短期头部的预期使得大盘必然会出现调整,而调整的速度一旦过快,又会引发一轮新的抢盘。这样运行的结果必然是大盘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但上升通道何时是个头?逼空行情如何收场?我们认为,大盘进入短期见顶很可能会伴随着市场的短期过热,一是股指加速上升,二是成交量的骤然放大。如果成交量维持目前这种稳步放大状况的话,大盘应能继续维持通道形态。即使稳步推进,日成交进入4000亿元的领域,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另外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是日开户数,如果该数据出现明显拐点的话,很可能意味着场外资金加速入市的进程告一段落,而这则意味着上升通道的终止和短期头部的来临。

  5月份能够对影响市场产生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是:资金和供需因素、政策因素,综合各方面的分析,资金供需继续对股市形成支持,而短期内政策也不会出现负面影响。

  在完成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的IPO之后,五月将暂时出现大型IPO真空,而长假后受发行周期影响,IPO整体数量也将减少,因此新股供应量将出现下降;大小非减持方面,3-5月的大小非解禁数量分别为43.6、85.7和71.2亿股,为2008年8月以前的峰值,从2007年5月以后,将逐步减少。

  综合5月的大小非解禁数和IPO减少状况,供应量略减。而增量资金方面,基金热销、开户人数递增、储蓄搬家的趋势没有改变,在储蓄利率和CPI倒挂的趋势下,资本市场增量资金仍然可观。

  在目前行情估值实效的情况下,我们强调趋势的作用,趋势一旦形成,将会把一切理性抛在后面,因此,投资制胜的关键是把握趋势,并顺势而为,而不是抱怨市场。5月,我们依然强调顺势而为,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见顶迹象的情况下,预计在5月份,上升通道仍会继续运行,有可能出现逆转的时间窗口将会在月底附近出现。

  六、投资机会:关注价值洼地

  5月份,在投资机会的选择方面,我们继续淡化行业,重点关注投资主题。在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业绩预增、资产注入、参股证券、高送配这几大主题,5月这仍是我们寻找投资机会的重点领域。同时,在行业方面,以下行业将因价值洼地等因此而面临着重要投资机会。

  (一)重点行业

  1、煤炭行业

  与目前A股市场整体40倍的市盈率相比,煤炭行业仅18倍的市盈率水平无疑具有相当的股值优势;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中煤炭行业07年的动态市盈率处于18倍的水平,而考虑到国内证券市场的新兴市场特性,煤炭行业的估值水平仍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前两个月,煤炭行业实现收入1105.51亿元,同比增长33.03%,实现利润91.16亿元,同比增长54.96%,较全部工业利润43.8%增速高出11.1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未来一短时期内促使煤炭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依然存在,其一“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的煤炭发展思路将促使煤炭行业进一步整合,而这必将有利于煤炭企业在煤炭定价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其二,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众多中小煤矿遭到关停处理,在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增速保持较低水平的同时,煤炭的供给受到了一定抑制,然而需求一方在钢铁、火力发电等下游产业产品增速较高的带动下依然旺盛。于是在价格上涨以及产销两旺的双重推动下,煤炭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必然得到有效提升。

  在行业整体利润增长以及“整合为主、新建为辅”发展思路的作用下,大型煤炭企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与此同时行业中的一些上市公司正逐步完善其产业链,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本身的成长性,例如兰花科创的煤化工产业链和神火股份的煤电铝产业链。

  综上所述,处于“估值洼地”的煤炭行业,在经营环境改善的支持下,逐步提升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使行业整体的投资价值得以显现。

  2、证券业

  2007年1-3月,我国深、沪两市股票交易额为75032.38亿元,是06年全年的82.94%;至4月26日,上证指数比月初上涨18.8%,深证成指比月初上涨26.9%,日成交金额曾突破3000亿元。经纪业务成为券商业绩爆发性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上述因素推动下,我们预计证券公司07年的业绩将同比增长150%-200%左右。

  假设08年市场在奥运会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作用下,交易量有望出现30%左右的增长。按照发达国家直接融资比重情况,预计我国证券市场将在10-15年达到该水平。则融资额整体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3%-15%,而交易额则可达到18%-20%。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会通过提高交易频率进一步加大交易量。

  因此,我们认为在“十一五”证券市场的战略地位出现重大转变的情况下,证券行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保证。创新类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增速,建议关注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3、电力

  一季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显示,受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一季度全国用电需求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国用电量为718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2%,增幅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而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和电监会先后颁发通知,再度明确了国资管理办法中要求的“国有发电企业整体或主营业务上市”,也基本明确了持续实施“煤电联动”的政策。“920”项目处置完成,两类公司从中受益,“647”项目处置即将启动,预计龙头发电集团核心上市公司可从中受益,建议优先关注龙头央企和区域大型发电集团所属上市公司。我们认为电力股目前在整个市场中定价偏低,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继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行业景气的上升给予电力公司估值的安全边际,实施在即的资产注入类公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上市公司方面关注国电电力和彰泽电力等。

  4、钢铁

  钢铁市场从06年底至今呈现出“淡季不淡”,价格提前启动,呈现除温和上涨的良好局面,且有望持续。从成本来看,考虑国际运费及人民币升值及国内矿石产量增速加快的因素,预计07年铁矿石成本比06年小幅上涨或持平。铁合金受产能过剩及加征出口关税的预期的影响,价格持平或回落,钢铁所需用的镍、铝、锌、锡等有色金属价格除镍高位盘整外,其他都将有所回落。废钢价格总体上涨5%左右,煤电油运资源紧张情况缓解价格趋于稳定。综合来看,成本稳中略升将对钢材价格稳定和上涨形成支撑。钢铁类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且业绩增长趋势能够持续。06年已公布业绩普遍超出市场预期,预计07年全年同比同比增长30%左右。龙头公司鞍钢、太钢、宝钢等仍有一定的估值优势。

  (二)月度投资组合

  1、万科(000002):公司总股本43.699亿元,总市值790亿元,为深市仅次于五粮液(1353亿元)的第二大指标股。06年报分配预案为10送5派1.5元。

  公司是房地产行业龙头和翘楚,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面大旗,价值投资的最佳标本,1991年上市以来连续16年业绩持续增长,累计股东回报高达20多倍。造就万科神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房地产行业的高速成长、万科掌门人王石的个人魅力、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公司治理优势、规模优势、品质优势,但关键在于万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体现在万科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项目运作能力和高瞻远瞩的大局观上。

  “我们或许已经看到了过往的奇迹,但是历史的恢宏其实才刚刚开篇”。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深化及行业洗牌速度的加快,即将上演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王者归来,万科将凭借其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王者。万科在2005年提出,2006到2008年万科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现在公司进一步提出,2009年后公司将进入更快的甚至是爆炸式发展阶段,原因是万科住宅工业化的推进将在未来几年进入成熟阶段,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提升经营效率,其周转率已经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在同等的利润率水平下,万科可以获得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回报率。

  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59.6%,每股收益0.49元。2006年末,公司还有119万平米已销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为96.6亿元。2006年,公司新增项目储备建筑面积1201万平米,项目储备建筑面积达到2459万平米。07年计划新增土地储备1000万平米,计划开工面积700万平米(06年为500万平米),计划竣工面积达到600万平米(06年竣工面积为327万平米)。公司现有项目储备可供未来3年开发。

  2007年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78.6%,实现净利润6.12亿元,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增长49.3%。预计07年EPS为0.72元,动态PE为25倍,08年EPS为1.08元,动态PE为17倍。公司合理股价为22-25元,目前股价低估,长达数月的调整孕育着强劲的上涨动力。投资评级为买入。

  2、中国铝业(601600):主营业务为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原铝的生产及销售。总股本128.86亿股,流通A股11.48亿股,流通H股39.4亿股。

  推荐理由:

  第一,公司行业地位突出,属有色金属行业中的航母级企业。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四大原铝生产商,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和原铝运营商。2006年公司氧化铝产能为900.7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铝;原铝产能为248.12万吨(含兰州铝业16万吨、焦作万方27.2万吨),居世界第第四位。公司计划,到2010年,氧化铝产能扩大到1700万吨(含海外控制的氧化铝产量400万吨/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1%,原铝产能达到5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7%。

  第二,公司具有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在所有铝业公司中产业链最完整,抵御风险能力最强。

  第三,公司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凸显其价值和优势。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平果矿、贵州第一矿、贵州第二矿、孝义、渑池、洛阳、小关、阳泉等矿山的27项采矿权,分布在河南、山西、广西和贵州四个省(区)。2006年自有矿山提供铝土矿为411.53万吨,占当期国内供矿量的23.47%。另外,公司还拥有16家联办矿。联办矿由公司拥有长期合约权益的矿山组成。2006年公司联办矿提供铝土矿471.03万吨,占当期国内供矿量的26.86%。截至2006年底,公司控制铝土矿资源量为6。3亿吨,占中国已探明铝土矿资源量的25%。按现有的供矿结构,可支持现有氧化铝生产规模30年以上。近年来公司加大对海外资源投资力度,与澳大利亚、巴西、越南、几内亚等国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第四,公司具有持续资产注入题材。中铝公司于2006年12月18日出具承诺函,承诺“自中国铝业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中国铝业公司将择机注入优质铝业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电解铝、铝加工等业务的资产和股权),促进中国铝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公司于2007年4月18日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补充承诺函》,承诺将于2007年年底前收购连城铝业的原铝业务,在公司A股上市后一年内解决与铜川鑫光的同业竞争问题,在公司A股发行后择机整合包头铝业的原铝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中铝公司还拥有非铝资产,如铜、钛、稀有金属等,其中陕西有色2006年净利润高达37.19亿元。如果将这些非铝类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司的想象空间更大。

  第五,公司所处铝行业近年来仍处于景气高点,尽管随着产能的扩大,未来氧化铝和原铝价格有从高位下滑的风险,但实际需求的增长仍将保证铝行业的景气运行。特别是,公司将铝材深加工作为未来发展重点,提出跨越式发展铝加工业务,将在适当时机收购中铝公司的铝加工企业如西南铝业、中国铝业瑞闽、中铝西南铝板带等,与现有的铝加工资产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新建和合资,引进先进技术,生产高端产品,这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06年EPS0.88元(摊薄),预计07、08年EPS分别为0.90元、1.00元(不考虑收购资产)。以上市当日收盘价18.51元计,静态PE为21倍,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估值标准(目前原铝行业7家上市公司07年平均PE约为19.2倍)看,估值水平不低。但如果按矿业公司估值标准衡量,目前的估值水平并不高,考虑到公司突出的行业龙头地位、一体化优势特别是公司拥有大量铝土矿资源,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应提高到25倍PE,合理股价应在22.5元—25元。公司业绩优良,而产能持续扩张也保障了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上市当日换手积极,大买单频现,大资金建仓迹象明显。建议于18元以下买入。

  3、中国石化(600028):由于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石化产品的需求连年增加。由于美伊局势的紧张,我们预计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常态波动区间在60~65美元,突发性政治事件则有可能短期再次推高国际原油价格。

  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经济发展继续保持8%增长速度的前提下,依然处于景气周期。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虽然已于去年出台,但尚未完全落实,今年将在运行中继续完善,这将对炼油与成品油网络产生积极影响。加息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有限,“两税合并”则形成利好。

  中国石化2007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782.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增长113%,每股收益为0.224元。从分部门来看,除上游业务外,炼油、销售与化工均显著高于前三年的同期水平。由于经营天数少、国内企业放假时间长,一季度一般是公司的盈利淡季,最近三年一季度业绩一般仅占其全年业绩的18-23%。而今年一季度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一季度国际原油均价相对较低,而国内炼油行业毛利维持了较高水平。后期公司上游业务的继续拓展和炼油化工的持续增长是全年高利润的保证,另外企业下游的销售网络存在价值重估概念。我们调高公司2007年全年业绩至0.85元。对应目前股价,市盈率仅为13.32倍,继续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二级市场目标价格调高至15元。

  4、民生银行(600016):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龙头企业,截止06年底,公司已在全国24个城市设立了23家分行、1家直属银行,在香港设立1家代表处,机构总数量为287个。07年1季度,公司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分别增长23.6%和25.4%,净利息收入增长39.5%,净利差和净边际利率分别提高3个基点和7个基点,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21.8%,占比从06年的5.99%提高到6.62%。

  公司06年EPS为0.377元,07年1季度EPS为0.109元,预计07、08年EPS分别为0.52元、0.72元,07年动态PE为25.02倍,PEG为0.63。公司合理估值为30倍PE,6个月目标位15.60元。

  5、伊利股份(600887):国内乳业行业龙头企业,唯一在液体乳、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中均名列三甲的公司。05年投资9亿元建设生产基地,07年又总计投入13多亿元建立乳品生产基地,08年将为公司带来约97.5万吨的新增产能。

  公司06年EPS为0.667元,07年1季度EPS为0.211元,预计07、08年EPS分别为0.80元、0.91元,07年动态PE为35.82倍。公司合理估值为40倍PE,6个月目标位32.00元。

  6、(000800)一汽轿车:主营产品为红旗、马自达轿车及2006年新推出的奔腾车,2006年汽车销量为55,123辆。目前公司主要产品红旗与马自达销售面临增长瓶颈,新推出的自主品牌车奔腾目前正在推广期。

  公司最大的看点是一汽集团的的整体上市。目前,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中东风汽车集团2005年在联交所IPO,上海汽车已于2006年借壳实现整体上市,仅有一汽集团尚未整体上市;一汽集团负责人在两会期间也表示了对一汽整体上市的肯定。一汽集团有四家A股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其中实现整体上市的最佳平台为一汽轿车。目前集团优质资产很多,主要包括一汽大众、一汽夏利、一汽丰田、一汽海马、一汽解放等。

  预计一汽轿车2007、2008年每股收益为0.26元与0.34元,在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前提下,我们给予一汽轿车买入的投资评级。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