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沪深300推波助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8:08 证券导刊

  齐鲁证券 马刚

  我国首推的股指期货合约是以沪深300 指数为标的,沪深300 指数是以2004 年12月31 日为基期,以1000 点为基点,以调整股本为权重计算的统一市场指数。至2007年3月21日,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经过不断调整,指数的总市值已达到10.69万亿元,流通市值达3.49万亿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覆盖率分别达到62.72%和80.18%;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0.996和0.997。可见,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能够比较充分地覆盖沪深两个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的个股,并且非常充分地反映了沪深两个市场的整体走势。

  沪深300 蓝筹大本营

  从沪深300 指数各行业的总市值和调整市值的权重分布,前50权重股的行业分布以及公司集中度等指标来看,金融、食品饮料、钢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信息设备及服务、石油及化工、房地产对指数影响大,公司集中度高。

  截至目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尚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没有公布年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选取去年三季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去年1-9月,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有可比数据的288家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22.1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3924.99亿元,净利润152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1.97%、12.32%和20.51%;平均每股收益为0.306元,每股净资产为3.00元,净资产收益率10.21%。

  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增幅超过50%的公司有34家,其中,机械股8家,金属非金属7家,大部分都是景气度高的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增幅超过50%的有48家,其中不少都是前述收入增幅较高的公司,本钢板材大冶特钢等收入增幅虽然不高,但利润有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88家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6.01%,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超过50%的有32家,多为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等,均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净利润增幅超过50%的公司多达67家;288家公司的平均净利率为6.21%,净利率超过25%的公司共有37家。

  沪深300成份股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普遍为33%,两税并轨之后,其业绩预计将会在总体上增加7%-8%,其蓝筹样本股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总体来看,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整体业绩比两市平均水平明显要高出一筹。正因为如此,以业绩为主要驱动力的行情中,作为绩优股扎堆的沪深300样本股,必然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从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走势叠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高度相关,两者几乎平行。若分别将两者的成份作为两个超级投资组合,沪深300似乎跑不赢上证指数。其实不然,问题的实质是,正因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大幅上涨,才带动了上证指数的同步上涨。上证综指自突破2245点以来,一步步冲关夺隘,至目前已上涨1000点左右,沪深300成份股的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之下,工商银行等超级大盘股纷纷启动,极大地带动了上证综指的上升速度。尤其是上证综指以总股本加权,沪深300指数采取更加复杂的加权方式,流通盘的影响更大一些,这样,诸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总股本巨大而流动股本相对较小的股票,它们的上涨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更大一些。

  股指期货引发抢筹效应

  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因此,对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进行分析,无论是在未来的期-现货套利中构筑合适的现货组合,还是把握股指走势乃至单纯地对股指期货对应成份股进行投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计,股指期货推出后,作为样本的成份股将面临诸多投资机会,各参与主体将在股市与期市的交互作用中获取收益。

  股指期货上市的预期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对于标的指数成份股的追逐热情,尤其是业绩稳定、具有长期增长潜力、权重大、流动性好的蓝筹股,其作为股指期货投资筹码的稀缺性将随着股指期货上市步伐的推进而表现得淋漓尽致。去年下半年以来,大盘蓝筹股相继上市,指数编制的"绿色通道"规则使其短期内便可进入指数。在价值投资理念回归之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更为看重,而通过投资标的指数的大权重成份股,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目前,沪深300指数中自由流通盘调整的权重,前10位个股依次为招商银行(3.3%)、民生银行(3.1%)、中信证券(2.9%)、万科A(2.5%)、工商银行(2.2%)、中国联通(2.0%)、长江电力(1.8%)、宝钢股份(1.7%)、浦发银行(1.6%)以及中国石化(1.5%)。

  从中可以看到,金融板块在指数中占据很大比重,在前10位权重股中占据了一半。招商银行去年以来涨势强劲,使其权重逐渐攀升,目前居首位。而工行等新发上市的超级大盘股虽然因流通比例不高,在指数中权重有限,但随着非流通股解禁,权重将逐渐提高,对于标的指数波动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股指期货推出后,标的指数中大权重成份股因其在市值、流动性以及基本面方面表现出综合优势,市场对这些个股投资价值的逐步挖掘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指数中的地位。权重较小,或者流动性差,或者业绩不佳的成份股则逐渐失去市场。在利用成份股进行股指期货投资时,权重、流动性和基本面均是投资者选股的指标,需要在综合平衡中作出选择。

  由于沪深300指数的上述特征,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其权重股一度被大肆炒作。如在去年12月初在今年1月初的时间短内,工商银行上涨幅度达81%,中国银行涨幅达60%,其他权重股也出现了可观的升幅。这些股票带动沪深300指数上涨16%,突破了2000点大关,而同期上证综指则上涨了25%。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沪深300指数的总体市盈率水平已达30多倍,在全球股市中,这也是一个不低的水平,因此,它的估值优势正在丧失。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